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后,两人就又开始把纸钱往那竹篾人型上一片片仔细的贴。
这活看着不累人,但是两人却做的满头大汗,那些东西在他们手上也渐渐变成了一个有眉有眼的纸人。
说起来好像没多久的事,其实磨磨唧唧,大半天也就过去了。
等到晚上9点左右的时候,真正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那黄衣道士,不知道是怎么猜的时间,也不见他看表或是什么。只是见他看过几眼天上的月亮。然后,就在9点整的时候,一声令下。打锣的人就使劲的敲起了锣,边敲边往前跑,然后拿剑的人也舞着剑跟了上去,穿高帮鞋子的人则背起纸人就跟着跑。
说也奇怪,几根竹篾个几张纸做成的纸人,在高帮鞋子的人背上,好像显得有千斤重一般,压的那穿高帮鞋子的人,每脚踩下去都恨不得要打个踉跄。见此情形,黄衣道士身边的两个大个子也赶紧的跑上前去,一人一边架起了高帮鞋子。抬着他一起往前跑。
然后,紧接着,拿土铳的两个人也跟了上去,跑几步就朝天放枪。砰砰的枪声带着回声,在漆黑的夜晚里显得格外的吓人,格外的响。最后才是黄衣道士垫尾。
由于本人那会年纪小,跟不上他们的脚步,所以没能看到最后的结果。
不过后来倒是听大人们聊天时说起过这事。
原来,那打锣的打的叫阴锣,是在前面给背纸人的引路的。那放铳的则是负责用点了朱砂的枪驱赶沿途的孤魂野鬼。舞剑的叫开路将,专门用剑把沿途不肯让路的邪物劈开。
至于背纸人的那人,则是叫抗山的。他背上背的就是用法力禁锢着的吊死鬼。抗山的之所以要穿高帮鞋,还要两人扶着,是因为,据说这个人最最重要,千万千万不能摔倒或跑掉鞋子。不然就百分之百的会被吊死鬼压死。
最后那个禁锢着吊死鬼的纸人据说是,被背到一个偏僻的河滩上烧掉了。
自从做了这场法事后,三街倒是再也没死过人。但是后来听人又说,因为那群道士们没了解好情况,导致烧纸人的那条河滩附近,住的一户人家,在当年全死了。这户人家死前的前三天,家里养的一条很听话的大狼狗。一直狂叫了三天三夜,直到第三天的时候,狗子眼睛里都哭出了血。然后,第三天的一大早,那户人家的女主人一出门就在自己家门口被一辆车撞死了。家里人去收尸的时候,发现人正个后脑勺都没了。运到殡仪馆,搞的人家化妆师都不晓得该怎么化。
吊死鬼的故事完。这个真的是我的亲身经历,至于楼上的一个朋友说似曾相识。呵呵,应该是你恍惚了。还有,赶吊颈鬼的人跑过的沿途,人们听见打阴锣要赶紧把大门关上哦,呵呵。不然吊颈鬼就会躲到你家去。
日期:2011-11-03 23:33:00
《学校那些B事儿》
前文中提到过我是湖北人,本来湖北的学生一般在选大学的时候,都比较倾向于武汉本地的大学。
然而楼主我,因为某些原因则是跑到了广州。
现在我每次想起当初做的这个决定,都恨不得打自己两耳光,瞎了眼,跑那所破学校去。结果搞的,本来应该是美美的4年大学生活,就勒么C蛋就C在那了。
话说,这所大学本来也还有些历史了,当然我指的是他的宿舍楼。红墙绿瓦的前苏联式建筑,很能凸显80年代初期的主流建筑风格。
而楼主我去的那年呢,又恰好赶上宿舍楼紧张,于是运气灰常好的被安排进了那座古董楼。
从外表看起来,这座古董楼还是很有看相的,朱红色的瓷砖铺墙,油绿色的琉璃瓦盖顶,高达三层的滴水檐上,还用某种不知名的颜料彩绘着至今都没脱落的漂亮图案。麻石雕砌的围栏一直从林荫路上,扶摇至宿舍大门口。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
然而外表看似辉煌,走进一看才知道什么叫破烂。当青春年少我的,提騰着打包小裹走进宿舍大门的时候,当时就感觉迎面扑来一股潮气。
长长的走廊,大白天都亮着昏黄的灯光,使人恍惚间,感觉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直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我走进宿舍的时候,强哥低着头说的第一句话,“又来一个”。当时就吓的我莫名其妙的冒了一身冷汗。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当时我冒冷汗,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故事就发生在,我在学校的第一个暑假的晚上。
也就是我大一升大二时候的那个暑假,由于学校离家里比较远,所以我选择了向学校申请假期留校。跟我一起留下来的还有我们宿舍的强哥,小兵,桂子,强哥是东北人,留校原因跟我相同,小兵和桂子是广东人,他们两留下来,则完全是因为觉得回家无聊,反正离家也近,什么时候想回去也可以立马买了车票,当天就到。
话说,一天晚上,我们哥几个闲的无聊,于是去跑到学校超市,去买了几提啤酒,几包花生。回来对饮,喝着喝着桂子就说好久没喝了,肚子撑不开,要尿尿。
大家也都没在意,毕竟喝多了尿尿嘛,多正常。大家继续喝。
可结果,桂子去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有回来,于是小兵也憋不住了,顺道尿尿,说去看看,丫蹲大的也该蹲完了吧,难不成掉厕所里了。
没多久,小兵回来就大笑,“cao,桂子那B,心里素质真特码好,居然蹲厕所里边拉屎,边在吃香蕉。”
强哥和我听完顿时也大笑了起来,笑着笑着我就感觉不对,因为我本人是不管喝多少酒,就算醉到站不起来,在地上爬,脑袋都很清醒的那种。于是我说了句:“麻痹,大晚上的,他在哪来的香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