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深夜时分,我祖父听到耳旁有声音:“快走!快走!”睁眼一瞧,四周并无人说话;再看那几位同乡,在麦秸上睡的正熟;从门缝里向外看了看,日本鬼子已经睡了;他又四下看了看,发现在麦秸堆后又有一个小门,没有上锁,只用铁条拴着。他推醒那几位同村,拧开铁条,打开小门,向外奔去;这时又听到那个声音:“快走!跟者我!”向前方望去,接着朦胧的星光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个影子,好像在草上飞奔。我祖父一行就 紧追不舍,一口气就追到了天亮,这时发现那个影子不见了,前面有一座村庄。定睛一看,原来到家了。这时已经大约四个小时,步行走了八十多里。
事后,祖父会议说,那个影子可能是原来我村清代一位侠盗——绰号“草上飞”显灵,来搭救他们的。
关于“草上飞”的故事,以后篇章会有提到。敬请等待。
日期:2012-6-17 16:01:00
六侠盗“草上飞”
接着上一节说,我村在清末出了一位侠盗,绰号“草上飞”,据说他轻功了得,能在草尖 水面上行走如飞。可是关于他这身功夫的来历,却众说纷纭。这里说一个我认为比较可信的。
晚清太平起义后,民间纷纷兴起团练,我们鲁西南向来民风彪悍,百姓自幼练拳。话说我这位先祖“草上飞”在幼年时也喜欢蹦蹦跳跳,耍拳弄脚,在他上蒙学(私塾)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溪,春天时水流较少,他就一跃而过。这一天,他在跃过小溪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好!”扭头一看,一个白胡子老者站在一旁,微微笑道:“小娃,好身手。不过还差一些”
草上飞有些不服气,说道“你跳一下我看看”
白胡子老者身形微微一动,就跃到溪水对岸,然后又跃了回来。然后又表演了如麦苗上行走等绝技,把我这位先祖看的是口瞪目呆。最后趴在地上要拜老者为师。老者笑着接受了,传授了他几句口诀,又给了他一个符咒要他焚化后用水吞下。之后,草上飞每天都在上学路上接受老者教导,功夫一日千里,进步很快。
不久,白胡子老者与草上飞告别,临行对草上飞说:“他日有难,可到河北赵县,寻你师兄”
后来,草上飞犯了不少案子,但是他专门偷官家和豪强的财宝,从不欺负平民老百姓。官府曾经出动千人马队在龙固大洼里追捕他,但是楞让他给逃脱了。后来不知所踪。据说是来到河北赵县,还在当地安了家。
日期:2012-6-17 16:26:00
七 雷劈不孝妇
这段故事是我的祖母告诉我的。
我的祖母娘家在大文楼,据说是文丞相文天祥后裔。文丞相正气歌流芳千古,后裔本当忠孝两全,可是仍然有另类。
要说的这一家就住在我祖母隔一个胡同,这户的夫人对婆婆极不尊敬,张口骂,抬手打,就是家常便饭。有人就以不孝要遭雷劈,她就冷笑着回答“那么多不孝的,我怎么不见雷公劈死一个?”仍然是虐待婆婆,他老公是个妻管严,不敢说老婆半句,否则也是一顿打骂。
这年夏天(大概在30年代),赤日炎炎,鲁西南大旱,她让婆婆去挑水浇地;那时还是露天井,老人家一不小心,把桶扔到井里了。这泼妇打骂其婆婆是个老不死的,怎么不淹死云云,然后举起扁担追着婆婆打。
这时街坊邻居都过来劝解,但是她却不依不饶,并且大骂邻居多事。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一声霹雳,一个火球从天而降,那个泼妇吓得面如死灰,连忙逃入家中钻进床底下;可是那火球好像长了眼睛,紧追不舍,一直追赶到泼妇家,门已经关上,那火球自窗口进入,一声巨响,火球爆炸,泼妇当时毙命。
我祖母当时年龄小,也跟着去看热闹。人群中有小孩指着天空哭道“龙!龙把我大娘抓走了”大家一看,原来是泼妇的侄子,年龄只有三岁多。
