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岳奇航——如果够自信,夜半孤灯时打开这书》
第7节作者:
寒江孤舟一 和尚放下车帘,即催促驾车人:“快走!”
驾车人稍许疑惑,此刻,从古柏寺方向又传来了毛骨悚然的惨叫,犹如幽冥地狱里行刑漏出的鬼泣,这哀嚎悠长凄厉,刺得人耳鼓发跳。驾车人心悸之下,一甩鞭,马车就向东急驶而去……
日期:2013-04-01 11:39:00
13
驾车的络腮胡,是个私盐贩子。
朝廷一向垄断官盐,严禁私盐流通,捉到贩卖私盐的,治罪是极其严厉的。所以,开封这一带盐贩子,只有在月黑风高的黑夜,才敢做这趟营生。古柏寺这个三岔口,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因而这盐贩原来就和这伙房的老和尚相熟。这趟捎人的买卖,和尚给的银镯沉得很,可抵得上他好几趟买卖了。但阵阵不安也涌了上来,盐贩不禁加快鞭赶频率,使那匹老马比往常快了一倍的速度,车轮狂转,向后飞溅出大片泥水……
老和尚不时回头,透过车后窗格,警觉地监视着,唯恐那魇物追来。吕冯氏靠在结结实实、装满私盐的麻袋上,车外的阵阵凉风吹拂在她脸上,是那种久违的清新气息,完全没有古柏寺里令她窒息的骨灰焦味。强大的疲倦随之汹涌而来,淹没了她,顷刻间,她失去了所有知觉。
等吕冯氏醒来,已经是第三天的早晨,她在车上足足睡了一天一夜。
其间,和尚和盐贩两人交替驾车,翻山涉水,片刻不休,只在盐帮私设的两个秘密驿站换马修车,作了短暂停留,其余时间皆马不停蹄。自古百鬼皆避水,乘着大牛皮筏子摆渡过滔滔黄河后,和尚才稍稍安下心来。此时已在山东境内的聊城,距离河南开封府已有六百余里了。
车行中,吕冯氏就着一口羊皮袋的水吃了烙饼,和尚看着,对她讲:
“你没染上病,牙是白的”。
老和尚在收拾火化的骸骨时看得真切,染病而死的人骨头、牙齿都是发暗发黑的。显然,火化后骨头呈灰白色的那些亡者,都是给那魇物祸害的。
盐贩东魁忐忑地问:“师傅,庙里那是个什么东西?这么骇人!”
老和尚摇摇头,没直接回答,半晌,他淡然道:“也没什么骇人,无非一死。只是她有牵挂,才遭罪了……”
穿过无数草色枯黄树木稀疏的山岗,前方出现了墨绿色的树林,那是一大片茂密的柿树林。随着车轮前驶,林中传来声声犬吠。
稍后,薄雾浅罩的柿林中出现了几户人家,屋舍上冒着袅袅炊烟。
和尚寡居的姐姐沈氏就住在这儿。他对吕冯氏说,她可以先在这里暂住下,一个和尚带着个怀孕的女人家毕竟诸多不便。
安顿妥吕冯氏后,喂了老马草料,和尚和盐贩就要走了。
吕冯氏紧紧拽住和尚的袖子,眼眶含泪。他的离去,使吕冯氏觉得自己唯一可信赖的倚靠抽去了。都是那个寺院逃出的,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不舍,不仅仅只有感激。
和尚拉下她的手,双掌合十,低着灰白的头道:“阿弥陀佛,就在这里生下孩子吧,你保重…”。
说完,转身登上盐贩的马车,消失在暗墨色的柿林深处。
柿林寂静,车轮掀起的尘埃消匿已久,吕冯氏仍默默伫立……
日期:2013-04-01 14:56:00
深秋,柿子熟了。
方圆二三十里的柿林挂满了红彤彤的硕果。柿林村的人家大都以种柿卖柿为生。用这里的柿子制成饼柿,品质上乘,远销到淮扬、苏杭、徽州等地。一到这时辰,各地的柿贩便驱着车马来收货了。原本安静的柿林村,充满了车夫商贩的吆喝声、骡马嘶叫声,热闹非凡。
