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与外科医生的婚恋纪实》
第56节作者:
有姿无畏 日期:2011-05-04 17:24:29
(正文)
我们的生活平静了不久,弟媳给公婆添了第二个孙子。婆婆去照顾弟媳,爹留下来接送孩子上幼儿园。他会帮我熬饭、买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都不在家时,他会出来走走,和老伙计们拉拉家常。
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有满一个月就出了变故。那天,爹骑着自行车去公交车充值点充电子钱包,一个骑车的小青年为了躲公交车把他蹭倒。小青年加速逃窜,留下坐在地上呻吟的爹。他试图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只好继续坐在地上。一位好心人走上前,问清情况,就给老公打了一个电话。
爹被送进医院检查,原来大腿骨折。家里一下子又乱了套。婆婆不得不回来照顾公公,儿子由我老爸接送。后来,老公把爹移回家休养,在饮食、护理方面进行指导。经过三个多月,爹的腿恢复良好。
弟媳一直没能找到称心的保姆看孩子,在爹生病期间换了两个。婆婆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管的。这次我们不敢让两位老人分开。爹毕竟是个胃癌患者,胃被切除大半,一天要吃五顿饭。还是和婆婆在一起能被照顾得好些。
我们家开始新的生活模式:公婆去小叔子家看孩子,我老爸在我上班时负责接送儿子。我往往在上班时顺路送孩子,下午爸爸坐公交到幼儿园接孩子。他把孩子送回家,给我们准备晚饭,等到我们下班再回去。妈妈身体状况不佳,他不能一直留在这里。这样一来,他辛苦受累,但是为了帮女儿,他快乐地接受。
爸爸爱好广泛,下棋、打牌、写字、读书、唱歌等等。他正义感极强,爱憎分明,喜欢打抱不平。他很乐意和我孩子在一起,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讲故事,成了一个老小孩。孩子和他在一起也很快乐。
这样,我们的生活又稳定下来。我们陆续归还了亲友们的借款,添置了电视柜、餐桌等家具。我们的生活质量稳中有升。
日期:2011-05-05 16:44:51
(正文)
转眼间,孩子五岁了。他生日那天,碰巧我俩都休息。我们计划带孩子去公园放开了玩,然后再去饭店吃顿大餐。这是我们第一次给孩子过比较隆重的生日,孩子欢呼雀跃。
到了公园,儿子反复问我:“真的可以想玩什么都行吗?费钱多了你也不生气?”看到我微笑着点头,他又自语道:“还真不习惯啊。太贵了我还心疼呢。”
往常我带他到公园,会给他约定只有30元的经费。他可以在这一范围内任意选择游乐项目。什么都想玩?不可以!我教他选择心里最想玩的,或者是权衡一下经历时间与好玩程度,选择自己认为最值得的。经费用完,即使又碰到特别想玩的项目也要忍住,作为下一次游玩的首选。闹着不走?他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用坚定的行动告诉他:这一招对我来说完全失灵,而且有可能遭到惩罚。他可以用语言来打动我,但改变的可能性很小,我们约定的事情就一定要执行。
也许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孩子从小都懂得节俭,想买东西的时候会问价格,如果认为太贵,宁可不玩不吃。我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是从游乐场开始的。现在孩子少,很多人看到孩子的愿望不能满足会觉得孩子可怜,或者是别人家的孩子拥有的东西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能拥有就好像亏欠了孩子。我从不这样认为。克制物质上的欲望是人生的一种修炼,利用有限的资金做最该做的事情是一门学问。别人拥有,那是别人的事情,搞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根据自身情况分层次满足才能不在物欲中迷失。
从那时起,我就让孩子拥有支配钱款的权力,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儿子曾宣告:“我绝对不当败家子。”我笑了,说:“咱们家也没有什么可让你败的,把你养大是我们的责任,但是过什么样的生活要看你自己的了。”
我对孩子在金钱方面越来越放手,他有自己的“小金库”,分为现金和存款两部分。我平日不给他零花钱,他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压岁钱,极少量是劳动所得。他曾替我擦皮鞋,每次两元,后来他觉得帮妈妈干活也应该,就说:“这算是义务劳动。我只需搂着他说声“谢谢”,他也很开心。
7、8岁以后,我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给孩子讲解一些金融知识,例如讲货币的起源、性质、用途;讲真假币的辨别;讲资本市场的动荡;讲收藏、期货、拍卖……当然,只是简单了解,碰到了就随口说几句。孩子很感兴趣,也闹过一些笑话。四五岁时,一位亲戚给他过年的压岁钱,他拿着翻来覆去地看,又举起对着太阳看。亲戚问他在看什么,他回答:“看看这张是不是假钱。”我立刻红了脸,尴尬地对亲戚笑了笑,说:“都怪我在他面前提假钱的事太多了。”幸好孩子小,大家只当成笑话一笑了之。
8岁的时候,我把他的压岁钱存成了定期一年(以前的钱我“贪污”了)。我画了张存单给他,上面户名、金额、利率、存取等要素一应俱全。有人喜欢压岁钱存钱时写孩子的名字,我不建议这样。因为需要用孩子的户口本存,办理挂失手续时会麻烦一些。其实,私下记一个帐就可以了。
9岁时,连本带息,加上当年的压岁钱(留出学费、零花部分)共六千,我帮他买了支债券型基金。他问起时,我就向他汇报一下账户上的资金情况。
今年,六千变成六千五,加上压岁钱凑成一万。我征求他的意见,买了支正在发售的平衡型基金。刚才看了一下,赔了百分之五。收益与风险共存,就是这样的。我希望孩子能在一系列操作中明白钱可以生钱,也可以赔钱,多一些对金钱的把握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终有一天,我会放手让他独立操作。
日期:2011-05-05 17:48:19
(正文)
一下子又扯远了。且说孩子那一天尽情地玩了一把,其实也就是多玩了三四个项目,他非常满足。我们来到附近的一家饭店点上几个菜。刚把蛋糕盒子放在桌上,老公的手机响起。我紧张地看着他。要知道,医院里一来电话就凶多吉少。果然,他面容严肃,简短地说:“好,好的,我马上去。”完了,计划又泡了汤。他挂掉电话,站起身要走。
“菜马上就上桌了,你吃上几口啊。这一上去不知道要几个小时呢。”
“来不及了。”
“等一下!”我一把拉住他,扯开蛋糕盒上的带子,切下一大块蛋糕往他嘴里塞。
他用手接住,嘴里嚼着,转身向门外走去。
看着支离破碎的蛋糕,我问孩子:“还需要点蜡烛吗?”
“要!我们两个人也可以过生日。”孩子欢快地说着,把蜡烛插在他喜欢的地方。
菜陆续上了桌。眼前一片“胜景”,我却心里发酸。
点上蜡烛,我们唱了《生日快乐》歌。本来准备了相机想拍照的,蛋糕没了卖相,老公不在一旁,我兴致顿失,只是给孩子照了两张。
菜、蛋糕都剩下许多,打包回家!我一手拎着蛋糕盒子,一手拎着剩菜,用小拇指勾着孩子的小手去坐车。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想到老公这句话,我笑了。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您而变”,这句广告语适合我对老公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