日期:2012-6-17 18:32:00
八四脚小怪兽
这也是我祖母的亲身经历。
祖母年幼时,胆量颇大,那时地方不太平,闹得鸡犬不宁。由于我祖母的父亲常年在外,而我祖母身为姐妹中的老大,守夜重担自然就落在她的身上。
这件事发生在我祖母15岁时,有天深夜,院子里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我祖母披上衣服,手持木棒,冲出门外,接着月光发现护院的白鹅被咬死了两只,有一只似狗非狗,体型像大猫那么大的四脚怪物正拉着一只鹅来到墙边,然后用力一甩,把个头超过它许多的大鹅扔出墙外,然后回过头寻找另一只。
我祖母看见,大喝一声,一棒打去,那小兽倒也敏捷,跳往一边,躲过去了。但是仍然不后退逃跑,并且呲牙咧嘴,低声咆哮,我祖母那时也不顾得害怕,用木棒和它对峙。它看到占不了上风,就一跃而起爬上树干,然后翻墙逃走。我祖母开门追去,只见黑暗中两只小怪兽拖着大鹅飞奔而去。
祖母对我讲这段故事时,我相信是真的。因为,我曾经亲眼看到祖母在60多岁时从老鼠口中勇夺小雏鸡,当时我祖母的手被老鼠咬伤,也不松手,一只手紧紧抓住老鼠的肚子,另一只手抓住小雏鸡,直到老鼠松口为止,小雏鸡才得救了。
我一直佩服祖母的胆量,或许这是那个战乱年代磨练的吧。
日期:2012-6-17 20:06:00
九谭老先生
谭老先生是我祖父的朋友,他与我祖父同年出生,但是生月要小一些。
他高高的个头,约1.8米,留着一撮白胡子,虽然年过古稀,但是腰板依然挺直;据说他能文能武,精通洪门拳法,齐眉棍;擅长中医针灸,甚至还会测字和六爻八卦。
我祖父是在抗战时结识了谭老先生,当时他在济宁街头走江湖,测字算卦卖膏药,我祖父是以地下工作者身份搞情报,两人都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是邻居又是巨野老乡,一来二往就熟了。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谭老先生的卦术。
那是8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我外祖父进城赶买牲口,可是上午8点去集市,到了晚上8点还没有回家,当时的社会治安不太好,我祖父身带七百元,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当时电话未普及,手机尚未发明;我母亲心急如焚,要去报案。
这时谭老吃了晚饭来我家串门,得知此事说道不用慌,他让我母亲找来三枚二分钱硬币,放在玻璃杯子里摇了六次,排出卦来,然后他用我写作业的铅笔头写了一些子丑寅卯之类字符,现在依稀记得他排出的卦是坤卦,谭老说道:“坤卦,利于西南得朋;放心吧,人平安,去西南方,明日必然回来”我们听了此话有些半信半疑,但是稍微得到了一些安慰。
第二天一早,听见门外敲门声,原来是我外祖父。大伙都问他到哪儿去了,他笑笑说:“到柳林去了,在那里住了一夜”。柳林镇就在我们县城的西南方。
日期:2012-6-17 20:46:00
十避雷劫
这是我外祖父亲口告诉我的。
外祖父家住龙固镇北边,此地沙土质土壤,利于种西瓜。我外祖父就种了二亩西瓜,可是好瓜自有贼惦记,不仅有人贼,还有动物贼,所以种瓜者一般要在田野里搭个瓜棚,里面放上一张床,晚上睡在里面值班看卦。
这是在我外祖父年轻时,大概15,16岁左右吧,抗日战争前夕,他老人家在瓜地里值班看瓜。到半夜时忽然听得空中炸雷声连绵不断,老是围着瓜棚转悠。又觉得好像床底下有动静,低头一看,一只毛茸茸的似猫似狸的物件匍匐在床底下颤抖不停。我外祖父也听说村中老人说村头大槐树中有仙家的传说,于是闭目默念阿弥陀佛。不一会儿,雷声渐渐远去;又过了一会儿,那毛茸茸的物件也悄无声息的走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