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于——从看见古代匈奴兵在小区杀人讲起》
第1节

作者: 东北杨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4-8 22:10:18
  
  第一章 死于古箭的小混混
  故事的开始,我接了一通电话。
  我连忙把嘴边的泡面吸进去,扯起嗓门对电话质疑道:“你真要还我钱?你真是顺子?”

  顺子的情况整条古玩街尽人皆知,靠当托儿忽悠新入行的大脑袋混零钱花,晚上就睡在临近的网吧里。三天两头朝摊主熟客们借钱,整条街谁都见过他借钱,谁也没见过他还钱。赶上谁有大东西得手,顺子准会半蹭半借地讨百八十块去。大伙也都不和他计较,一来见他可怜,再者这小子也机灵,赶在买卖节骨眼儿上总能放出几句有劲的话来。

  零碎的不算,就在半个月前,顺子就从我这儿一次性拿了两千块钱。当时说是看中一个好物件,还是个大漏子,承诺说回头倒手赚了和我二一添作五。第二天才知道被这小子耍了,屁漏子没有,就是拿去胡花了。虽说我也着实没太多闲钱,但也只能认了。打死我也不敢想,他竟然主动打电话说要还我钱,还要把以前欠我的零头都还齐。

  扔下泡面就出了门,赶到古玩街街口时才留意到,天正阴得像要掉下来,压得我就连呼吸都有些吃力。顺子正侧身站在街对面的网吧门口招呼我,“小印哥,这儿呢。”窄瘦的脸蛋上漾着难以匿藏的兴奋。
  我左右观望了下,正准备趁着出租车飚过来之前穿过马路,头顶上方竟连声滚过几个响雷,把我结结实实地吓了一大跳。
  见我小跑了过来,也不知这小子哪儿来的那股兴奋劲儿,又龇着牙兴高采烈地叫了一声“小印哥”,随后便歪过头把身后的帆布包顺到身前,边低头翻找着嘴里边轻声嘀咕道:“小印哥、小印哥……这儿呢!”应声抽出一个灰皮信封来。整个过程中,顺子的左手一直紧抓在帆布包上没放。就在他歪起头要把信封递给我的一刹那,我隐约听见稍感锐利的呜咽声传进耳鼓且越发清晰,我潜意识地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扭过头去,就在这时,一道黑影衬着雷声闪进我的视线。几乎同时,顺子那羸弱的身体在我眼前猛地向前一挺,方才还满浸兴奋的神色顿时僵硬住,一双细缝眼睁得像俩圆球,信封也脱手落在我的凉鞋下。我心里一惊,刚一俯下视线,才看见他汗衫胸口位置已经染红了一片。那红色中间,一个刚在血水里洗濯过的箭头从前胸探了出来。

  我傻了眼。
  接下来的半秒内,顺子歪斜着身子倒在了地上。我惊愕地发现,他的后背上正插着长长的深色箭杆。
  顺子、顺子竟然、竟然在我眼前被、被箭射穿了身子。
  战战兢兢地向那黑影蹿来的方向看去,映入眼帘的只有那又重又厚的黑云,以及黑云下匆匆赶路的行人车辆。
  我着实被眼前所见吓坏了,我身体的各个部位似乎都不再听我的控制。我不知为什么,竟忍不住向那快要垂下来的黑云深望了一眼,就好像,好像我在怀疑那箭就是从那黑云里射来的一般。除此,我已经伸在半空准备接顺子要递过来的信封的手,仍然僵硬在那里没有收回去,它在发抖,像在摇拨浪鼓一般抖得厉害。

  我脑子里像是被一堆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塞得满满的,就好似方才那呜咽般的怪声已经植入了我的脑子里,耳边一直响着那锐利而烦心的响动,意识昏沉地大喊着“顺子——顺子——”,顺子再也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左手依然紧抓着已经歪到一旁的帆布包。
  我不知道该如何准确绘述自己当时的心理状况,但我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内心中突然升起极强烈的恐慌,这种恐慌是以往经历中从未曾有过的,是蠕动于心底瞬间又蔓延全身的害怕与无助。更糟糕的是,我已经预感到真正可怕的状况还远远没有到来。
  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微不足道又不得不说的开始。
  日期:2011-4-8 22:50:00
  公丨安丨局。

  我连抽了几根烟也没能真正平静下来。不仅是眼睁睁看着顺子倒在我面前,更牢牢抓住我神经不放的是,插在顺子背上的那根诡异的箭。我尽量在脑子里复原当时充斥眼球的情景,镜头在顺子行将倒地的瞬间定格下来,定格在了从顺子胸口探出来的被血染红的箭头上,那箭头和普通箭头大有不同,血液并不是从箭头下端或者两侧滴下去的,而是从中间,对,我看见了,那箭头部位的中间有两个孔洞。在那箭射进顺子身体前,钻进我耳鼓里呜咽般的哨声兴许就是出于这种特殊的设计。

  虽然我对古代冷兵器所知甚少,但大学期间为了补贴生活费,我曾冒充古兵器研究员的身份在网上接了一个关于古代箭的论文代写工作,那一阵儿我恶补古代箭的相关知识。虽然了解不深,但皮毛总是懂的。
  这种设计,最初是出于匈奴赫赫有名的“冒顿单于”之手,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的《匈奴列传》里记载了这种箭的来历。当时只顾着大段抄袭,没有细读,但多少都留下个大概印象。大概是说秦朝末年汉朝初年,当时“头曼单于”在位,冒顿已经做了储君,理应日后正常接替头曼单于的王位。但头曼单于又和别的女人生了一个娃娃,冒顿也因此失宠。更严重的是,头曼单于想立那个娃娃当储君,想把冒顿给废掉。于是,头曼单于想了个法子,将他送到当时的月氏国做人质,名义上是想保证双方结盟的诚意。可冒顿刚到月氏国,头曼单于便对月氏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很显然,父亲这是要置他于死地了。冒顿怎么说也是个将王之才,得知消息后偷了匹快马逃掉了。他没地方可去,只能回家。回去后头曼单于并没有摊牌,甚至还让他统领一万名骑兵。估计这也是头曼单于做过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儿。哪成想,冒顿表面不声张,背地里却一直盘算着篡权的大事儿。他做了一种新式的箭,这箭射出去的时候会发声,后来被称之为“鸣镝”。这东西主要是冒顿用来发号施令的,听到这个鸣镝叫了,其他人就必须跟着一起发射,不发射就得死。也就是用这个鸣镝,冒顿的后母还有弟弟,以及那些不听话的大臣全部送了命。当然最惨的还是即将被冒顿取而代之的头曼单于,几乎被射成了筛子。

  冒顿自立为单于后,这种鸣镝也被用在了战场上。他规定这东西只有他一个人可以用,主要用来战场上的发号施令。
  虽然这鸣镝在战场上能起到不少作用,但冒顿单于死后,他的后代继续统治匈奴,史料上好像没有记载其他子孙继续沿用这鸣镝的(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我当时急于糊弄完论文拿钱吃饭而被我疏忽掉了。)但细想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冒顿为了弑父篡位所用,谁都不想沾光落下个如此恶劣的骂名嘛。
  此时,我脑子里只剩下那一个箭头的状貌,我反复回忆当时的画面,确实没错。应该就是鸣镝,和我从一些史料上看见的复原图极为相似。
  再凭着近两年对过手古物的研究,多多少少都培养出了几分眼力,我完全可以断定:从插在顺子身后的那条古箭箭身的工艺来看,绝非出自近年。
  难道、难道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由冒顿单于研制出来,并且一直为他所专用的鸣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