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话帝都——南京风水轶闻录》
第13节作者:
卯兔追心 司马睿被任命为安东将军,统辖扬州军务之后,王导便知道机会来了。这建业,当时属于扬州管辖。王导一看,机会来了。他便跟司马睿建议说,这江北之地,尤其是中原地带,群豪并起,依我们的实力,肯定斗不过他们。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如果我们不占据洛阳长安等中心地带,便很难生存下去。如果占据了,便成了众矢之的,我们一家兵马会受到多家兵马的联合进攻,会死的更惨。现在中原王气衰微,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赶紧移师建业,占据江东地带。
司马睿心里没底,说江东的吴国不已经被我们司马家族给灭了嘛,那王气岂不是已经消失了?
王导听了哈哈大笑,说:“将军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建业的王气,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的。在西晋大军统一了中原,平定了西蜀之后,这吴国就是囊中之物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江东的王气,是根据中原的情况而变化的。要看清楚这个变化,我们就必须要看看江东建业的帝都风水情况。
将军您也知道,这建业地方,往东往南,是富庶的太湖流域,物产丰富,如果在这个地方建都,肯定不愁吃穿用度,对于军队,也会粮草丰足。这建业又地处长江之畔,拥有天然的屏障,东有钟山龙盘,西有长江虎踞,再加上江北山地丘陵众多。进,可以北伐,成就一统霸业;退,可以安居一隅,盘踞江东。”王导侃侃而谈。
“你还没说为何吴国会灭亡呢,接着说,接着说。”司马睿的心思已经活络,对帝王宝座的春心开始蠢蠢萌动了。
2011-6-18 14:51:00
“将军,这建业帝王之气,遇着昏聩之人,王气便衰弱,帝都也会不堪一击。这是孙皓之江东所以被西晋大军消灭的原因。如果遇到明主,这江东便可以江为界,统御江南而成国。这是孙权所作的。现在以将军的胸襟气度,再加上微臣的誓死辅佐,应该可以统治江东,成就一番事业。如果北方有机可乘,没准我们还可以平定中原之乱,一举成就霸业呢。”
王导这么一说,司马睿彻底活络了。赶紧跑到司马越那里去游说,说现在让他们移师镇守建业,要比在这地方强的多,将来也会给司马越成就一番事业打下基础。司马越也是读过书的人,一听这建议,他的心思比司马睿活络的还快。他本来早就想称王称帝,只是苦于中原战乱频仍,自己又没能力一统天下。现在既然不能一统天下,如果能退而求其次,据有江东成就帝王梦,那也不错啊。所以,他连想都没想,就让司马睿带兵去了建业。
司马越想成就帝王梦,我们可以理解。但策略上犯了重大的错误。建业那个地方,必须亲自去才行。让司马睿这样一个具备帝王气质的人去了,只能是被人断了后路,纵虎归山。
选择镇守建业,将自己的大本营建在帝王之都,只是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要成就帝王伟业,还要做很多事情。第一件事,便是拉拢人心,将江东豪俊顾荣、贺循拉入他们集团,对统治江东地区奠定了人脉基础。
2011-6-18 16:02:00
拉拢了江东的贵族之后,便开始平定江东,统一江东各部。真正让司马睿据有江东成立东晋王朝,开启百年帝王基业的,虽然有很多战事,但从比较的角度看,有两大战事最为重要,一个是北拒石勒,一个是西灭王敦。
这两个大的战事,北拒石勒,是拒风水要素,拉开南北对峙的局面;而西灭王敦,不仅仅是解决了内部矛盾,更是避免了三国时期的西部出现强敌。而在这两场大的战事中,都是充分运用了风水地理上的因素。
而这场风水地理之战,涉及到三个重要的人物:其一是石勒;其二是郭璞;其三是王敦。
石勒,是少数民族匈奴里一个分支:羯族。这人可了不得,他的奋斗史,足以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楷模,要比某些人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要来的踏实的多。石勒这孩子小时候喜欢学习武术,对于骑马射箭很有建树,能力也非同寻常人。他的长处,在那个动乱年代,有了勇武之地。起码保护一家之平安还是可以的。
但他生来就和普通人有异,以至于被当时的大官王衍看出来了,认为他有“奇志”,想收拾他,可他早就跑的没影了。
石勒青年时由于生活贫困,就曾当过邬人郭敬、阳曲宁驱的佃客。郭、宁认为石勒不同于一般人,所以对石勒另眼相待,并且在困难时还能对石勒予以周济。西晋太安年间,并州发生饥荒,社会动荡不安,胡人佃客乘机散走,石勒就投靠于宁驱。北泽都尉刘监,要缚卖石勒为奴,宁驱把他藏匿起来,免于灾难。于是石勒偷偷跑了,打算投纳降都尉李川,路上遇到郭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饥寒之苦,郭敬大好人一个,便当即以卖货的收入,供给石勒的衣食。石勒看到当时灾荒严重和掠卖胡人为奴的事儿,就建议郭敬诱骗胡人到冀州,趁机卖掉他们,既可以使胡人免于饿死,自己也可得利,可谓双赢。
这个计谋还没实施,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已经采用建威将军阎粹的计谋,下令将军郭阳、张隆等,捉拿胡人,两个人被锁在一个枷锁上,驱赶到太行山以东一带卖掉。二十多岁的石勒,也在被掠卖者之中。自己的计策,被人家用上了。世界是多么的滑稽啊。
但石勒这人并没有就此屈服于命运。这是杰出的人与普通人最大的差别之一。
石勒被卖给茌平(山东茌平县)人师懽家当奴隶。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老百姓时常听到鼓角之声、或者产生鼓角之声的错觉,这是不足为怪的。石勒和诸奴在田野耕作时,就常听到这种声音。石勒还说到在家乡种田时,同样也曾听到这种声音。大家即将此告知师懽,师懽也因石勒相貌非凡,就免掉石勒奴仆的身份。
看看,谁说不以貌相取人?历史告诉人们,以貌相取人,是经常发生的,而且经常灵验。所以,在出生之前,拜托父母精制细造,是多么的重要啊。
2011-6-18 16:16:00
师懽给石勒起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算是石勒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吧。
师懽的家邻近于西晋的一个牧马场,师懽与牧帅汲桑常相往来。石勒借机以善于相马结识了汲桑,从此开始了收揽人才、积聚力量的工作。起初召集到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八骑;接着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十人,也来投奔,号称十八骑。石勒就以这十八骑为基本力量,向茌平牧场东面的赤龙、骥等马苑中夺得苑马,乘马到远方掠夺丝绸珍宝等物,用以结好于汲桑。
石勒这开始从一个打劫的响马开始起家,一发不可收拾,逐渐发展成为中原的一支重要军阀,走到哪儿打到哪儿;打到哪儿,走到哪儿。
对于石勒来说,他的第二次重要转机则是在攻打江东、屯兵江淮之时。因为这时,他遇到了张宾这个能臣贵人,扭转了他以往不利的战争局面,从奔走式作战,转向根据地作战,逐步吞并中原的战术,为建立后赵奠定了基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