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江湖-----------学易天涯》
第42节

作者: 浙易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这种诈尸的惊呼状,我很少看到,也就是少年时期,祖父身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事情。当年祖父的声音突然变得很粗,像极了我太祖公(爷爷的父亲)的口吻,不断的叫骂着爷爷自己,说为子而不孝,人走茶凉之类的愤怒。太祖公已逝去多年,而祖父的癫狂状却让大家不寒而栗。阴人复活而托于生人之肉身表达愤怒之事往往发生于个体人身上,而这种大规模的惊恐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我头脑昏沉,但是依然可以想到用各种理由去解释,比如这里在拍一个古装历史剧之类的。我只是无意闯入他们的拍摄现场而已。

  闪电雷鸣只持续了一刻钟不到,倾盆大雨也停了,天空又恢复了艳阳高照,军士们已经看不到踪影了。我踉踉跄跄的朝山那边走,想看个究竟,走到山脊的时候,抬眼看了右侧的远方,似乎不是我曾经来过的乾陵,山下公路没有,那个在青龙方的小庙也没有,庙的那条峡谷,居然是一条河流。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从山脊上摔了下去,双手一直想努力抓住点什么,但是还是结实的滚了下去,一头撞在一个软乎乎的东西上。定下神来一看,一个死了的军士,撑着手朝后边退,又摸到一个死人的手,然后我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周边全是尸体,活像一个刚发生剧烈战斗的战场。战马在跺脚,风吹拂动的战旗,赫然写着“大齐”两字,明黄色绣上一条黑龙。看到这个旗,再想想这个地方,我突然不镇定了,我难道真就穿越到唐代来了?大齐不是黄巢的国号么?这黑龙旗不是黄巢的么?乾陵?那不是盗墓么?如果这不是拍电视剧,那我就应该是穿越到唐末了,我在头脑里迅速思索自己大约应该处在的年代,虽然知道是唐末,但是公元纪元应该是?回到一个陌生的时代,首先就应该知道这个时代的状况,我无法立刻去体验,也只能通过仅有的历史知识去大概感知。

  从史书上记载看,黄巢为筹集军资而挖乾陵,大多史学家都将这一事件的时间定在黄巢大军撤离长安前。 881年1月8日凌晨,唐僖宗弃长安仓皇西逃,与他的臣属失去联络,各地武装大都在观望。从当时形势来看,双方大的战争发生在1月底,黄巢派大将朱温、黄邺两路大军平定河中军阀王重荣叛乱。2月,黄巢又派朱温领兵攻占邓州。3月,派尚让等领大军5万攻凤翔;沙陀军大举进入中原;逃到成都的僖宗发布告文,组织各地藩镇反攻大齐政权,双方战事全面爆发。此后,黄巢再也不可能拿出多达40万的兵力去挖掘乾陵了。

  1月8日,黄巢起义军进长安后,据《实录》载:起义军“数万众西追车驾(唐僖宗)”,其余的都在维持长安城的秩序,筹备大齐皇帝登基仪式,镇压和掠夺三品以上官僚和其家宅,登记、安抚和招降三品以下官员及各地藩镇。当时有几十万大军留在城内,只有此时才有可能派出40万大军去挖掘乾陵。
  《新唐书》记载:黄巢占领长安(1月16日)后,在太清宫斋浴,于含元殿即位,“求衮冕不得,绘弋绨为之;无金石乐,击大鼓数百,列长剑大刀为卫。”说明黄巢当时曾想尽办法寻找衮冕。
  “ 衮冕”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礼服。黄巢自封为大齐皇帝而改朝换代,根据古代的礼制,必须行登基大典,着衮冕,以传国玺昭示天下。到哪里去找这些东西,皇家内宫没有,应该是无处可寻了。但唐朝是个非常特别的朝代,684年,武则天自立为大周皇帝,统治了中国近二十年。武则天死后,其懦弱的儿皇帝挖开高宗的乾陵为其办理了合葬。由于她开创了李唐以外的一个朝代,又是女皇,她登基时所穿戴的冠冕和另制的传国玺极有可能就在墓葬之中。就是说,衮冕和传国玺这些东西唯一可能存在的地方只能是乾陵。这才是黄巢动用军队挖掘乾陵最直接的原因。

