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43节作者:
当朝七品 日期:2011-06-18 21:02:27
(接上)
这件事悄悄地运作了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结果。因为组织部内部推荐的人选,以及市里风闻此事的领导们举荐的人选太多太杂,良莠不齐,一时让组织部的几位部长实在无法平衡。另外,选拔方式将决定自己推荐的人选能否入围,所以,在具体的选拔方式上,几位部长意见也难统一。
两难之下,最后,部长会议决定:由市直干部科负责,在市直各部门在册的后备干部中推荐二十个人选,通过统一考试选拔。
“我已经在市直科长那儿推荐你了,你好好准备一下,下周一上午九点,在组织部三楼会议室参加考试。这次考试采用面试的方式,范围已经定了,不超过这两本书。”姜主任指了指茶几上的两本书。
我感激地连连点头。
茶几上放着两本书,一本是《邓小平理论干部读本》,一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这件事儿成与不成,对你都是个好机会。能考中当然最好,如果不成,也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给组织部的领导们留下一个印象,为以后的发展铺路子。”姜主任鼓励我道。
“但此事虽好,必须悄悄地进行,不要和任何人说起,特别是黄主任身边的那几个人,否则,会引发非议,授人以柄,对你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给别人落下个不安心本职工作的口实就不好了,人言可畏呀!”姜主任正色地说道。
“这知遇之恩让我如何报答?”从姜主任手中接过那两本沉甸甸的书,我感恩地想着,郑重地点了点头。
“机会只垂青那些有所准备的人。”这个机会来得如此匆忙,我没有想到,更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顺利调入组织部,就意味着自己此生处级干部的级别已是囊中之物了,这个巨大的诱惑无人能够抗拒;但如果技艺不精败下阵来,人言可畏的后果也必须承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有所得就一定会有所失。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也许,我的人生从此就柳暗花明了。”晚上,我高兴地回到家里,倒在床上,边看书,边兴奋地想。
那似乎触手可及的处级干部的耀眼光环,瞬间打破了我内心原本的平静,心里的天平明显失衡,产生了一种铤而走险的冲动……
周六、周日,只有两天的复习时间了。组织部没想给参试者更多的复习时间,看来,考核的就是你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平时的工作能力。
其实,《邓小平理论干部读本》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这两本书,当时政府机关干部人手一册,是每周末理论学习日必读的精典。虽然机关党委已经组织学习多次了,但强制灌输式的学习方式,枯燥而乏味,让人昏昏欲睡,感觉越学越记不住。
“凡事都是有定数的,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蒙,这回,我要付出平时不“讲政治”的代价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为了明天,从今天开始!”不管能记住多少,我还是废寝忘食地闭门苦读了两天。
(待续)
日期:2011-06-21 21:20:14
(接上)
周一,市委组织部三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空气紧张。组织部夏部长端坐正中,亲任主考官;三位副部长和各科的科长做为评委,分坐在长条型会议桌的两侧;我们总共二十名备选干部,坐在会议桌的远端,有点像被告的席位。
口试答题采取自觉发言的方式进行,考题只有一个:如何当好公务员。
夏部长宣布考试开始后,冷场了足有十分种的时间,很明显,大家谁都不想第一个出手,都想听听别人怎么答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此外,各种电视大奖赛都表明,第一个上场的选手往往得分都会低一些,这也是出现冷场的一个根本原因。
“第一个答题,分数也许会低一些,但能够主动救场,又会给部长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几秒钟的权衡,我果断地举手发言。
“我是计委综合计划科的副科长,哈工大毕业,工程师职称。没有太想好,我先抛砖引玉,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
我的开场白打破了尴尬的场面,激活了凝固的空气。我感觉夏部长和各位评委们都长长地出了口气,明显地表示出对我勇为人先的好感。
“我认为,要想当好公务员,必须强化三个素质:一是政治素质;二是业务素质;三是法律素质。”
“强化政治素质,就是要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三个有利于的思想。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想问题,做事情,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强化业务素质,就是要提高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准确把握国家政策,熟悉行业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做到高效率地服务于经济。一个公务员,如果没有良好的业务素质,高效行政、推动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甚至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强化法律素质,就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法律是国家的基石,法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做到遵纪守法,才能保证行为合法,才能更好地行政执法……”
我滔滔不绝、慷慨陈词,十五分钟的发言时间很快就到了。
开始的时候很是紧张,语速有点快,语言有点乱。几秒钟的困难期之后,我越说越流畅,越说越有信心,因为我看到夏部长冲我赞许地点了点,评委们的目光从起初的审视、怀疑,变得柔和、亲切起来,我仿佛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发言结束,我长出了一口气。
“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我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了,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吧。”
我扫了一眼并排而坐的其它几位参试者,阿Q式地安慰着自己。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