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弱书生的修仙之路,天下第一奇书的历史谜团——永乐大典》
第9节

作者: 魔魁蓝武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黑夜中和尚微微一笑,笑声仿似从遥远天边而来。蓝武与和尚相近,依稀可见其从怀中掏出一纸,双手一剪成圆镜之状,吟哦道:“乌云蔽天,星夜无光,太黑了啊……我愿求明月赏赐一缕清光,以照世人。”
  众人一怔间,和尚手中之纸已飘然飞去,直抵夜空。俄顷,天边阴霾尽去,乌云涌动,现出一轮明月,光鉴毫芒,自窗散落而来,一时间满室都是融融宜人的月光。
  “这岂是‘旁门左道’?”和尚满意地看着一脸诧异的蓝武,格格笑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何等绝美景象!天意难违,我只勉尽人事。”又自言自语道:“既蒙赐月明之赐,何不呼嫦娥来,为诸位佐酒?”乃以一箸掷月中,众人见一美人自月光的清辉中略带羞涩地出现,初不盈尺,徐徐降至地上之时,已等同真人大小。但见那美人纤腰臻颈,翩翩然作霓裳之舞,曼声歌唱,声音清越,恰如冷泉滴水,寒冽沁人。

  “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
  众人闭目默默听着,听这曲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幽咽绵凄一缕不绝,蓦然间自伤身世,清泪情不自禁自脸颊滚滚而落。
  歌毕,美人盘旋而起,缓缓升腾,须臾间已恢复箸状,跌落地上。
  众人相顾失色之际,蓝武按捺住心头的震骇,神色陡然变得恭谨起来,说道:“我佛说经,至玄奥之处天花乱坠,令人茅塞顿开。看来我闭门读书,终究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啊……大师真乃得道高僧,佛法如此艰深,令人神往,只不知大师如何称讳?”
  “我不过出山了却俗缘,从善济世罢了,从不悖礼违法,也不敢称‘得道高僧’。至于法号,更不足辱公子清听。”恍惚间,只听得和尚音如金石掷地有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衍生无穷。小僧法号取自于〈道德经〉,只二字……”

  “道衍。”
  日期:2011-9-19 19:55:00
  第六回 道衍
  “原来是道衍神僧,大师神通广大,在下甚是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道衍将手一摆,又是灯明月暗,竟向蓝武躬身致谢:“非也,应该是小僧欢喜才对,适才公子之言,何其堂皇正大,发人深省!真有洞穿七札醍醐灌顶之效。今日既与公子相交一场,即是因缘,方才公子叫我来,为你推休咎的么?”
  蓝武被他方才的幻术弄得五色皆迷,这才想起是自己招这和尚来的,因点头说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心中有数大疑团不得甚解,今儿与大师邂逅相逢,当请尔指点一二。”
  道衍合着掌款款而笑:“公子,你不认得我,我却认得你。姓蓝名武,文星高照,将来必为治世英才。小僧眼力可差?”
  蓝武心头不禁一震:“这和尚果是莫测高深,一见面便道破了我的来历。”

  道衍环视周匝,仰天长笑道:“这个良宵真是痛快!然小僧不胜酒力矣,当饯公子于月宫,促膝夜谈。”他转过脸,对早已停了箸的众人道:“诸位,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别过。”唐文镜似是欲言又止,随即起身对道衍道:“请大师留下行止住处,日后小生一定奉访。”
  “出家人四海为家,哪来行止?”道衍笑道:“有缘的自然再见,无缘分强留行至也无益。”说罢便打一稽首,携了蓝武之手,竟脚尖离地,一飞冲天!
  那一瞬间,蓝武只觉全身似乎失去重量,耳边呼呼风声大作,猛风呼啸,扑面而来,吹得他睁不开眼。待得勉强开眼,只见脚下山峰树林,河流湖泊都只有拳头大小,真有天地万物皆如蜉蝣的错觉。
  此时此刻,道衍与蓝武二人悬于虚无的天空之上,猛抬头,清华皎洁的圆月就在身旁!
  “这就是飞行于九天之上的感觉吗?”蓝武先是忐忑不安,到了后来已是心中激荡,情不自禁地吟哦:“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道衍却若无其事含笑不语,只凌空踏步,携着蓝武如流星一般在云雾之中穿梭。
  “大师,我们这是要飞到哪里去?”