沈氏寡居,树少也有八九亩林地。在吕冯氏的帮助下,雇工,采摘,迅速卖掉了今年的收成。沈氏发现,本来非常辛苦的收获季节,变轻松了。吕冯氏原来在夫家的布庄里,丈夫只管跑货,经营都靠她的,她对买卖是颇有心得的。
吕冯氏见柿果销得好,在村中盘下了七、八户村民家迟收的柿果,又到村口联络一些晚来的买家,几番竞价后,择出高价者的浙江商客卖之,赚了十几两差价银子。吕冯氏分了一半收入给沈氏,沈氏甚喜。
数月来,一老一少两寡妇形同母女,相处甚是默契,沈家比以前多了些生气。只是沈氏发现,这个孕妇任何时候都不会笑,神情间总有种不安之色。无意中听到什么发出“咚…”的声音,这妇人会浑身一震,手捂胸口,脸色刹白,怔上好久才会缓过神来。
如今吕冯氏头上掉的头发,又慢慢长了出来,也恢复了以往端秀的容颜,肚子也一天比一天大。
那不堪回首的噩梦挥之不去,常使她夜半惊厥而起;也时常想起阴阳两隔的夫家。哀伤时,她轻抚日日增大的腹部,感到许些欣慰,那个家,毕竟还没完全消失。
这天,吕冯氏在村口置备产后补血的药材。忽然,前面传来耳熟的吆喝声。一看,正是那个盐贩东魁,驾着马车朝她驶过来,在她跟前勒马,停下了。
“老远就看到你了,呵呵…”东魁下车打招呼。
虽说和这盐贩相处甚短,吕冯氏仍有他乡见故人之感,她赶紧招呼:“是东魁大哥呀!”
稍作寒暄,盐贩看四下无人,俯身压低嗓音告诉吕冯氏一个消息,让她背脊发凉,四肢犹如浸在了隆冬的水塘里。
日期:2013-04-02 01:46:00
14
“如今开封府的人都知晓了,关在古柏寺中的二百多号城北人氏,连同寺内的七个杂役,全部死在寺内,寺内没一个活人。驻扎在寺院外营帐的二十来个官兵,倒安然无恙。官俯查不出其中的任何蹊跷,也不敢贸然进入古柏寺,如今古柏寺整个儿给封条封了…”。
东魁捎来的讯息,似乎印证了她一直来的猜疑:所有当时在古柏寺里的人,都摆脱不了被害死的厄运,不管你逃得多远。自己和那老和尚,只是暂时的逃脱。
吕冯氏不由牵挂起那老僧来,她问:“如今师傅在何处安身?”
东魁说:“投单在聊城西门宝灵寺。和尚还特意交代过俺,路过时来看看你,他要你好好调养身子呢。”
吕冯氏说:“师傅慈悲为怀,小女子一身两命全靠了他,他的恩德小女子感激不尽,就等孩子出生,小女子去宝灵寺登门看望他。”
“嗯,俺每月都要经过聊城两趟,日后方便时,一定带你去。”东魁爽快地应承了。
和盐贩东魁告别后,吕冯氏心头蒙了层阴霾,她臂扶着道边的老槐树,尽量抑制心中的缭乱。
她竟有了个预感——此刻,那魇物正在寻找她跟和尚的途中。
回到沈家,吕冯氏唯恐住了太近,到时候祸及沈氏,称自己住的需更透气些,要住到后院的草堂里。草堂四周都是茂密的柿林,距离沈氏屋有二十余步,草堂原来是和尚出家前办私塾的,堆了些杂物,吕冯氏就细细地整理这些东西。
收拾了一半,她下身一热,自感孩子要出世了。
闻讯而来的沈氏忙前忙后。半个时辰后,吕冯氏产下一个小小的男婴,不到三斤,细小的手掌几乎透明,像只大蛙。因为怀胎期间,一刻未曾安宁,能生下活的,吕冯氏已觉得老天保佑了。只是婴儿体貌孱弱,哭声极微弱,吕冯氏很是担心自己养不活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