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终结:一起焚尸案背后发生的诡异故事》
第12节

作者: 诡异半脸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5-10 17:18:00
  十一、溶洞
  在几支战术手电的强光照射下,地洞中的情景一目了然:这是一条斜切向下的、笔直的、看不到尽头的地洞。我们手电筒的光束有效距离是200米左右。也就是说,地洞的长度起码超过了200米。再看地洞的直径,初入时需要猫着腰,可是走了几十步,却豁然开朗,整个地洞看直径高度至少在三米到四米之间,洞壁似乎被打磨过,仍然留下了斧凿的痕迹。不过却是相对光滑一些,可以看出有人对这里进行过修整。“这是个溶洞,被修整过的溶洞。”老谢肯定的说。

  顺着这条陡直的甬道一阶阶向下走去。约二十分钟来后,一个巨大的空间突然出现在众人眼前:赵清河等人用手电四处照射,发现他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溶洞大厅,在距他们100多米远的地方,一个三四米高的平台黑乎乎的矗立在大厅中央,但是由于这里面太黑了,他们看的不是太清楚,于是沿着陡直的台阶一级级向下走去,渐渐地,我们走到下面,脚踩在了平坦的地面上。我们下来的台阶两旁各有一个黑乎乎的大缸。赵清河好奇地走到右手边的缸前,在手电光的照射下,看得出那是一个厚实的陶制大缸,表面在圈口和底足上,各有两圈回云纹,缸体上浮雕着一副草原的风景画。上面的刻划十分的精细,甚至连上面牧民手里的马鞭都清晰可见。他踮起脚尖向里面望去,缸里有一缸油脂一样的东西。在正中心有一条小臂粗的东西,仿佛是灯芯一样。

  曲汉文凑近看了看后说道:“这里面是灯油,这是灯芯草。”说着,他拿出打火机开始点燃灯芯,过了两分钟,灯芯开始燃起来。顿时,缸里轰地一声腾起熊熊的火光,里面顿时亮堂了许多。紧接着赵清河学着曲汉文的样子又将右边的那只缸里的灯芯给点着了,这一下子,这个大溶洞里的情形看的一清二楚。
  平坦的石厅地面上,除了这两只陶制大缸外,就只有位于正中央的一个黑丘陵,仿佛一个微缩的封土堆一样!那个黑东西约摸有一间房那么大,表面甚是平整。丘陵上一个漆黑的棺椁,孤独的矗立在哪里。
  一行人向棺椁走去,两个警员还边走边说,这里不会有什么机关吧??
  “就你们俩还当丨警丨察呢,郭立志不是来过这里吗,就算有机关,也让他们给搞坏了。”赵清河训斥着说。

  老谢紧接着说:“一般来说,古墓很少有复杂的机关,另外古时候的人们相信鬼神,认为盗墓会遭墓主的鬼魂报应,所以很少设置机关。反正我在咱们省里搞考古工作这二十多年,发掘十几个古墓,没见有机关的。”
  土丘也就三四米高,棺椁前面有一道台阶直通顶端。一行人沿着台阶走到棺椁前面,走进了一看,椁的颜色并不是他们在远处见到的黑色,而是原木色,由于椁的表面绘制了许多壁画,颜色依旧鲜艳,老谢和曲汉文蹲下仔细看着这些壁画,左右两侧壁画画的是一些生活片段,有狩猎、宴饮、出征等,正前方的壁画却是画成两扇门的样子,门上画了一男一女持刀相对而立,每人身边各自站立着两只梅花鹿。“门神?”老谢对曲汉文说,“恩,却实是。”这时候,仿佛两个人忘记了身边等待的丨警丨察,专注的讨论着考古上的问题。

  “怎么样,能开棺看看吗?”赵清河倒是保持着一贯的清醒。
  “从棺椁上的痕迹来看,这个棺椁确实被打开过,不过我不确定是不是你说的疑犯打开的。”老谢说。“现在来看,我们可以先打开,你们取证之后,这里我会通知文物局的同事们过来接手。”
  “那开棺吧。”赵清河简单的下了个命令。
  几个人从包里抽出事先备好的工兵铲,伸进椁盖与外壁的连接处,开始撬动椁盖。这椁盖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么重,几个人用力一撬,椁盖便被挪开了一些,露出了一个宽约一尺的缝隙。
  这时候老谢赶紧摆手示意大家暂停,“稍等”。说完老谢端起手电向缝隙里面照了照。然后说,“没事,开吧,里面确实被动过了。”
  其余的人听老谢这么一说,手上加劲,椁盖被慢慢的移动开来,放到地上。里面垫放的绸缎已经残破不堪。围绕着椁里面的棺材,防着几件陪葬品,老谢带上手套,轻手轻脚的捧起一个约二尺长的玉船,赵清河用手电一扫,只见链接船体和桅杆的链子果然少了一条。随后曲汉文在老谢的指挥下带上手套捧起了一个金色的面具。面具表面纹饰精美,双耳各垂下三个连在一起的金色的球,然后老谢又从里面拿出一个圆形的瓷盒,这个瓷盒盖顶部有一个三爪龙的图案,“瓷奁?!”曲汉文说,“难道墓主是个女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