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呢,你们报警了没有?”Justin问。
“报警?呵,我们是没户口的人,丨警丨察又不管缺人性的事。在中国,冷血,恶劣,围观残忍的事和人,太多了,算不上什么错,最多就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已。你能怎么办?!
后来?后来我们就搬出去了,上我舅妈舅舅那里……让我去喝口水,你们也休息一会儿。”
罗云虹来到厨房,倒了杯水,滋润一下自己。这下面该怎么讲呢?她思忖了一下,还是讲学校吧。将记忆的闸门打开……
日期:2013-04-11 20:59:15
第三章
1975年一个秋天,上海徐汇襄阳小学,阳光下的教学楼显得格外清爽明亮。二层高的教学楼墙面上贴满了各种标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伴随着教室里传来的铿锵悦耳的读书声,整个学校显得朝气勃勃。
四年级的罗云虹,深深地爱着这所学校,老师,同学,书本,课堂,熟悉而又令她乐……但今天,她要向这些告别,离开这里。
教师办公室,齐老师端坐在办公椅上,与站在她眼前的罗云虹面面相觑,显得各自的心情异样地凝愁。良久,齐老师打破沉默,道:“你真的必须换学校吗?坐公交车来这里,坚持下去,不行吗?你隔天来上课,我都没有问题,还是不行吗?”
罗云虹迟疑了一下,没有作答,走神般地呆呆地看着齐老师,在她的字典里,眼前的老师就是高雅端庄四个字的画中人。
见学生默不作声,齐老师补充道:“你在这里进步这么快,才刚刚习惯就要离开,实在太可惜!”
罗云虹默默地低下头,终于开口解释:“老师,我知道……可是,没办法。妈妈说,他们在盯梢,要是我上下学被他们发现了,他们会跟踪我,找到我们现在住的地方,然后再找到我妈妈的单位……要是这样,他们会去单位捣乱的,我们就没办法办户口,我就更不能在上海上学了。”
“盯梢?
谁?
还是你叔叔他们?”
“嗯!”
齐老师的头微微仰起又低下,叹了口气:“唉,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怎么会这样?!大人之间的事闹得连孩子上学都没法安稳。”
罗云虹沮丧地侧过脸,不知说什么好。
“那,那里的学校,联系好了没有?你去看过没有?”齐老师换个话题,急切地问道。
罗云虹又低下头,轻声说:“我没看过。爸爸去了,是一个民办小学。”
齐老师注视着罗云虹哀怨而无奈的眼神,生怕有意无意地再伤害这孩子。她决定不再唉声叹气,不再给孩子负面的情绪,于是,她鼓励说:“不用担心,云虹,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千万千万记得要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这里学的东西要比其他学校提前不少。你去了那里之后,千万不要因为学得浅而放松了自己,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你可以自学,也可以来找我们,不要半途而废,明白吗?……还有,要坚持每天念英文,如果那里英文还没教,你也不能把学过的忘了,要自己复习,知道吗?”
罗云虹明亮的眼睛闪过一道光,她认真地使劲点了点头,似乎终于等到了她要的机会,展现自己自尊和勇气的机会。
齐老师稍稍舒展了眉头,语气带着感慨,说:“真是个好孩子,能教你,是我做老师的骄傲!云虹,你要相信自己,无论在哪里,你都会学好的,明白了?”
罗云虹嘴角微微抿了抿,露出一对可爱的小酒窝,闪烁着明亮的眼睛,再点了点头。
齐老师不忍看罗云虹那天真而又懂事的眼神,她转过身,掏出手绢,偷偷抹拭起眼泪来。
小云虹见状,心头一紧,面对老师的流泪,她不知所措。“老师为什么会哭?难道我这一走,真的会有更可怕的事发生?!”她抽紧心绪,使劲暗自思忖,却又不敢想下去。
齐老师见罗云虹一脸疑惑和惊讶,知道自己在孩子面前失态了,她一把搂住罗云虹,不让她看见她的伤感,她轻轻拍着她的肩膀,笑道:“没事的,你在那儿会好的。离开了这里,应该对你们家更好……没什么,会好的,你们会好的。”
罗云虹触感到着老师的身心的温暖,不由得鼻子发酸,她知道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眼泪……她偷偷擦了眼角,速速告诫自己要坚强,别流泪,快离开。
“齐老师,我知道了。我走了。再见!”罗云虹在老师臂膀里滑转一下身体,顺势向老师鞠了一躬,当老师还没反映过来她的动作时,云虹便已经抬起头用微笑向老师告别。只见她,后退几步,然后头也不回地奔了出去。
日期:2013-04-12 16:42:50
罗云虹的家搬到了以棚户著称的上海南闸区,她家所在的和园街道,又是南闸区棚户中最乱最差的地区。
罗家住的那间7平方的小平房,是花了300元买下的,简陋得连自来水管都没有。它隐藏在一条崎岖不平的弄堂里,靠七弯八拐才能找到,不熟悉地形的人,会感觉像到了迷宫一样难以分辨。也许,只有这样的深居不露,罗妈妈的工作和全家的户口回调才不能被发现,罗家的日子才能过得安稳。
对新家的简陋,罗云虹始终没有抱怨过。没有水管,可以去门口的公共水站打水;没有煤气,可以生煤炉做饭。她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照样可以生存。然而,让她难以忍受的是这里的人,和这里的生活气氛。在搬进陋室的一个星期里,她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人间嘈杂,窗外不时传来各种辱骂声、哭叫声、摔东西声,让人心惊肉跳,细细听来,那歇斯底里的背后无非就是鸡毛蒜皮的碎事--谁家的孩子饭没吃完,就遛出去玩了;谁家的男人零花钱全用在抽烟喝酒上了;谁家的婆婆在外面说媳妇坏话了;谁的朋友背后挑拨离间了。
这里和善的人,当然有,像王家伯伯。他小心翼翼地告诫罗家,这里是有帮派的,所以要小心,不要得罪人,也不要交朋友,更不要多管闲事;这里看着简单、心无城府的人,也有,比如林阿姨,但按她的说法,这里的男小孩以“流氓”自居,这里的女小孩以当“拉三”生存,所以,小姑娘,不要在弄堂里随便瞎跑。
终于,要去新学校了。罗云虹抱着对邻居的失望和对学校的希望去见老师,因为她相信学校,那里有知识和文化,应该是一个有规矩的有约束的地方。
办公室里,班主任周老师和蔼地接待了罗云虹。周老师40多岁,教语文,她身材有点肥,为人憨厚,平易近人。
周老师带着罗云虹来到教室,呵斥了教室里一片嘈杂声之后,简单介绍了新同学,将罗云虹安排到最后一排一个空桌椅上,整个班级稍稍安静了片刻。
周老师开始上课,骚动的音量也开始步步升级,罗云虹几乎听不见老师的声音,不知道周老师在讲哪一页课文。坐在旁边的女孩面无表情,趴在桌上,罗云虹也不敢打扰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