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鬼话帝都——南京风水轶闻录》
第17节

作者: 卯兔追心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6-23 10:31:00
  王敦搞定了,东晋王朝也渐渐稳定了起来。可到了382年,新的变化来了。北方的前秦统一了中原,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与东晋对抗。前秦几十年的相对稳定,使得国力较为充裕,这也就催生了前秦想攻打东晋,一举灭掉东晋,统一中国的梦想。
  当时的前秦王苻坚没少对东晋发动进攻,东线在徐州一带展开,西线在襄阳一带推进。后来前秦占领了襄阳,但进攻淮南和江陵的军队进展不利。苻坚决定重新部署,展开与东晋王朝的巅峰对决。
  382年10月,苻坚决定亲帅百万大军,大举进攻东晋,想一举灭之。尽管群臣反对,但苻坚那种膨胀的自信已经听不进任何话去。所谓骄兵必败。这种骄傲的势头,已经露出了希望的火苗。
  383年苻坚下诏进攻,八月以苻融为前锋都督,率步骑二十五万先行,九月苻坚亲统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为后继。益州、凉州、河北等地的秦军也纷纷出动。大家看看,历史上能有如此兵众的战争能有多少次呢?苻坚以为人多就行,但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这么多人,你能统帅得了么?战斗力并不是与人数成正比的。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经谢安举荐,晋帝任命谢安之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在北方的流亡移民当中选拔精壮者,加以严格训练培育出的一支军队,为东晋时期战力最强的主力军)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今安徽寿县)。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我要说的不是苻坚多么强大,而是东晋的军事部署。应该说,谢安的军事部署,是对建康的帝都风水有过认真的研究才进行的。谢玄带领8万精兵,沿着淮河西上,抵御苻坚的主力。8万虽然不多,但对于东晋来说,这也算是把家底中最为中坚的部分调动出去了,而且部署在建康的北大门淮河一线。从风水上说,淮河一带加上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是抵御贼兵的最佳地带,尤其是在冷兵器为主的年代。

  这样一个地带,骑兵的使用变得较为困难,步兵和水兵的作用大大增强,弓箭兵的作战半径也适合使用。但前秦王有二十七万骑兵,不知道他打算如何使用。显然,谢安对这一点是充分认识的,并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你看,谢安派的是水军,虽然数量很少,但对寿阳那个地方,很合用,拒淮河以御敌。
  北拒敌人的安排已经妥了,但建康的西大门谢安还不放心,怕敌人趁建康的白虎护卫薄弱,大举进犯,因此派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10万,兵力比谢玄的还多,可见谢安对西大门的防御是多么的重视。
  可以说,谢安的军事布局,是充分考虑了建康的风水因素做出的。
  10月18日,苻坚之弟苻融率秦前锋部队攻占了寿阳(今寿县),俘虏晋军守将徐元喜。与此同时,秦军慕容垂部攻占了郧城(今湖北郧县)。奉命率水军驰援寿阳的胡彬在半路上得知寿阳已被苻融攻破,便退守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等待与谢石、谢玄的大军会合。苻融又率军攻打硖石。苻融部将梁成率兵5万进攻洛涧(在今安徽淮南东),截断淮河交通,阻断了胡彬的退路。胡彬困守硖石,粮草用尽,难以支撑,写信向谢石告急,但送信的晋兵被秦兵捉住,此信落在苻融手里。苻融立刻向苻坚报告了晋军兵少,粮草缺乏的情况,建议迅速起兵,以防晋军逃遁。苻坚得报,把大军留在项城,亲率8千骑兵疾趋寿阳。  

  苻坚一到寿阳,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朱序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他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谢石起初认为秦军兵强大,打算坚守不战,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

   
  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率部5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1.5万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
  由于秦军紧逼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只能隔岸对峙。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

  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8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也随之溃逃,行成连锁反应,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逃回至洛阳时仅剩10余万。

  这一战,对前秦的国力损伤巨大,导致北方重新进入动荡年代。这就使得偏安在江东的东晋政权,以及东晋的继承者们,有了一块可以苟延残喘的地盘,享受人生的快乐时光。
  东晋从317年司马睿立国,到420年被刘裕废掉,延续了104年,一不小心成了在建康立国最久的朝代。但是,这立国最久,并不能掩盖东晋皇帝血雨腥风的日子,东晋王朝前后11个皇帝,平均年龄不到35岁,平均在位时间不到10年。也就是说,按照平均来算,皇帝不到25岁即位,35岁就死掉了。25岁到35岁是人生的成型期。这些帝王刚开始成型就死掉了,想让这样一个王朝有大的作为,那是难上加难了。祖逖能郁闷死,也是可以理解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