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弱书生的修仙之路,天下第一奇书的历史谜团——永乐大典》
第15节作者:
魔魁蓝武 “呵呵……”道衍格格一笑,道:“为兄早已超越‘驱物’之境,到得这地步,神魂与肉身并无两样,所以才能翻书自如。不过贤弟也不必泄气,我原见你这么快便可出窍,资质肯定不错,相信很快便能修到‘驱物’。”
蓝武艳羡地说道:“不知我什么时候,才有兄长那样大的神明通会。我现在真想神魂出游,见识下外面的花花世界,和以前怎生不同?”
道衍笑道:“贤弟不必心焦,现在你神魂弱小,是万万不能在外面游荡的,等到你修炼到更深境界,咱们便可结伴一同出游。到得那时,天高海阔任我翱翔,岂不快哉?”
“不知兄长的道行修到了哪个层次?”
这是蓝武压抑心底已久的问题,今儿终于吐出衷曲。
日期:2011-9-23 19:33:00
“士为知己者死,贤弟既以兄弟之义待我,我自不以隐瞒报你。为兄苦心孤诣,多年前便突破至‘天劫’之境,自那以后,却再无寸进。”道衍摇了摇头,显是十分郁闷:“为兄虽有些须小术小道,其实盛名难符。常自内愧,畏命敬数,不敢自满懈怠,只是修炼实在是艰深……”
“天劫?”蓝武大吃一惊,声音也有些颤抖:“那距离阳神只一步之遥呀!”
“虽一步之遥,却是咫尺天涯啊!”道衍苦笑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是以鬼神难容,虽接近阳神,但到了‘天劫’地步,上苍便降雷、火、风三灾把你灭绝,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千年苦行一朝而丧,非同等闲。为兄再难有进境,正因如此。”
蓝武闻说,心惊胆战,倒吸一口凉气:“可谓步步惊心!若未渡天劫,当何以处之?”
“若神魂未到驱物之境,则迷惑敌人以自保。可是如来犯之敌血气方刚意志坚定,则多半是神魂强大之士武功高强之辈,非但迷惑不得,甚或反受其害。”道衍侃侃而谈:“察言观色,当你碰见神魂旺盛有如烈火烹油一般之人,最好尽速趋避,否则当他靠近之时,便是尔灭顶之刻。”
“如果修炼到了驱物之境呢?”
“神魂到了驱物之境,则可驱动飞剑,隔空刺杀,克敌于数里之外。这一点,倒像传奇中的神秘刺客红线聂隐娘之流。”
“问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蓝武叹道:“未到驱物境界,仅可自保,到得驱物境界,便可杀人无影!”
“这样看来,朱熹说的一番话,果真大有道理!鬼妖要魅惑他人,须得乘人之危:或意志薄弱,或心术不正,或胆小如鼠!”蓝武回忆起《朱子语类》记载的故事:“意志薄弱,则血气不旺;心术不正,则疑神疑鬼;胆小如鼠,则神魂不壮。以上三种,皆使得人身体渐渐虚弱,给了鬼怪迷惑的机会!”
“刚才我行将魂飞魄散之时,就看见了逝去的母亲……”
此等道理,浅显易懂。
“看来鬼神之说,确乎是旁门左道,不是治世君子应该留意的。”蓝武思忖道衍的谈话,心中又深了一层明悟:“当年父亲直斥道士装神弄鬼,不登大雅之堂,原也有几分道理。修仙之道,顾忌太多。”
“相对于道术,武学却是显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是以在世间大为流行。修仙过于诡秘,且一步走错便不得翻身,实是难于登天!”
日期:2011-9-23 20:23:00
修炼神魂,第一步便是气静入定,远离尘世喧嚣驱除心中杂念;第二步是通过观想入梦之法出窍。方才道衍言道有人穷终身之功也无法出窍,实因心静这一步太过艰难之故:心神无法安定下来,于是心猿意马思绪纷飞,不能慑服。
即便神魂成功脱离肉身,到达出窍境界,下一步也是十分艰难。自己神魂虽然出窍,已是十分虚弱,突然暴露在空气之中受风吹日晒,岂不是徒然送命?有如不通水性者跳入大海。
“哼,哼!朱元璋当年利用明教十长老为其编撰这两大奇书,虽是为后世留传修炼之法,功德莫大,却未必存着甚么好心。仙术秘诀虽然是真,但若无高人指点,为其护法,依法修习者非魂飞魄散不可。”
道衍冷笑着:“修仙之人寥寥无几,只因避过天劫者万中无一,更因出窍之后大是凶险,没有一线生机!”
