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考古系所看到的那些诡异事第二部》
第25节作者:
黄亮0504 日期:2013-04-16 09:24:00
第二天一早,那个龚毅铭就来了招待所,我和潘朵刚刚下楼,刘主任和小猴子也从门外走了进来。
刘主任依然是一副上海老太打扮,只是我怎么都看不出她老人家有80岁了,看起来就和我妈没啥区别,只是可能长期在海边生活所以脸上有些红彤彤的。一边的小猴子的打扮就比较夸张了:一件白衬衣倒是很普通,只是她从肚脐那里就不再扣扣子而是把两边的下摆拉过来,在中间捆了个疙瘩露出中间的一截雪白的小蛮腰,下身是一条鲜红色热裤,基本就和平角丨内丨裤没啥区别,脚上蹬着一双至少10公分的高跟鞋,身高立马增长了不少。总的来说,这身打扮基本上就和妖精没啥区别了,联想到昨天晚上那一幕,我不禁对这个女孩看法有点古怪。
龚毅铭看到小猴子刘玲后连我们都没理就上去和她们打招呼去了,阿婆似乎对他印象不错,也笑着招呼他。小猴子也对着他打着哈哈,但是看得出来她不怎么喜欢这个家伙,只是种应付似地表情,不过龚毅铭看到小猴子这种表现似乎也很高兴似地。
大家点头哈腰的打了招呼以后,小猴子带着大家来到了这里研究所的食堂。这食堂也让我这个“土鳖”吓了一跳,整个就一五星级酒店自助早点的范:食物从烧饼卷大葱到面包抹黄油一应俱全,饮料从豆浆到红酒有十几种,这个研究所属于总装备部管辖,看样子有很多海军的习俗在里面,当然,所谓的习俗就是大手大脚花钱,记得以前的空军司令刘亚楼也是这个风格。
吃完早餐后我们在刘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件巨大的好像一个大型仓库一般的房子前,这个仓库外面戒备森严,房子顶上居然还有哨兵带着狙击枪,显然这个建筑物里面有很多“秘密”,并且从一些细节上看这房子似乎做了很充分的修饰,把整个建筑物伪装成一个普通的仓库,边上甚至还停了一些叉车什么的装载设备。
走之前小猴子发给我和潘朵一人一个戴在胸前的卡片,上面有我和潘朵的照片,职务写的是“副研究员”,有意思的倒是给我和潘朵定的专业:我的专业是“流体力学”、潘朵的专业写的是“材料应力”,看的我和潘朵好奇,我们两基本上连这两个名词是啥意思都不懂,不过小猴子告诉我们这东西里面暗藏着一个电子芯片。我们要进入保密部门,比如这栋大房子内部就必须凭借这张卡才能进去,另外在里面的生活也必须使用这东西,例如就餐,就寝都需要这张卡开路。刘主任、刘玲和龚毅铭也有一张。刘主任那张就不说了,刘玲那张上专业写的是“海下生理学”,龚毅铭那张专业写的是“潜艇构造学”。
门口是四个持枪核弹的军人,看到我们都是一副机器人似地表情。我们把那个卡片插进一个凹槽里面,门就自动打开了。
走进后居然还有第二道门,依然是四个军人,不过这次卡片也没用了。所有人,连刘主任都不例外站到一个类似CT的仪器上面做全身扫描。我的手机和潘朵的枪都被扫描了出来。然后被要求全部暂时上缴之后才被允许进入第二道门,进门前全部被要求换上了一套雪白的工作服,还带着安全头盔和塑胶手套,脸鞋都换着了一种软底布鞋,不过穿起来挺舒服的,刘玲穿上这些东西以后总算把她那身妖精装束遮掩住了,我注意看了看刘主任,似乎她对自己外孙女穿成这样丝毫也不以为意。
日期:2013-04-16 11:18:00
各位……中间的情节被添加上去了会被崖叔直接拧断小JJ,大家自行想象……
另外难道没看出来,小黄和潘朵直接还是纯洁的关系吗?
