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多年所经历的真实灵异事》
第30节作者:
智慧眼AA 2011-6-6 0:47:00
47、放生速报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中国的历代高僧都十分赞叹放生的功德----------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曾这样赞叹放生的功德:
“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放生合天心,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放生离九横,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放生罪垢净,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放生又念佛,万修万人证!”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是这样推崇放生功德:
“戒杀之众,善神守护,灾横消除,寿算绵长,子孙贤孝,吉祥种种,难可具陈。若更随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当随愿往生,永脱轮回,入不退地。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放生非独佛教,儒中君子无不奉行。诸放生者,或增福寿,或延寿算,或免急难,或沉疴,或生天堂,或证道果,随施获报,皆有证据。”
现代高僧印光大师更是力倡放生:
“戒杀放生者,来世得生于四王天,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者,直可往生于西方极乐国土,其功德实无涯矣。”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本人学佛多年,在2005年至2008年曾亲历亲为,常常自己一人驱车出去放生。有一年,我几乎每星期公休日都去放生,放生获报也极大。这两年,由于我工作的变化和环境的变迁,我自己亲手去放生的机会不多了。不过,我也常常汇款到自己可信的居士大德代为放生,今年一,我几乎每个月都汇款两三次放生。可以说,现在放生已成了我人生中一大乐趣和爱好了。
现在,我说说我的小舅子放生获报的奇遇,这奇遇可能有的人是不信的, 因为太巧合了。总之,信者则信之,不信者,姑且就当为一个灵异故事听听吧。
(太晚了,明天再说)
2011-6-6 9:55:00
(接上)
十几年前,小舅子从中专毕业后,本来安排在一个国有企业工作,但他一嫌工资低,收入不高;二嫌工作时间长,工作单调。很快就辞职出去经商了。可是,他一无经商的头脑,二无经商的能力,连续亏损两次后,把岳父岳母的本钱都折腾完了,二老再也不敢把钱交给这个小儿子“创业”了。结果,小舅子只好跟着哥哥在哥嫂小店里帮忙。本身小店是多一人不多,少一人也不少,所以这种帮忙也是临时工形式,慢慢小舅子就成了啃老一族了。
岳父岳母对小舅子的将来也很着急,几次叫我妻子给他找工作,虽然,我们也帮他找过几份工作,但是,不是工作不适合他,就是他不适应工作,总之,一般三两个月就干不下去了。为此,小舅子常叹息自己命运多舛、时运不济。我曾开导他:命运虽有一定的定数,但命自我造,只要多行善积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命运必定往好的方向发展,运气一定会慢慢好转。正所谓:“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后来,我还以袁了凡的例子,说明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行善积德,去恶扬善而得到改变。
小舅子虽然不信佛,但对我的“命自我造”之说,还是相信的。他当时问过我,做什么事能最快积福消灾,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脱口而出:“放生!放生具足三大布施。放生获福不可思议。”
当时,我对那次的闲谈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小舅子把放生的好处却暗暗记在心里。他回到家后不久,有一次,他与朋友外出到乡下,看到有一个乡下小孩子捉到一只不知名的大鸟,其鸟长得十分漂亮雄俊,朋友见了十分高兴,便买下准备做下酒菜。小舅子想起我说过放生的好处,就劝他朋友放了这只大鸟,可是反被他朋友一阵数落嘲笑。是啊,在现在很多世人的眼里,把这到嘴边的野味放飞了,那无疑是弱智和白痴。
小舅子当时也真是较劲,见朋友不肯放生,就趁朋友不注意,偷偷把那大鸟放飞了。结果,还与朋友吵了一架。
放生此鸟后,当天下午,他就接到我这边的电话,说给他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他赶快到我这边的城市来。第二天,他赶赴过来面试,很快就通过了,紧接着体检、测试、试用,样样都出奇的顺利,这样,小舅子辞职出去10年后,又终于得到一份工作轻松、收入不错、自己称心的固定工作,而且一干就是数年。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他的公司也大量裁员,而小舅子虽然是基层员工,却奇迹般不被公司裁减。现在,他虽然不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但他却是到了更好更稳定的公司工作,而且还是公司骨干白领。谈起此事,他曾叹息道,想不到放生感应如此之快速,如此之神验!他一直认为,他得到这份盼望已久的工作,也是托那次放生之福!
我给他找到那份工作也是很偶然的。那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电话,说他亲戚所在的公司突然有一人辞去,有一个空职位急需人去填补,问我小舅子是否愿意应聘?现在算一算时间,我接到朋友电话那一刻,刚好正是小舅子放生大鸟后一两小时的时段!真是巧合得不可思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