蓝武深以为然,他刚才便深受其害,差点撒手尘寰。
道衍继续说道:“修炼神魂,难关重重,就算出窍,仅能自保,不到驱物,无法伤人。”
蓝武手心中捏了把冷汗,说道:“著书之人忒也恶毒,并没有叮嘱出窍之人须得留意香火护神,只略略带过,这不是叫人送死么?幸好我有兄长相助,否则当真不堪设想。”
道衍笑道:“兄弟也占了很大的便宜,你自由便束发读书,深受儒学熏陶,练就静默功夫,要静便静,不费半点力气,在旁人最艰难最凶险的一步,在你竟不知不觉间便迈过去了。兼之又有巧遇,遇上了为兄……”
说着他目视蓝武,甚是得意:“兄弟,你居然轻轻易易的度此难关,踏上修仙之途,也真是天意了。朱元璋啊朱元璋,你故意记载这些法诀的弊端,想要害人。哪知道撞上了我那兄弟,反而助其成功。你深宫而知,只怕要气得你大翘胡子罢!哈哈,哈哈!”
蓝武道:“原也不怪皇帝,若是天下人人修成阳神,那不乱成一团了?那时大明江山也要不稳。”
“但推而论之,〈武〉经必与〈道〉经一般,书里头设下无数陷阱弊端,引人犯错送死,因为皇帝不希望世间出现天道高手阳神天仙,危及社稷。所以若有好事之徒从皇史宬中抄阅得原版经书,也是无用,流传到民间只会荼毒无穷。”
蓝武并非那种皓首穷经的腐儒,他已习惯从文章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意思,甚或推敲其生平经历,更考证著书者舞文弄墨之时身居何种环境,出于何种心境。于是乎,才能彻底地把这本书读通读透,心神融汇到作者的思想之中。
“终于弄明白了,朝廷主持编撰的两大经书虽然博大精深,但其中也存着无数纰漏弊端,引诱人犯下错误!”
“皇帝当时也留了一手,故意不透露武道的最高境界‘天道’究竟是如何神妙!”
蓝武至此已是茅塞顿开,满心满目一片清亮。
日期:2011-9-23 21:13:00
“贤弟,这香又要烧完了,我们还是回归肉身吧,不然又出差错了。”
“好,我一定要努力修炼,尽早壮大神魂,好畅游天地!”
二人神魂复归躯壳。
“真和做梦一样。”蓝武睁开眼睛,竟有一阵恍惚之感:“说倒霉,毫无征兆教神魂出窍,差点魂飞魄散;说走运,无缘无故就又神魂归窍,仍旧一如平时,真有两世为人之感!”
“此所谓应运而生!”道衍立在蓝武跟前,仰首望天叹道:“我所言是据易理而推,验与不验,日后来证。贤弟怀荆山之玉,含灵蛇之珠,后福正长哩!且请拭目以待,无量寿佛!”
蓝武一脑门心思的天命人事,被他几句判词破得精光,顿时破颜一笑,正要说话,忽见得道衍脸色一变,森然道:“孔雪笠死了!”
第十回 杀人如草不闻声
蓝武一惊,竟从椅子上直跳起来,颤声道:“什么!”
书房里静极了,外面秋风的呼呼声,墙壁油灯上幽火的劈啪声都清晰可辨,蓝武生起一种大事临头的预感。
“纯是招摇撞骗。”朦胧间,听孔雪笠说:“我自幼束发受圣人之教,偏不信你这些把戏。我也出一个‘串’字,看你怎生蒙混?难不成我日后也是两榜出身?”
却又听见道衍的语气平静得像刚睡醒的孩子:“宁施主无心写‘串’,是以双中,孔施主却是有心写‘串’,即是‘患’也,有心为患,祸不旋踵。阁下不日即有血光之灾。”
“贤弟。”
道衍冷森森的声音打断了蓝武的忡怔:“咱们两个去寺里看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