日期:2013-04-16 15:41:00
第二道门打开以后,里面是个类似办公室的地方。两排整齐的办公桌上全是电脑,有不少人在电脑前画什么东西,每个办公桌边还坐了另外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似乎是什么东西的零件,拿着数显卡尺在上面比划着尺寸,然后一个个的念出来。画图的那个就依据尺寸用机械制图软件画上去。那些零件看起来都很旧,很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破损和缺失,上面还有很多铁锈,看起来那些人努力的在还原这些零件原来的样子,并且还在不断讨论这个零件大概是什么用处,我猜可能是一种逆向工程的研究方式。
刘主任也没管这些也没多做解释,带着我们穿过这个办公室走进了办公室后面的一扇小门,小门上有个标志“一号标本存放室”。
这间房间大概有学校的两百人大教室那么大,看起来像个大车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放在最中间的那个家伙:“甲标的”潜艇。
这潜艇说实在话看起来其实就是个有22米长,2米多粗的一个圆筒子,最前面是一上一下两个鱼雷发射管,上面还有舰桥,就算不破旧看起来也没什么美感。并且因为这东西是从洞庭湖里捞出来的,到处都是锈迹斑斑。很多穿着工作服的工人在上面忙活着,用各种工具在拆潜艇上的零件,每一个零件都有专人取走到隔壁去了,原来刚才那些人画的零件就是这么来的。
“这是一九八三年从洞庭湖里捞出来的那艘袖珍潜艇。因为当时没引起重视就一直在库房里放了二十多年,现在才弄出来拆卸。真是可惜啊,很多东西已经完全朽烂了。如果当时就进行拆解肯定能得到更多信息,可惜当时根本就没人注意到这点!改革开放,全顾着挣钱去了”刘主任一副惋惜的样子。
“这艘潜艇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为啥要拆他的零件去研究?”我指着那艘锈迹斑斑,看起来惨不忍睹的潜艇问道,这东西看起来根本就已经是一堆废铁,给废品收购站估计都要降价人家才肯收。
“因为现在这艘潜艇上的很多技术我们都还没掌握,所以只能通过逆向工程去研究。”刘主任无奈的说到,她了解我的意思。
“这个!二战时期的日本潜艇还有很多技术我们都还没掌握?”我不由得睁大了眼睛,这都60多年过去了,难道我们的潜艇水平还不如60多年前的日本人,我们国家不都有核潜艇了吗?
“是的。虽然我们国家有核潜艇,但是我们对潜艇的技术掌握程度还很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刘主任有点无奈的摇着头:“就连一艘日本袖珍潜艇上的技术我们都还无法完全掌握。这艘日本潜艇排水量才44吨,比现在的一辆重型坦克还轻,但却可以当做攻击型潜艇使用,可以说,这是相当了不起的。虽然这种潜艇基本没取得过任何战果,但是上面的技术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虽然很多技术现在看来都已经是相当过时的了。”
“1981年日本住友造船厂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油轮“海上巨人号”,满载排水量是56万吨,相当于6艘美国的现役航母加起来的吨位。日本人的造船技术一直就是领先世界的,我们就太缺乏这种技术了,这也是很正常的。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技术差距了。”看到我一脸泄气的样子,刘玲好像用一种找回面子辩解似的口气说到,但显然她自己也没什么底气。
“那我就更不明白了,我们两个是古代异常事件调查局的,这种研究军工技术的事情为什么要我们来呢?”我更加疑惑的问道。
“我们先去见见随同这艘潜艇一起发现的那两个日本兵尸体吧,看了也许你们就明白了。”刘主任说完带着我们走向更里面的房间。
穿过这个房间后,我们又穿过了两个堆满了似乎是拆下来的各种零件的库房,走到了最里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