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弱书生的修仙之路,天下第一奇书的历史谜团——永乐大典》
第12节作者:
魔魁蓝武 《道》经开篇又讲:佛说,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海无边”。唯舍弃肉身,强大神魂,方能普渡自我到达苦海彼岸。
“原来如此,武道与仙道却是两种背道而驰的修炼道理,南辕北辙,但理想目标却是一样。
蓝武饱读诗书,很容易就畅晓经义,理解到书中文字是何意思。
浏览了《武》,《道》二经的开篇,他至此犹如醍醐灌顶,满心满目一片清亮,笑道:“今日劈破旁门,才见到明月如洗!”
武道,仙术两种修炼方法,截然不同。
两者的终极目的皆是超脱轮回,修成永恒不灭的存在。
众生在六道之中生死轮回,承受种种痛苦,犹如沉溺于无涯苦海无力自救。
武道是讲究强化肉身,强化至金刚不坏的地步,就可以在苦海中畅游自在,安然渡过。
仙道则是讲究抛弃肉身,只以仙术为宝筏,承载神魂:宝筏愈巨大,神魂愈安稳;宝筏愈坚固,神魂愈安全。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安居筏上穿越苦海到达彼岸。
蓝武再翻阅下去,第二页赫然写着“武道轮回法”,字迹苍劲有力,仿佛透露着无限沧桑。其后写道:“〈法华经〉有云:‘有情生活、轮回其中之六界者,六道也,分上善﹑下恶各三道。’上善道即天道﹑阿修罗道﹑人道三界,下恶道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又三界。”
话锋一转,又写道:“我〈武〉经也有六道轮回,却分后天﹑先天各三道层次:后天境界是为武生道﹑武士道﹑宗师道三大层次,先天境界是为先天宗师道﹑武圣人道﹑天道又三大层次,循序渐进,由弱到强。”
在〈武〉经里头,又对这后天先天六大层次作了详细的描述。
武生:是为武道基础,强壮身体使得全身力量凶猛,骨骼坚硬,且反应迅捷,疾走如风,能敌十数人围攻。称之为“练肉身”第一重天。
武士:肉身更为壮实,有一定抗击打能力,且武功招式千变万化,繁复无比。见识越高,天下任何招数武功,均可自行消化,为我所用,号“百人敌”,这是“练招式”第二重天。
宗师:到了宗师层次,内力为本,招式为末,是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内力既厚,则武功招数似拙实巧,已臻无招胜有招,随意挥洒均可克敌,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易如反掌,是为“练气”三重天。
先天宗师:对敌之际,不以口鼻呼吸,如在孕胎之中,呼吸先天之气,因此周身百骸真气流转,生生不息,循环不休,且永不枯竭。到得此境,早超乎凡人武学之巅峰,难以想象,是为仙门之槛,可称“练先天之气”第四重天。
武圣人:武道修炼深入骨髓,全身经络无不更易,更兼血液灿然一新,因此肉身脱胎换骨,易筋洗髓,精神力气欲发即发,欲收即收,全凭心之所向指挥如意,进入超凡入圣之境,可谓武中圣人。
蓝武阅至最后,却见得只有四个莫测高深的字,用以解释武道轮回的最高层次“天道”。
“神化难名。”
日期:2011-9-20 22:23:00
“嗯……武生,武士,宗师,先天宗师,武圣人,天道!这便是武学的六道轮回,划分的甚是清楚,却和科举取士,朝廷命官的划分有异曲同工之妙!武有六道,官有九品,科举亦分秀才,举人,进士!看来芸芸世间,练武练到后天巅峰的为数不少,已可在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真是可怕!朝廷大军之中必定潜藏了不少武学宗师……”
“却不知道,这世上有几个武者到达了先天之境呢?后天巅峰已经有资格担当万军之将,那先天高手更加非同小可!不过即便是武中圣人,好像依旧不能超脱生死,只是肉身非凡而已。看这‘天道’的最高层次语意含糊,解释不清,不知是什么缘故?真真吊人胃口。”