  “广寒宫。”
  蓝武听罢索性闭上眼睛,感受四面八方而至的清风,过得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他突然感觉到骤然一停,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金碧辉煌的大殿中,眼前宝瓶异鼎琳琅满目,书卷满架盈庭积栋,仿佛周围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堂皇威仪,压抑的人喘不过气来。
  日期:2011-9-19 20:16:00
  “什么十年寒窗三场文战,什么金榜题名御街夸官,什么堂呼阶诺起居八座,到得这钟鸣鼎食琼华富贵之地,才知何为神仙福地!”
  蓝武正自嗟叹,道衍已魔法般变了一桌席面,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他亲自执壶斟了满满一盏,递与蓝武,笑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且效仿古人,把酒言欢。来,来,也不用安席,随意坐吧!”

  蓝武接过酒,但见杯中之酒琥珀汁一样,遂一饮而尽,酒刚入喉,一股暖洋洋的气息就游遍经络,仿佛全身四万八千毛孔之中都散发出了清香。
  “真是好酒!”蓝武酒入豪肠,脱口赞道:“蒙大师美酒相赉,我可不能白吃白喝,当投桃报李,以诗回赠。”
  饮酒乐甚,蓝武豪气勃发,站了起来斟酌踱步,朗声吟哦:“幽院孤灯抚策筹,经纶翻尽笑曹刘;一朝把剑登高殿,半是功名半白头!”
  “好,好,好……”道衍听着这诗也不禁悚然动容,道:“正所谓古今天下事俱付笑谈之中,有朝一日一鸣惊人身登庙堂,才是豪杰本色!”
  道衍脸上神采飞扬,仔细回味着这首诗,只觉得一股不屈豪迈的正气在心中升起。
  说着,道衍又把盏劝酒,神态极是亲切。

  蓝武也不迟疑,“啯”地连尽三杯,意犹未尽,只觉这酒越喝越是有味道,周身百骸无不舒服如意,整个人飘飘欲仙如在云端,同时头脑也越来越清醒,没有一丝醉意。
  “此酒大非寻常啊……”蓝武睨着酒杯若有所思。
  “一朝把剑登高殿,半是功名半白头。”道衍也是大口大口地吃酒,俊脸竟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有光,宝玉生辉:“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儿得公子如此佳诗,教小僧胸襟大畅,念头通达。”
  就这样你斟我饮,十余杯过后,二人俱唯有醺醺之意,这边蓝武对道衍心生钦仰亲近之意,那边道衍对蓝武惺惺相惜意气相投,他们心中再无隔阂,相见恨晚。
  日期:2011-9-19 20:36:00
  “大师虽是出家人,但狂放不羁,不拘礼法,真是逍遥自在。”蓝武回想起道衍刚才略施神通,震惊世人的情景,心中羡慕,于是问道:“请问大师,何为神仙?”
  他那日读了《朱子语类》,知晓道家有阳神天仙的说法,今日又见识了道衍的能耐,已是深信不疑,遇上此等异人自然不能错过,他想向道衍请教神仙之道,一解生平疑义。

  “‘大师’二字碍难承当,你我年纪相若,忝为知己,何不平辈论道?叫我道衍便可。”道衍又渴一口酒,目光不露光华,温润晶莹:“公子慷慨赠诗,大得我心,既有垂询,我当知无不言。神仙即是阳神,凡世间万物,均可通过修炼之道求得长生,从而超脱生死。”
  “那我也不见外了,道衍,你也直呼我蓝武吧。”蓝武微微一笑,继续问道:“虽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我好奇心作祟,很想了解修炼神仙之道究竟是怎生一回事,怎么修炼?”
  道衍长叹一声,神色颇为失落,道:“当下正逢末世,佛法衰微香火稀绝,道观却是林立,足见世人愚妄痴心,贪恋寄生。其实佛本是道,二者源流不同但殊途同归,修炼到了最后都是不死不灭,成为永恒的存在。但佛道之间有了这层隔膜,便衍生出多种多样的修炼方法,目的正如你所说,‘超脱生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