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世界上最早的百科全书:鬼竹笑谈山海经》
第5节作者:
剑灵鬼竹 可见山海经没有骗我们,育沛真的能治疗蛊。
日期:2011-09-16 15:17:00
13·堂庭山、棪木和白猿
招摇山三日游结束之后,我们要往东行走。往东三百里,约为今天的一百五十公里的路程,我们就来到了南次一经中的第二座山,堂庭山。
位于今天道县南面。
山海经中记载,堂庭山上长满了棪木。可谓树木茂密,看来古人的生态保护做的不错。棪木是一种乔木的品种。它的果实红了之后,就成熟了。可以使用。
在这茫茫大山之后,就有一种动物,靠吃这个果实为生,它就是——白猿。
白猿的样子和猴子一样,用类似跟合适的形容他。但是他手臂粗大有力,这样的特征给予了他善于攀援的本领。腿长,所以它的动作相当的敏捷。可是这白猿的喊叫声却特别的凄惨,尤其是夜晚,他的叫声和野猫发情有的一拼,人人听了都会不由得毛骨悚然。
古人认为“猿三鸣而人泪下”,就是说那猿猴叫上三声,人就哭了。一直人们都认为是猿猴的叫声太悲,让人也跟着受到情绪上的影响。其实我认为并非如此,恐怕提出这句话的人是在深夜通道这么凄惨的叫声,被吓得哭了起来也有可能。
当时堂庭山上的白猿就是如今的乌猿,周身的毛都市银白色的,只有爪子和脸是黑色的。漂亮吧!
古人有个说法,说猴子活到八百岁就会变成猿猴,这个说法大家当作玩笑就行了,并不真实可靠。
但是猿猴确实长寿,有的甚至有百岁。当然不是动物园里的,而是那些深山之中。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一书之中,更是对猿猴极力称赞。
他说:“猿产于神山广川之中,手臂很长,能吸取天地之灵气,所以寿命也很长。”
一针见血,这个评价是对猿猴最为中肯的。
日期:2011-09-16 16:02:00
14·赤松子和水玉(上)
堂庭山上,产黄金,大量的黄金。这不稀奇,前面我说过了,山海经中好多山都产这些东西,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这些就是破铜烂铁。叫花子看到都不去捡一下。
但是堂庭山上却产着另一种东西,它因为赤松子而出名,就是水玉。
赤松子是何人?这里必须给大家详细讲讲。
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这道号有点长啊),秦汉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
赤松子与赤须子是两个上古仙人,相传很久以前有兄弟俩,一天弟弟在天台山放羊,遇到一位道人,道人带他到石室山,修炼四十年,其间,哥哥四处寻找,后遇见道人,知道了弟弟的去处,兄弟俩重新在天台山相聚,悲喜交加。哥问弟所放羊何在,弟弟告诉他在治岑,两兄弟来到治岑山间,弟弟挥手指向白石,叫“羊起”,顿时,漫山遍野的白羊,有几万头。此时,哥哥才知道弟弟已经成仙。兄弟俩于是一起在天台山学仙道,以松脂获苓为食,五百年后得道成仙。弟取名赤松子,哥取名赤须子,兄弟俩在天台峰弈棋,百丹坪炼丹。一天二人来到石室山,在青霞洞天前布局弈棋,晋朝樵夫王质到山上伐木,看见俩兄弟下棋,就放下斧头在一旁观棋,有一个兄弟给他一颗像枣核一样的东西,让他含在嘴里,樵夫王质顿感清爽,不再觉得饥渴,一局棋毕,王质挑薪准备回家,却看到斧柄已经烂尽。为人间留下樵夫王质观棋烂柯的传说。此后人们将石室山又称烂柯山。
所谓的神农时代,就是神农炎帝统治中国的时期。
那么,水玉有是什么呢?
日期:2011-09-16 23:58:00
15·赤松子和水玉(下)
前面我们说过,赤松子是何许人也。下面我们要说,赤松子的事情。赤松子在堂庭山找到了山上最独特的特产——水玉,并且服用了。
这里我们要先说说什么是水玉?水玉,是,我国对水晶最古老的称法叫水玉,意谓似水之玉。但是赤松子吃的并不是水晶,他吃的水玉是,“千年之冰所化”之物。
先不说赤松子吃了这个后有了什么神奇之处,光说说他的徒弟,炎帝的小女儿曾经效法赤松子吃水玉,吃过之后,就成仙了。牛吧!
而赤松子呢,他吃了水玉之后,就成了炎帝的人工降雨工程师(雨师)。他能虽风雨而上下,就是说乘坐着风和雨飞上飞下。其实这个不牛,也好解释,他吃了千年之冰所化的水玉,自然体内多水,好比今天的人工降雨干冰弹一样(呵呵,这个比喻是夸张了点,但是很实际。)
其次,赤松子在吃了水玉之后,就成了类似今天的fa lun gong 教 徒,喜欢自焚(山海经中记载,他能入火自燃而不死!)这个牛吧!后来李红志教育自己的弟子自焚,却不给人家水玉。不知道是不是李 红 志看山海经没看全,指看到赤松子入火自焚而不死,没看到他之前吃过水玉。所以,大家不要去相信邪 教,甚至我们要远离邪教
赤松子之所以,能有这么牛的本领,全部依仗水玉。
而水玉也一次出名,它的产地堂庭山,也因为它,从山海经的众多山脉之中,脱颖而出。
日期:2011-09-17 12:24:00
16·丰功伟绩。
前面我们讲过,在堂庭山上吃水玉的赤松子,和炎帝关系非同小可。先不说炎帝如何的信任他,光看看炎帝都能把自己的小女儿交给他做徒弟,就不难看出,炎帝身边的重臣之一,有赤松子的身影。
朋友们可能会问,为什么炎帝宠爱他?
我来说个事情大家就明白了。
炎帝,神农氏,王号:火德王。是一个关注三农问题的好领导。不但如此,他甚至开发并且推广了许许多多和农业有关的东西。这里之谈一下炎帝对农业的贡献,下面我一一列举:
一·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看看,农工基础二·立市廛,首辟市场。市场交易就是炎帝开发的。三·治麻为布,民着衣裳。用种植的麻来做布,制造衣服,让百姓不再穿树叶和兽皮。
可见炎帝领导是多么的会为百姓着想。
当时,既然在大力发展农耕,就最害怕的就是——天干大旱(你别说那时候就怕,哪怕是现在也是如此!)
于是,我们又可以还原一个场景了:
一年天干半月,眼见禾苗等农作物饿死。炎帝一筹莫展!恰好赤松子同志,大展神威,施云布雨,才使得禾苗没有枯死,随后,被炎帝拜为雨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旦遇到干旱,炎帝必定请赤松子出来就行人工降雨。而在施云布雨的过程中,炎帝还在百忙之中,专门抽时间来探望日夜奋斗在施云布雨岗位上的赤松子同志以及他的属下各部门人员。亲切的询问赤松子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难。
赤松子感谢领导的关心,并表示一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以报答首领的恩情。不辜负所有等待雨水的农民伯伯们的期望。最后他提出,干旱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了人工降雨,只有少部分路途遥远地方还没有进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