蓝武只看得意犹未尽,却禁不住神往不已,对武道高手又多了一份敬畏。
“侠以武犯禁”,这话一点不假。
一个凡人若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武力,由不得统治者不心生恐惧,难怪皇帝千方百计地摧毁明教这等武学圣地,并且厉行“禁武”之令。
皇帝设立武举,也是煞费苦心,花这么大力气招安民间高手,吸纳进朝廷之中,也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这么严密的武力控制系统,真是强大。
“这是……”蓝武翻将下去,很快发现《武》经字里行间,歪歪斜斜夹杂着一些蝇头小字,显是某个人阅读此书时加上去的注解。
“欲天人合一,必先贯通全身经脉。若不打通周身经脉,虽肉身强大成圣,亦不能洞悉肉身之神奇奥妙,遑论超脱苦海到达彼岸。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如同天上繁星银河,大地江河山川。若有圣者能贯通经脉至于呼应天地万物,与天同感与地同应,则举手投足之间,地动山摇,翻云覆雨。一拳既出,有万龙万象之大力,等同道家阳神之妙境,达到‘天道’层次。”
蓝武继续读下去,又是另一行注解:“洪武五年中秋,余与刘基讲武论剑,伯温论及天下修仙秘籍,深信本教〈御尽万法根源智经〉为天下诸仙术中第一,乃成就阳神白日飞升之根本道法,恨未得见,甚憾。席应真注。”
原来,这许多注解是明教的一个叫席应真的人读书时写上去的。
前一段文字的意思明白了然,就是说人的肉身包含许许多多的经脉,是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暗合天地星河山川。一旦打通这些经脉,呼吸之间可以与天地感应,获得巨大力量,威力无穷,这便是天一合一的天道层次。
“天人合一?”
日期:2011-9-20 22:43:00
“原来这就是武道的最高层次天道。”
蓝武看着这一段注解,陡然生出一个想法:“我父亲凉国公号称洪武十年后第一名将,不知道武道练到了何等层次?”
“后一段文字的意思也不深奥,看来明教的〈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得蒙刘伯温推爱,确是超脱生死的无上法门……对了,那堆浑似天书的梵文经书,也是明教秘卷,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席应真的注解?”
蓝武目光移向墙角的那一堆乱糟糟的残卷,内心涌起对练武的好奇渴望。
自小他被禁止习武,每次看见一起长大的同胞兄弟蒙名师传授武艺的时候,鲜衣怒马扬鞭出猎的快意,心底总是艳羡不已。
蓝武比不了其他兄弟,自幼孤苦,因为母亲那档子事,不明白地受了多少气,就是有点身份的下人也敢糟蹋他。
他晓得,若不练武提升自身实力,往后碰到了作践自己的那一伙人,仍旧得生受腌臜气。
练好了武功,再考中进士,那便堪称文武全才,这样才有机会进入朝廷的军队之中,杀敌立功,在史册上留下一段投笔从戎书生封侯的美名。到得那时,他才算出人头地,才有资格向朝廷申请追封自己的母亲为诰命夫人。
“我一定要为母亲争取到诰命这个名分,不过武学修炼博大精深,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我再看看〈道德新经〉,推究下仙术神魂的修炼。不知道武道与仙术到底有多大的区别?”
蓝武又翻开了《道》经。
果然,和道衍所说的一样,道家修炼之术,分为九重天层次:阴神﹑出窍﹑梦游﹑神游﹑驱物﹑化形﹑夺舍﹑天劫﹑阳神。
日期:2011-9-21 19:21:00
第八回 出窍
与《武》经不同,《道》经却是以一句古谚开头,玄之又玄:“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这句话的意思是修仙要有真徒,真师的口诀要传给至人,否则只是空言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