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 两世误》
第31节

作者: 隐匿燕郊的猫女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7-15 17:10:00
  六十五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正是盛夏时节,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

  湖畔有一座石头砌成的玛尼堆,大大小小的石头上刻着具有藏传佛教色彩的文字和图像,悬挂的经幡在低空的微风中轻摆。三个汉族服饰的男子在湖边下了马,松了缰绳的马匹自由的在湖边咀嚼着肥嫩的青草,三个男子信步游走,一位白色服饰的男子兴趣盎然的欣赏着四周的山水风光,另一位着青衣身形纤瘦的男子跃到湖中离湖边较近的一块稍大的青石上,蹲下身,近距离观赏湖中的生物。稍远处,还有一位身形魁梧的男子警惕的巡视着湖面和四周的动静,一只眼睛用黑色布罩遮挡着,令一只眼睛犹如深澈荡漾的湖水发出幽蓝的寒光。这三人正是从云南跋涉而来的太子德昭,忘川和吴启。

  一路上晓行夜宿,跋山涉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忘川改穿男装,太子也扮作普通公子,好在从大理到青海的路段远离中土,三人又谨慎小心,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倒是一路上的风景变换让三人大饱眼福,一直沉闷的心情也一扫而光。
  此时,三人各自欣赏着高原湖泊的美丽风光,想着各自的心事,湖畔静悄悄的。
  起风了,刚刚轻摆的经幡一时间哗哗作响,惊动了沉醉沉思的三人。三人茫然的望着四周渐渐聚拢的乌云,刚才艳阳高照的天空霎时暗了下来,原本平静的水面仿佛受了极大的力量的搅动,快速的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旋转流动,在湖面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漩涡,整个湖面象沸腾的开水,浪头翻滚,水花四溅。
  忘川跃回了湖边潮湿的泥土地上,吴启手按腰间的三尺青锋剑,面部神情严峻,倒是太子不改悠闲的神态,面对湖面负手而立,气定神闲,颇有王者气概。
  经幡哗啦哗啦的声音和着低吼的风声,湖水搅动的声音一起回荡在四周峰谷之间,声音初时颇有越来越大的阵势,就在三人凝神戒备之际,各种声音就象商量好了一样在同一时刻消散的无影无踪,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
  三人站在原地惊诧莫名,面面相觑。心里都有一个想法:早就听闻这青海湖历来为藏家人崇拜,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更是把这个内陆湖泊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就在三人胡思乱想时,平静的湖面又发生了变化。整个湖水被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吸起,化作一股瀑布般的白练,宛如悬挂在天空中的白色锦缎,急速的向西侧山峰冲去。落入山峰莽莽苍苍的丛林中不见了踪影。
  三人眼看着奇景,一时间不知所措。
2012-7-18 17:53:00
  六十六
  吴启率先冲向西侧山峰,排除一切潜在的危险是他的首要任务,为了保护太子,吴启不敢怠慢,何况现在还多了一个忘川。
  一前两后三个身影向西边不远处的山峰飞奔而去。忘川和太子自然不能让吴启单身遇险,太子和吴启虽是主仆身份,但这段时日相处下来,太子早已经把吴启看成自己唯一的亲人和朋友。忘川再愚钝,吴启的小心思她还是瞧出端倪,心里一直觉得对不住吴启,一直想找个机会和吴启说清楚,一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时间,二是怕吴启受到伤害。此刻怎会不了解吴启保护自己和太子的决心。
  吴启纵身落在一棵苍翠的枝繁叶茂的树枝上,隔着树叶间的间隙眯着一只眼紧紧盯住前方林间空地上的一个庞然大物,那庞然大物所卧之处近旁有一个山洞,洞口斜向上仰开,从湖中被吸起的水柱直直的砸落在洞里,不知道洞有多深,这一时间引过来的湖水竟没有灌满山洞,洞口溅出的湖水淋湿了近旁的泥土,显得泥泞。庞然大物在泥泞中静静的等待着什么。
  太子和忘川也先后落在吴启左右的树上,顺着吴启注目的方向凝神细看。太子和吴启自然不识得此庞然大物是何,忘川却惊诧的险些掉落树下。
  忘川的惊诧不是没来由的,此物身后托着毛茸茸的五条大尾巴,其中一条尾巴很短,似乎被人斩断过。如果她没有认错,正是师父带自己修炼时洄游到北极洲苦寒地带遇到的远古神物—狰。因为当时发生的一件事,使得忘川一眼就认出了此物。
  几千年前,那时的忘川还是一尾身长三尺盈余的青鱼,历经了短暂的修炼,体表的鱼鳞碧绿清透,好像是隐居深海海底的青青碧玉,焕发着幽幽的碧色寒光。忘川的师父洱海仙叟是有着双尾的七尺青鱼,因千年的修炼不但功力超群就连全身的青色鱼鳞都变成火红火红的。

  那一年师徒二人洄游至北极洲的深海,虽然是夏季,海水依然冰寒彻骨,洱海仙叟凭着深厚的功力并不在意,忘川却被海水浸透身体仿佛连心脏都冷的不在跳动,无奈洱海仙叟教徒极其严格,没有师傅的命令,忘川不敢擅自变换身形上岸取暖。
  深海海底的水流不象海面那样平静,往往几股水流错综交杂,寒流中偶尔会有暖流汇入。忘川感觉到身体右侧的海水暖融融的,趁师傅不注意,尾巴侧摆潜入右侧海水洋流。一阵彻头彻尾的舒服,忘川不自觉的循着暖意向前游走。
  越来越明亮的海水并没有让忘川惊醒,鱼游走在深海有危险,但那危险只来自于同类。比起海面浅水层的危险只是微乎其微。极度的舒服让忘川忘记了危险的存在,当脊背传来的刺痛让她想起危险的存在时,危险已经悄悄降临在身边。
  鲜血漾在海水的浅层和水面,随着水流四散开来。忘川在刺痛中本能的反应就是下潜,无奈脊背被一只锋利的兽爪紧紧抓住,惊恐的颤抖让忘川拼尽全力挣扎,片片鱼鳞掉落。兽爪抓住的正是忘川的脊背大椎穴之处,忘川无法变幻身形。

  忘川感觉自己被兽爪抓着渐渐离开水面,呼吸困难,脑子里一片混沌,昏迷中隐隐约约看到,抓住自己的是一个有着五条尾巴头上长着独角的怪物,抓着自己的兽爪在微微晃动,似乎受到冲击,兽爪的力道忽大忽小。
  咸咸的海水刺入鼻腔时,忘川终于醒了过来。发觉自己躺在一块岩石上,师父洱海仙叟就坐在旁边,默默地凝视着远处的海岸线出神。
  那一次,师父虽然没有责怪忘川,但忘川却始终心有余悸。过了许多时日,忘川才敢提起那五尾怪物,师父告诉说“此物乃上古神物---狰,自有天地便有此物。此物惯于猎食修炼未成之时的飞禽走兽,用于提高自己的修行。忘川遇到的是未成年的狰,如若成年的狰体型高大威猛,忘川早就成了其腹中之物。凭师父千年修为也不能象此次一样,断其一尾。”
  忘川越想越惊悚,想要提醒太子和吴启,不料,一直静卧的狰,忽然站起,前爪抬起,对着洞口,喷涌注入的水流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三人不由齐齐看向洞口,不多时,一只雪白的身影在洞口若隐若现,想是被不断灌注的水流激了出来。
  守在洞旁的狰毫不迟疑对着那团白色挥出早就准备好的前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