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词》
第16节

作者: 孙浩元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6月20日的一条微博,引发了持续半个月的骚动,并且余波一直荡漾不止。那天,一个叫郭美美的女人在微博上公然炫耀奢华生活,炫富其实也没什么,这年头,炫富的人太多了,每次也都能引起一阵骚动,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炫富堪与郭美美相媲美,因为郭美美不但炫富了,而且还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

  一个炫富女,一个公益组织,当两者联系在一起,舆论立即沸腾了。随后,网友展开人肉搜索,剑锋先是指向了一位副会长,随后被证伪,接着有人出来搅浑水,说郭美美就是要炒作自己,网友没必要上当、没必要追究了。但是,汹汹民意势不可挡,中国红十字会、中国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相继发表声明澄清此事。网友继续向其他方向发力,很快揪出了更多的内幕,几家公司也渐渐浮出水面。

  有人说,记者就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人,郭美美事件给平静的夏日点燃了一把火,全国媒体都围绕此事大做文章,《顺宁新闻眼》当然也不例外,制片人余榭让记者从网上搜集消息汇编成新闻,随着事态不断扩大,余榭感到继续这样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炒冷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派出两名记者姚笛和任一前往北京采访,希望他们能采访到中红博爱和王鼎公司,当然如果能采访到郭美美本人就更好了。

  上午十点多,余榭给姚笛打了一个电话,问她今天准备采访什么,姚笛的声音有点无奈,说道:“上午先去拍点中红博爱和王鼎公司的空画面,然后再找一家红十字博爱服务站采访一下,没办法,现在两眼一抹黑,只能先做点外围的东西了。”
  余榭有点失望,说道:“你找一下老同事老朋友帮帮忙嘛!”
  姚笛此前在北京一家媒体做了八年记者,后来才来到顺宁电视台,也正是因为看中了她的北京的人脉,余榭才派她去了京城。她是昨天下午去的,今天是第一天采访,这就打起了退堂鼓,余榭很不满意。
  姚笛说道:“水太深,我那些朋友也爱莫能助,就是肯接受采访的,也不愿意面对镜头,他们只肯跟报社记者谈。”
  “好吧好吧,你尽力吧!对了,中红博爱的首席执行官翁涛今天凌晨发微博,说之前被人肉出来的王军是中红博爱的董事,有深圳物华公司10%的股份,王军说郭美美是他新认识的女友。你上微博看看。”

  “好。”
  刚放下电话,天空一个霹雳,瓢泼大雨又下了起来,透过窗户看去,天地间灰蒙蒙一片,附近的几座高楼已经被乌云吞没看不到顶了。何旋拎着摄像机、三脚架吭哧吭哧地走了过来,余榭立即站起身迎上前去,接过了设备,说道:“白石冰呢?怎么让你一个人拿设备啊?”
  何旋无奈地看了眼余榭,说道:“余制片,我对不起你啊。”
  “怎么了?”
  “我老公把他抓走了。”
  日期:2011-8-4 18:35:00

  当丨警丨察将他们拦停要带走白石冰时,何旋立即斥责道:“你们要干什么?”几个丨警丨察一见是何旋都觉得很意外,其中一人问道:“这是你同事啊?”“是!你们为什么抓他?”“哎哟嫂子,我们是接到了苏队长的命令。”何旋立即给苏镜打了电话,当听说机主又是老婆同事,苏镜也很意外,因为这几年《顺宁新闻眼》频频出事,但是办案要紧,人该带走还是得带,他说道:“我在办案呢,命案!不该打听的事别打听。”然后,他很拽地把电话给挂了,气得何旋嗓子都快冒烟了。

  余榭问道:“他犯什么事了?”
  “我也不知道。”
  “我们这栏目到底是怎么了?你说我们办公室是不是风水不好?”
  “可能吧,哎呀不说了,烦死了,我先写稿子去了。”
  何旋刚走,座机又响了起来,是一个热心观众打来的报料电话,说是有上百个工人打着横幅围住了社保局。余榭立即矛盾起来,这是新闻,真正的新闻,跟郭美美事件同样重要的新闻,可是他担心这事太敏感,毕竟上百工人上丨访丨不是件小事,万一报道了很可能会挨批评。在职业理想和仕途升迁的抉择中,他终于做出了决定,这个决定比腾讯当年的决定还要艰难。他打开电脑里的选题系统,看哪些记者有空,可是大部分人都在拍水浸,有的在居民小区,有的在长途汽车站,有的在机场,还有的在气象局、水库、三防办……他心里开始骂苏镜,要不是他把白石冰抓走了,他就不会这么捉襟见肘了,当然他也在骂台领导,老是不给栏目多几个编制,老记老编们一直在超负荷工作,倒是二线部门时不时地就加点人。

  终于,脚步声响了,两个记者说着话进来了,一个是舒茜,一个是杜长惟,他们是到居民小区采访的。舒茜一见到余榭,便兴奋地说道:“余制片,我们拍到的画面很猛啊,小区地下室的水灌满了,汽车都漂起来了。”
  “辛苦辛苦,”余榭说道,“我正愁到处找不到人呢,正好你们回来了,真是睡觉遇到枕头了。”
  “这么大的雨,不会又让我们出去吧?”
  “我请你们吃饭。”
  “还是我请你吃饭吧。”
  “救急啦,”余榭笑眯眯说道,“有一百多工人在社保局上丨访丨,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还打了横幅。”
  杜长惟说道:“余制片,这事太敏感了,能发吗?”
  “试试吧,我们假装觉悟低,要是播出之前还没接到禁令,我们就发。”
  “好,那我们走吧,”杜长惟说道。

  舒茜说道:“余制片,记得请我们吃饭啊。”
  舒茜和杜长惟坐上采访车,奔向社保局,杜长惟开起了玩笑:“舒茜,咱们来竞猜一下,从咱们下车开始算起,要过多久会接到余榭的电话?”
  舒茜立即明白杜长惟在说什么,回答道:“半个小时。”
  “我觉得十五分钟足够了。”
  一百多号人身穿白T恤,前胸后心都写着墨字,有的是“矽肺晚期,还我公道”,有的是“黑心老板,还我健康”,有的是“我想活下去”……还有几个人举着一个横幅,也是墨汁淋漓地几个大字:“请求政府为我们主持公道。”

  在他们前面站着十几个保安,一个个如临大敌。舒茜和杜长惟刚走下采访车,就被一个眼尖的人看见了,大声喊道:“记者来了!”一百多号人齐刷刷转过头来,立即将舒茜、杜长惟围了个水泄不通针插不进。
  “记者来了,记者来了,曝他们光。”
  “记者同志啊,你们可得替我们主持公道啊。”
  “终于有人肯听我们说话了。”
  ……
  日期:2011-8-5 21:17:00
  众人七嘴八舌,舒茜拿着话筒都不知道该采访谁,她只好喊道:“能不能一个个来?”然后就有一人喊道:“徐虎,徐虎,你来!”
  这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精瘦精瘦的,像一根麻杆一样,脸膛黝黑面带病容,他剧烈地咳嗽了几声,然后说道:“我们是煤矿工人,咳……咳……得了尘肺,可是老板,咳……咳……不给治,还耍赖说,咳……耍赖说,我们根本没在他那里干过活。”

  孙家沟一带是顺宁市的主要煤矿区,有七八家大型煤矿,若干家小煤窑。此前,这里发生一起严重矿难,并阴差阳错地牵扯出一桩十三年前的冤狱。如今,矿难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散去,这里再次爆发一次重大危机,毒龙坡煤矿的131名矿工被确诊为二期矽肺,这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患者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肺部出现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这种病基本上无法治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