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有个闹鬼村》
第57节

作者: 曾江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6-16 0:43:00
  144
  招魂?即使传统中的招魂,也没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让整个寨子的人为其避让呀。看来,这次的招魂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为何如此独特?这事情必须追根溯源,从头讲起。
  在我村村民传统的眼中,那天晚上的招魂主角之一,即吴伯母的媳妇曾萍是个体弱多病的人,据说,她在青年时代,都已是体质羸弱,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曾萍是我寨子人的女儿,她下嫁过小青的寨子,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说,同是同姓的人,经过数代人的繁衍生息之后,不同的寨子的男女结成连理的情况,屡见不鲜。
  但我寨的曾萍与另一寨的曾正哥结婚,后来产生了很多怪异的事情,甚至以最终让人垂泪的悲剧收尾。有人说他们的悲剧是近亲结婚,必遭殃后代;也有人说,是曾正的祖辈做了很多缺德事,而在这一代报应显现出来;更有人在私下传言,曾萍是个放荡不羁的女人,她曾经在深圳打工时。。。
  但是,在曾江的孩提印象中,萍姐却是个多愁善感、温柔体贴的大姐姐。萍姐是我的邻居,当曾江七岁时,那一年她应是十七岁,跟随着村里的大队人马开向深圳淘金。这在八十年代末,是我村的一个大趋势,很多家庭的小孩在初中甚至初中没有毕业,就经过熟人介绍去深圳的喇叭厂、电子厂、珠子厂打工。这样打工者在过年回家时,行李丰富,衣服光鲜,精神焕发的地出现在农村留守者的面前,让人好不羡慕。当时的曾江就曾在邻居家一个哥哥回来后的家门口守了半个多小时,仅仅是为了吃一块饼干。

  可是,深圳打工者为家庭带来了经济的收入的同时,也可能有人们不为心酸的一面。据说萍姐每月把深圳打工挣来的钱如数寄回了家,其家庭也慢慢地富裕起来。
  大概是萍姐出外打工两年后的一日,一个电话打到了村支书的家中,据说是村中打工领头从深圳打长途电话回来的,说是十万火急,叫萍姐的爸爸贵伯必须在第二天马上去深圳接其女儿回来,但具体原因打工领头却在电话中言辞闪烁。
2011-6-16 23:58:00
  145
  贵伯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不幸这个鬼东西不请自来。当时他的预测有二,一是自己女儿可能已经死了,要他出去带尸体回来,不然为何自己不回来?二是流水线上发生意外,入了医院,并且绝对是重伤,不然怎么会叫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千里迢迢(哈哈,只有四百多公里)去深圳接人呢?
  事实证明,贵伯的担心并非多余,只是当时的贵伯并不明白,在深圳这个大都市的面前,充斥着无尽的诱惑,男欢女爱,物欲横流,金钱至上,不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村人可以想象的。结果令人欣慰的是,女儿仍然存活了下来,只是表面完整无缺,可是那颗原本纯洁的心早已支离破碎。

  自从深圳回来后的萍姐脸色暗淡无光,本来只有十九岁正值青春年华的她,但看起来略显成熟,重中之重的是,萍姐的脾气也似乎变的有些难以捉摸,本来如花似玉的年纪应有的自信也已经荡然无存,而是整天都忧心忡忡、沉默寡言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其实,也有人闲言闲语地透露,萍姐她是失恋造成的,难道现代化的都市中的失恋时如此让人害怕吗?未必,这事情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真相。

  时间又过了一年,在家休养的萍姐收到了一封信(那时候流行写信),据说信封上邮戳的盖的是深圳,萍姐读完此信之后,竟然一反常态,刹那间神采焕然。之后,萍姐在贵伯面前提出,不习惯农村的生活,要继续去深圳打工。听了萍姐的话,家长陷入了沉默之中,萍姐再次哀求父母说自己去深圳打工,并不会像以前一样无知,只会一心一意地想着挣钱补贴家里的开支。
  当时的贵伯面对女儿的央求,始终是三缄其口,茫然对视,而在一旁的贵伯母却一本正经地说,阿萍,还出深圳打工,你难道死心不死吗?你也二十了,我看你还是找个村里的普通男人嫁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