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解读『搜神记』》
第30节

作者: 席晓优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4-26 09:16:00
  62.东边日出西边雨(1)
  中国有句著名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按塞翁的意思,许多事,看着是坏事,没准会变成好事;许多事,看着是好事,没准会变成坏事。
  就拿生生死死的事儿来说吧。这边觉得,活着就是好的——我是人,所以我应该留在人间。别管高矮胖瘦美丑穷富,多活几天就是福气。那边可不是这么想的,人家有人家的意见:有喜欢的人,最好带两个过去,天天在一起,打麻将什么的也能凑个手儿;有优秀的人才,最好别留在人间受罪,高升一步,引入神仙的队伍;小姑娘小伙子不错,给凡夫俗子有点可惜,统统变成神仙家属吧。
  但是,因为立场不同,阳间看来是喜,阴间认为是悲;阳间看来是苦,阴间认为是甜。相当拧巴。
  比如建康郡的小公务员曹著,相貌堂堂,品行端正,被庐山之神看上了。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晚上,庐山之神把他接到家里,将自己的女儿婉许配给了他。要说娶了神女,曹著该感谢他八辈祖宗才是。可他却一百二十个不开心,每天愁眉苦脸,思念着人间的那山那水那人那狗,隔三差五地请求庐山之神放他回去,就像让他遭多大罪似的。婉一看这个意思过下去,也就没啥意思了,赠了他一首离别诗和许多衣物,让他离开了。

  宁可娶人间的小月月,也不要天上的范冰冰。你说怪不怪?
  说怪也怪,说不怪也不怪。久居阳间,和尘世自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里有荣辱与共的亲人,有朝夕相处的朋友,还有自己所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怎么能说舍弃就舍弃。神界固然好,可毕竟置身在陌生的环境里,举目无亲,连个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纵然满身的荣华富贵,没人知道也就没意思了。
  高处不胜寒啊!
  这也很好理解,比如有农村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到城里工作,买了房娶了老婆,孝敬的便想着把二老接来同住。自己认为是让父母享点福,乡亲们也是百般羡慕。只是,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有些老头儿老太太就是在城里呆不惯,处处别扭,感觉和蹲监狱差不多,没有一点儿归属感。应了本山大叔的那句话:幸福就是遭罪!
  神说千般好,凡人一念休。

  晋朝散骑侍郎王祐,身染重病。尽管大家百般安慰,但他心里非常清楚,日子不多了。王祐拉着母亲的手,涕泪交流,千叮咛万嘱咐,作最后的诀别。正在这时,门外有客人求见。来人自称是某县某乡人,名叫常贵(化名,为行文方便,原文无名),以前做过省长助理(别驾从事史)。王祐久居官场,确实记得有这么个人,就让人把他请进来。
  常贵一进屋,就对王祐说:“兄弟,咱俩都是读书人,又是同乡,关系非同一般。现在,国家正在搞一个大项目,派了三个将军分布全国,包产到户。我们这十几个人在赵公明手下打工,也是这里的业务员,看见你这院子挺阔,所以前来投靠,打算和你交个朋友,把这里当个临时办事处,你看怎么样?”
  王祐是有文化的人,一听这茬儿,和人间有点儿对不上。他又想起,这个叫常贵的,好像前几年死了。既然在赵公明手下打工,那意思很明白了——他们都是鬼。
  王祐并不害怕,自己马上要到那边报道了,这以后都是一个单位的。可王祐不想死,他对常贵说:“你们在这儿办公,我倒是没意见,可是我现在身染重病,死期将至。你看我这身份,实在心有不甘。你那边熟人多,能不能托托关系,救我一命呢?实在不行,花俩钱儿也中啊。”
  ……
  日期:2013-04-26 14:08:00
  63.东边日出西边雨(2)
  常贵摇摇头:“铁子,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改变。别管你是千万富翁,还是高官政要,都不好使。其实死了也不是坏事,我现在带兵三千,你一死,我们马上聘你为项目经理,把档案簿册都交给你。机会难得啊!”

  王祐想了想,还是不死心:“感谢你的盛情。我死倒没什么,可我老娘怎么办?老人家年老体衰,我又是独生子。我一走,她爱吃的三鲜馅儿,谁来给她包?雨中的花折伞,谁来为她打?老年丧子,可悲之至。”说完,王祐扶床痛哭。
  他一哭,常贵也挺难过:“你为官清廉,品行高洁,才高八斗,又是大孝子,其实我也不忍心让你死去。这样吧,死马当活马医,我试一试,看看有没有回旋的余地。明天你听我的消息。”言毕,常贵起身告辞。
  第二天,常贵果然来了。王祐拉着他的手,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事情办成了吗?”
  常贵一笑:“铁子,我答应你的事,能不尽力尽力嘛。这件事,妥了!”正说着,他的身边出现了几百个小人,他们有二尺多高,穿着黑色的军装,军装上用红色的油漆画着特殊的标志。王祐起身,击鼓祈福。这些鬼颇有音乐细胞,随着鼓点翩翩起舞,衣袖发出飒飒的响声,整个就是植物大战僵尸演唱会的现场版。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雄心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
  热舞了一阵儿,王祐命人准备酒菜——大家再喝点儿。
  常贵摆手:“不用了。现在我要给你治病。你的病起源于火,所以要用水来化解。”说着,拿出一杯水,倒在了王祐的身上。接着,又取出十几枝红色的笔交给他,叮嘱道:“这些笔你放在席子下,可以把它们送给亲近的人,让他们当簪子用。这是好东西啊,戴着它能避灾免祸,逢凶化吉。我的事都办完了,后会有期!”
  常贵走了。

  再说王祐。
  其实他这几天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梦中进行,家里人根本不知道。这天半夜,王祐蓦然惊醒,他对身边的人说:“我梦见神仙用水浇我,把我的被子弄湿了。”大家一听,赶紧掀开被子看,发现里有确实有很多水,不过被子并没有湿,只是把王祐泡水里了。有人将水倒进盆里一量,足有三升七合(音葛,容量单位,十合为一升)。
  王祐精神多了,病好了三分之二,又休养几天,身体完全康复。就在这阵儿,全国爆发了大瘟疫,死的人不计其数。奇怪的是,凡是得到王祐红笔的人,都平安无事。什么战乱、非典、禽流感、猪流感、口蹄疫、H7N9……没人家什么事儿。
  后来有人回忆,在瘟疫爆发前,民间曾流行一本妖书,上面说天帝派赵公明、钟士季等三位将军带着成千上万的小鬼下来捉人。像这种谣言每天都得有好几种,大家也没在意。王祐也看过这个手抄本,内容和常贵讲的一模一样。
  王祐真是走了狗屎运,本来是要归位,不想遇到熟人,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弄了十几个免死金牌,硬是从阴间的户口里,注销了一小撮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人们爱人间,希望在这边好好地活着,他们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以此勉励自己做一个好人。不过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也心灰意冷,总觉着是“好人没长寿,坏人活不够”——你看那谁那谁那谁,多好的人啊,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结果呢,年纪轻轻就挂了;你看那谁那谁那谁,坏事做绝,到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想说清楚这件事,需要套用惠子和庄子的两句话:汝非鱼,安知鱼之乐;汝非他,安知他之苦。
  在东汉末年,有这么一个人,他得到一个机会,做了一件好事,获取一次报答,救了一个亲人,可结果,却让他痛不欲生。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