  大齐军队挖掘乾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破坏李唐的皇家风水。古代特别是唐朝时人们非常信奉墓葬风水,认为祖墓的好坏会影响后人的命运。所以,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地理方位的选择和保护,以图皇权永固。据说,乾陵是唐代堪舆家李淳风、袁天罡共同选定的,风水极佳。黄巢派人挖掘乾陵,断李氏龙脉,应该是其出发点之一。这从后来唐僖宗又派人挖掘黄巢祖茔的记载,可以间接得到印证。

  因缺少军资而掘乾陵,这是众多史书认定的理由。其实,农民起义军每占领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开仓放粮,抢掠财物,他们自身不缺钱财。但是,黄巢夺取政权过于迅速,缺乏执政的物资准备和可靠的根据地。880年5月北伐途中,黄巢还伪降高骈,绝处逢生,到年底竟然占领了长安,这期间,其它藩镇大部分都在静观其变。唐朝藩镇多贪,为了尽快地稳定局势,尽量避免与他们交恶,大齐朝四处宣示政权,给他们以许诺,这就需要大量的钱财。国库已被唐僖宗挥霍一空了,黄巢只有向地下宝库去要。

  乾陵规模宏大,堪称 “历代诸皇陵之冠”。大齐军队挖掘皇陵很有可能。但是,黄巢的几十万人马为什么单独挖掘不易寻找的乾陵而不再分兵挖掘其它的皇陵,这与起义军取其宝藏的目的不符。由此推断,大齐军队挖掘乾陵的时间应该是在黄巢登基之前,即880年1月16日(农历十二月十三)之前,而并非黄巢撤出长安时的农历四月前夕。当然,后面如果就进打听就应该能确切知道。但是现在我孤身一人又如何问人。现在我必须要冷静思考,如果我真的穿越到公元881年,身上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了,只有在身体里的一个小芯片,不知道还能不能管用,如果不管用,我是无法回到现代。其实如果让我生活在盛唐时代,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乐得潇洒,稍微发挥下我现代的智慧,不说富贵敌国,至少也能过上个千户侯的日子。问题是现在是唐末,接下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代十国混战时期,我又能如何,乱世当隐,只是我难不成真去山野耕种,瑶琴伴身?想来想去,没有个定论,只能先到处走走看看,至少要先离开乾陵这个地方。对于乱世,最容易立身的那就是从军,也许马革裹尸,也许挥师长江,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封侯拜相也不枉此生,我虽为出世之人,但究竟凡心不脱。主意既定,那就参军吧,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历史的大趋势中去。看着这些尸体横陈,人死如灯灭,总得让他们有个安息之地,看看天色还不甚晚,离夜幕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我就将这些尸体都拖到他们炸出来的坑道里,用旁边的大刀拂了一层浅土算是埋葬了这些军士,换上一套军服,骑上丢散的战马,拉上大齐的旗帜朝着他们逃跑的方向追赶去。

  从乾陵下来,也没见到什么收费站,房屋都是普通的古代房屋,几家守灵的农户,被火烧的只剩土坯,一看就知道是兵士们干的。我策马行了大约10里地的时候,本身崎岖的山路,豁然开朗,一片肥沃的关中平原映入眼帘,现在终于是确定自己的确穿越了。半里地之后,发现一个大树下有个类似茶肆的路边小店,有一店小二状之人,在招呼几个客人,见我牵马过去,立刻小跑过来接着我的马缰,客气的招呼我坐下,朝店内喊了一声,官爷一位!另外一店小二一看我坐下,即问,军爷需要什么茶,小店春秋茶都有,还有上好的菊花茶,要喝绿茶,本店有碧云,绿萝,雾山,潼关雨前,,,,,红茶有南蛮大红袍,上虞的红豆沙,西域的一点红,,,我打断他,来一壶碧云吧,顺便来点干果。小二应答好嘞。茶上来之后,我抬眼看这小二问:“请问兄台,是否有行伍从这里经过?”。

  小二疑惑地看了我一眼,答道:“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光队伍今天就经过好几拨,朱大帅前脚过去,李将军又来了,到处都是军爷,不知道军爷你属哪个部分的?”。我知道朱大帅是朱温,李将军可能是李克用吧。唐末也只有这两人能在民间有点声势,一个店小二都能说出来的大帅,大概不会是低等军官。我说:“你看我像是哪个部分的?”,然后瞥了小二一眼。小二见状不多话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