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她也吃了一惊了,两个人一起开口,“你……”
吴璇笑了笑,指了指身边的两个大包裹,“徐大姐订做的东西,刚赶完,我们给送过来。”
拿到徐乃娟送过来的花样照片时,整个苏绣坊都很兴奋,副市长的老宅子,虽然这笔单子可能挣不了钱,但会产生不小的广告效应,苏绣坊的品牌,苏绣坊的地位,包括以后的生意,都应该会有好的影响。
照片大该是几十年前拍的,胡家大院的早先内饰用了很多苏绣的元素,虽然是彩色的,但是纹样有些模糊,色彩也都发黄,毫无疑问,这些图案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现在仍在使用的经典图案,什么松鹤延年、珠联璧合,金玉满堂之类的大路货,就像我们现在的缎子被面一样,几乎家家都有,而这些苏绣品,大概是大批量生产的,当时稍有家底儿的都在使用。
只有几幅东西不错,特别是一幅岁寒三友的屏风,看起来非常精致,绣工也高出一大截,吴璇不敢掉以轻心,对照片进行了仔细地推敲,绣品的落款似乎谁的作品,吴璇取过放大镜仔细观看,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苏绣坊,天哪,这些东西原来都是咱们苏绣坊做的。”
众姐妹围了过来,唧唧喳喳的,吴璇陷入了沉思,看来,苏绣坊和胡家大院的渊源还真是颇深呢。虽然现在的苏绣坊和早先的除了名字和地点,几乎没有点滴的相同之处,但归属感仍令人亲近和温暖。
韩振东不言语,两个人开始慢慢安装,看到那些依稀模糊的式样,他明白了苏绣坊前几天的大活儿,就是胡家定制的。新做的绣品跟原来的东西还是有很大差异,工艺上更简洁明了,少了些韵味,却多了些时尚。
低处的吴璇整理,高处的韩振东接手,或者站在凳子上,或者站在梯架上,而有的地方因为木楔脱落,韩振东就会重新打眼,钉上一颗金属钉子,有时候对老东西的破坏真是无可避免的,现代人根本没有耐心寻找或者复原过去的东西。看起来他一直专注于手里的活儿,其实心思却根本不在这里。
吴璇是什么意思?她到底知道多少?他很恼火,面对孙媛媛这个公认的厉害人,他手到擒来,如鱼得水,想起来就暗暗得意;而遇到吴璇这款软绵绵的,他说不得、骂不得,黔驴技穷,一点办法也没有。
两个人没有说话,只是默契地干着活儿,然后他们俩来到了二楼那间屋子,他们一起悬挂后窗的窗帘,透过后窗望见对面的那幢楼房,吴璇的脸色变了,她观察着韩振东,他停下来没有看她,只是把手里的窗帘重重地扔到一边的床上,“难道你不打算说点什么吗?”
吴璇扭身走到外面,有点慌乱地整理着着包裹里的一些小配件。
韩振东手按着窗框生闷气,吴璇这种女人,外圆内方,表面上看起来柔软而圆润,等你真正走近,会发现冰凉而坚硬,根本无从下手。而书本上的攻略基本无用,看来先知的话是对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他发觉手按的窗户似乎动了一下,有点不相信似的趴过去,这个窗户看起来是死的,没法打开,仔细看看,有花纹的那部分,和带玻璃的那部分是分离的,边角露出一点破旧的布头,他拽了拽,拉出了更长的一截,又使劲拽了一下,窗户竟然被打开了一条缝。
这个窗户是活动的,可以打开的。他打开窗户,后面破败的楼院尽入眼底,那个小小的窗户就那样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过了最初的瞠愣后,他慢慢转过身来,一言不发地看着同样愣在那里的吴璇,跟他不同的是,后者眼里是那种了然的豁出去的神情。
日期:2012-12-07 19:57:00
她走到后窗,触动着窗棂,这个窗户后面如果放张梯子下去,是条捷径。“我住在对面,”吴璇指了指后窗那幢破败的楼房,“二楼正对着那间屋子。”
直到在美院民族民间工艺专业毕业,吴璇也没有真正热爱过这个行业,跟许多现代青年一样,她更关注时尚流行的元素,什么服装设计、数字艺术之类的东西更对她的胃口,这个专业令她厌倦。民族民间工艺专业的学生就业面特别窄,她去了不少公司应聘,长的干了半年,短的也就一两个月。这个行业更多地运用着传统工艺,很难大规模生产,从而限制了这个行业的整体利润,反过来从业者大都是手工业者,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加剧了整个行业的茫然,于是,总处于一种焦虑和无存在感的状态。她被整个行业的负面情绪裹挟着,根本不知道怎么融入现在或者未来的生活。
她带上所有的钱,来到了盐水古城,看书、聊天,还有长时间的发呆,几乎是立刻,便被古城同化了,看河水的流动,品咖啡的温度,她喜欢这些随遇而安的人,喜欢这种缓慢节奏的生活。她几乎走遍了古城的每一个角落,看一看,走一走,跟摊贩聊一聊,打发着时间,按说她应该快乐,但是她还年轻,似乎还不该到享受如此慢生活的阶段,于是某个夜晚,难言的惆怅就会悄没生息地进入大脑,她很迷茫,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来到苏绣坊的时候,她是欣喜的,找到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好比日常见面的陌生人,忽然在另一个地方偶遇,令她心花怒放。她兴奋地走进去,跟老板打着招呼,跟绣娘聊着针法和工艺,竟然过了半晌。
随后几天,她不自觉地就会走进苏绣坊,侃侃而谈,她会卖弄苏绣的历史,如今最有名的工艺大师,包括那些那些价值连城的苏绣珍品。她跟苏绣坊的老板和绣娘们成了好朋友。有时候老板进货或者外出办事,她会帮忙照看一下店面,获得一些报酬。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狗血,她逃避了那么久,竟然在盐水古城重操旧业,重要的是,她不觉得厌倦,反而很投入,有时候外界环境的暗示或者心态的变化,真是不可思议。
李林拿着那幅旗袍图案过来的时候,吴璇已经成了苏绣坊的主管了。那种图案,清雅中带着绚烂,毫无疑问,设计者是高手,她喜欢有质量的作品,留下来临摹了一幅。当然,那也是个有意思的男人。艺术家似乎是独立于尘世之外的另一种人,他们只对作品本身着迷,而不通人情世故,这个男人沧桑落魄,却另有一种力量。
这种匆匆一遇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淡忘,但是几天后,吴璇回到住处,竟然又一次看到了刘林。刘林想在这里租房子,被房东回绝。盐水古城门面的商铺,酒吧、客栈,非常贵,吴璇居住的是隐藏在两条发散型主干道最里面的长期出租屋,内外几乎没怎么装修,设施简陋,相对便宜得多,这里离苏绣坊很近,早已住满了人。
刘林不肯离开,“合租也行。”
老板不置可否,懒得搭理的样子。
吴璇有些不忍,“我那间屋子白天倒是空着,晚上不行。”她觉得自己说的是废话,大多数人租房子只是为了晚上落脚。
“你在哪一间?”李林竟然接了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