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6-16 17:52:45
晚饭要自己做了。所以我决定叫外卖。
我对他说:这个周末去你那吧,你教我做菜,我早就想学了,现在正好有机会,你能好好教我。
他说:你学那个干什么呀?将来用你做吗?你做那东西谁敢吃啊?
切,不教拉倒,我还不用学了呢。将来我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上杆子不是买卖。
日期:2011-06-16 18:06:21
工作都做完了。晚上不约会,密友也不在,家里就我一个人。
唯庚热舞 你上次说我妈是黄色性格的人,挺对的,她真的是什么事情都管,什么都觉得她对,她每次都说:我这是为你好。
我举几个例子吧,多年前的记不住了,咱很少写日记,记忆功能也一般,特别深刻的事件倒是能记住一些,但是都模糊了。
说近几年的吧,排除我妈更年期一说,因为她从年轻时就这样。
范例1.
比如我家亲戚求我妈帮忙办事,亲戚嘛,求办事就不包含金钱了。存感情的。我妈每次都会在人家刚跟她开口的时候,开始数落人家的无能,什么长辈面子,一概不给。谁看不过去了来插嘴,她会连那个人一并批评了。我妈这点厉害:她每次都给你说的有理有据,让你满肚子委屈却也哑口无言。批评完你了,我妈继续尽心尽力的为你办事,免你后顾之忧。
一次两次可以,我妈这一辈了,没变过。身边的人都怕我妈。
范例2.
日期:2011-06-16 19:08:46
范例2.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一日我妈下班回家买了些樱桃回来,我妈平时从来不买菜做饭,我家基本不开火。不用奇怪,就是有这个样的家庭。那天心血来潮买了2斤樱桃回家,到家了我和我爸都在,她说感觉樱桃分量少,就拿家里的简易称称了一下,一斤半。
于是我妈就要找那个卖樱桃的理论,还说找工商局的罚他。我跟我爸就劝她没多大个事,下次不去那家买了不就行了嘛。我和我爸都属于息事宁人那类型的。我妈依旧不依不饶,非要出去找,就冲她那气势非打起来不可。
也行有人要说了:你妈这样不错啊,这种缺斤短两的小贩就该去治他,就是因为人人都觉得息事宁人才会有这么多买东西的敢不老实……
我的回答是:爱谁出头谁出头,电视里前不久还演过一个女的也是因为买东西发现缺斤短两了带着老公回去找,结果两边打起来,那女的老公被砍死了。这是真的,不是电视剧,不是小说。为了几块钱,把命搭进去真的不值,吃点亏算不了什么,我们这种小老百姓真的没有大志向。当不了出头英雄。墨迹了。
我妈依旧不依不饶,最后还跟我爸吵起来了,非说我爸向着外人,还骂我爸有病。说我爸就是看她不顺眼,处处和她作对。担心她出事也是和她作对,这逻辑。后来我妈好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翻包数钱,才发现,原来是她本打算买2斤,但是没有零钱了,就买了一斤半的。
这样看来,我妈骂错认了。本该完事了吧,但是我妈依旧说:这都怪那些人平时缺斤短两的事情太频繁了,所以我才会先入为主,如果他们不……那么我根本就不能……说来说去还是人家的不对。
日期:2011-06-16 19:35:29
范例3.
真实故事。真实度100%
我家一个亲戚,晚辈。买东西来拜访,送了很多东西,其中有几个凤梨,那个时候凤梨还不是产季,所以挺贵的。我记得很清楚,凤梨是我切的,皮上贴着商标,看上去蛮高档的。
平时我家不会经常三口人聚在一起吃水果,买的次数有限,自打出现卖凤梨的给现场削皮之后,我家就只买削过皮的。(个人认为:有些人压根就不买削过皮的。)
亲戚那天买的是没削皮的很高档的凤梨。所以那天我切完端上去的时候也是带皮的。
亲戚走后,我妈就指着凤梨说:你说他是不是个二百五?买凤梨有买带皮的吗?傻子都知道买的时候给削皮,他就是图便宜。
我说:妈,削过皮的和不削的没什么区别,而且人家是买来送人的,不是自己拿家吃的,不削皮看起来更卫生更好看。
我妈说:什么更好看?削个皮能多长时间,就是这种带皮的便宜,他就是图便宜。
我说:妈,人家给买了给你送来,那是人家一份心意,不买也不欠你的。而且往前数十年,那个时候买凤梨从来没人给你削皮。
我妈还是她那套:你根本不懂,现在买带皮的,你让店主削皮得给人家手工费,他就是不想花这个钱。
我说:妈,人家买这些东西少说得几百块钱,还能差削皮块八毛的?
我妈说:所以我才说他小气,这点钱都不花。
后来我就不说了,跟她讲不明白。我就纳闷,那位要是真差个这几块钱,那为什么还要买纳闷多东西来看她呀?人家还真不是求我妈办事来的。
我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符合她的,什么都好。不符合的,不管在别人眼里多么合理,在她那就完全被否定。我妈买凤梨只买削过皮的,因为买回来泡泡就可以吃了很方便,所以买不削皮的,就变成了一种大错特错的行为。她会通过这件事来否定这个人。特么这个人得多无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