《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36节

作者: 当朝七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6-04 21:59:51

  (接上)
  拿到批条,我赶紧给王书记打电话汇报。
  电话那边儿乱哄哄的,好像很多人在上丨访丨,王书记只说了句:“那好,一会再给你打过去。”就放下了电话。
  不一会,电话来了,但打电话的不是王书记,而是刘富贵。
  “啊?怎么才批了两吨哪。”听说我只批了两吨柴油,刘富贵似乎感觉批少了,很失望。
  “现在是月底,当月的柴油指标已经批完了,这次只批了两吨,其余的郭经理已经答应了,下月初再给批……”我虽然心里有气,但是冲着许书记的面子,嘴上还得解释。
  “老子千辛万苦地托人,磕头作揖地跪求,你他妈还嫌少,没有许书记,你算个屁!下次让你来试试!”我生气地想。
  挨过月底,盼到月初,我再次来到石油公司找郭经理。这次没有上次痛快了,郭经理看了我一眼,说了一句:“再等几天吧”,就不再理我了。
  我心里有些不快,但求人之事,受人之气亦属正常。
  又过了几天,当我再次找到郭经理时,他还是那句话:“再等几天吧”……
  看着面无表情的郭经理,这次我彻底明白了:批了两吨柴油,那是给欣科长的面子,要想再批,那就得按“市场规则”了,说再等几天?那只是客气的托词而已。
  我把郭经理“再等几天”这句话,又原原本本地转给了王书记。一会儿,又是刘富贵来了电话。这次,刘富贵的态度格外的亲切,辛苦了,费心了等等,假惺惺地说了一大堆的敬语。
  这个刘富贵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那双找不到眼珠的小眼睛,只有在听到钱和女人的时候,才会放出诡异的光。
  我隐约感觉,惯用“市场规则”的刘富贵,一定是嗅到了发财的机会,才会如此地知书达理。
  果然,不等我把话说完,刘富贵就猴急地说道:“你给我引见一下郭经理,线已经牵上了,具体跑道儿的小事就交给我们这些粗人办吧,明天上午我就去市里。”
  “你也知道自己是粗人?好啊,我正不愿低三下四地为你求人呢。说是为乡里办事儿,实际是为你刘富贵服务。”我心里想。
  “行,就按你的意见办,明天我等你。对了,明天别忘了给我捎五斤林蛙来。”我随口说道。
  你想发财,我要升官,你有你的心眼,我有我的打算,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我绝不可须臾忘怀自己的命中贵人……
  第二天一大早,刘富贵和林蛙都到了。我收下林蛙,领着刘富贵直奔市石油公司。
  郭经理不在,我们等了有一个钟头左右,郭经理才大腹便便地走进办公室。我起身向郭经理打招呼,并把刘富贵介绍给他。
  郭经理不屑一顾地看了一眼刘富贵,然后就没了下文。刘富贵非但不恼,反而有些受宠若惊,还点头哈腰地恭维了他几句。
  我的任务完成了,剩下的就看你刘富贵的了,我起身告辞。
  一天,两天,三天……没有刘富贵的消息。第四天,刘富贵的消息吓了我一跳:柴油批下来了,十吨!

  我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不得不佩服这刘富贵果然是能人,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敢于登鼻子上脸,借梯子登天,把市场规则演绎得如此精妙,而且卓有成效!
  没有想到这个行当油水如此之大,这件事情过去不到一个月,精明的刘富贵看到了垄断行业的巨大商机,居然辞去了村长,专门干起了倒卖农用柴油的生意。
  村里、乡里、县里,甚至邻县的农用柴油几乎都让刘富贵代理了,他还在自家的院子里,偷偷地挖了一个能容纳五十吨柴油的地下储油罐,开始囤积居奇,批发兼零售了。
  从此,刘富贵通过垄断柴油、鱼肉乡里而财源滚滚,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柴油大王,“名正言顺”的农民企业家了。
  从刘富贵身上,我真切地领略到了什么是农民的狡黠,什么是无知者无畏!
  (待续)
日期:2011-06-05 20:34:44

  (接上)
  第26章 忘年之交
  在市里“休闲”了三个多月,与姜主任的交往日深,到他家如同走平道一般,每周必到。
  姜主任有一个宝贝女儿,平时娇生惯养的,视为掌上明珠,在一家国有银行做团的工作,轻松而实惠。如今,已经到了当嫁之年,男朋友是本单位一个年轻有为的大学生。
  得知姜主任准备为女儿操办婚事这一喜讯,我往姜主任家跑得更勤了,一来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热心;二来是看看有什么事情能帮上点忙儿。毕竟是自己的大贵人,对自己又有知遇之恩,自古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心如斯,我岂有不尽心尽力之理!
  儿女结婚,无论对婆家还是娘家,都是一件繁杂忙乱的事儿。无论你计划得多么周密,安排得如何细致,总是百密一疏,不到完婚那一刻,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操不完的心。
  一进门,见姜主任拿着几张纸正在发愁,我打声招呼,近前细看。
  好家伙!结婚必办的各类事项,以及需要筹办的各种物件列了满满五张纸,也是,创造一个新的家庭,哪有那么容易的,生活万事一个都不能少。
  “宁肯自己受累,不让孩子受罪;宁肯积蓄花光,也要孩子风光。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必须有;人家孩子没有的,我家争取有。”普天下的父母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姜主任正在犯愁一个大事儿,就是女儿结婚的新房。婆家定的新房在城郊,是他们家过去住的一处老房子,离市中心较远。姜主任心疼女儿,一直想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内买一套住房给女儿结婚用,这样可以住得离自己近一点,也好相互照应,同时,也是要向婆家显示自己有地位,更有实力。
  已经在小区里找了半个多月,姜主任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房源。由于我们居住的小区地处市中心,北靠宽阔的松花江,南邻僻静的街心公园,西接繁华的商业区,东近热闹的游乐场,周边环境和商业设施在全市绝对是一流地段,因此,来买房子的人很多,出售房产的人很少。
  眼看着婚期临近,姜主任还是一筹莫展,看着他一家心急如焚的样子,我真替他们着急。

  “我的房子倒是空着,可惜是我唯一的住房,不能卖,不过暂时结婚用还可以,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房子再说。”我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姜主任夫妇很是感动,但考虑再三,还是觉得有些不妥,连连推辞。为了表达我是真心实意,而不是假装客气,我一再坚持。
  婚期当前,万事俱备,只差新房,眼下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姜主任夫妇只好感激连连地勉强同意了。
  知恩图报,而且不遗余力,这是我做人的基本准则。
  记得下乡之前,我曾经对姜主任信誓旦旦:“如有用到老弟之处,愿效犬马之劳。”如今,终于可以兑现自己往日的承诺,报答一下贵人的知遇之恩了!我感到一种心灵的满足和慰藉。
  心情激动地离开姜主任家,像《复活》中的涅赫留多夫,我好像也被自己刚才的热诚感动了……
  回到家里又犯了难,这么多的东西往哪儿搬?回到市里住哪儿?我坐在地中央,环顾着一屋子的东西。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开弓没有回头箭,还有别的选择吗?只有搬回到老家了。
  我找来一台汽车、几个团友,抓紧时间搬家。不搬不知道,一搬吓一跳,真是破家值万贯,家具电器、书本行李、锅碗瓢盆装了满满的一大车。我本着能精简就精简,该放弃就放弃的原则,顺势淘汰了一些物件,减轻了生活负累,接着,又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把房子粉刷一新……
  “其他的事情,我也帮不上,只能帮这个忙了。”第三天,当我再次来到姜主任家,领着他们去看新房的时候,一家人真是感动得无以复加。
  经过紧张的筹备,姜主任女儿的婚礼举行的隆重而又热烈。从来宾的规格和数量上看,姜主任平日的交际可谓相当广泛。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计委、经贸委、人事局、财政局、银行等机关和部门的主要人物都来了。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也亲自到场祝贺,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啧啧赞叹。
  计委主动来帮忙张罗的人很多,黄主任更是上窜下跳,前后逢迎。我没有靠前,只是远远地、不动声色地看着……
  从此以后,我和姜主任的个人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上了一个大层次,成为他真正的“圈儿”里的人。
  我们不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不再是一般的邻里关系,而是无所不谈,推心置腹的忘年之交了。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