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恶魔(犯罪心理、连环杀手)》
第56节作者:
英麒 “没有啊!你问这个干吗?”林欢脸有些羞红。
“不干吗,随便问问。反正现在离上班还有段时间,你给我讲讲项队吧?”
“讲他什么?”
“我想知道他这一年的变化?”
。。。。。。
日期:2011-10-3 12:34:00
九月十七日,早上七点半。
从林欢家出来,将她安全载到队里,韩冷回办公间。一推门,差点被“顶倒”。里面布满汗渍和臭脚的味道,呼噜声也是此起彼伏,方宇和几个重案组警员东倒西歪的睡在桌椅上。韩冷估计“道路安检”肯定是将近早晨才收队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办公间就睡上了。
韩冷轻轻关门,欲要退出来,这时方宇动了动身子,醒了。
“是我把你吵醒了吧?”韩冷歉意的低声说道。
方宇搓了搓肚子,“不是,是饿醒了,昨晚就没正经吃饭,这会儿饿的难受。”
“那走吧,陪你出去吃点,反正我也要去给车加油。”
早点摊上,方宇吃的狼吞虎咽,韩冷在一旁陪着。闲的无聊,正好有卖报纸的经过,便随便买了份报纸,不过看了几眼觉得没意思,又扔到桌上。
吃过早点,韩冷先钻进车里发动车子,方宇拾起桌上的报纸,边走边随手翻看。
看他慢吞吞的样子韩冷有些不耐烦,按了几下喇叭,方宇并不理会,看的津津有味,显然报纸上的新闻挺有吸引力。可是渐渐他脸色变了,随即迅速钻进车里,砰的一声关上车门,将报纸擎到韩冷眼前,“操!看上面写的什么。”
方宇一惊一乍的韩冷早就习惯了,也没当回事,随手接过报纸,胡乱扫了两眼。可这一看下来,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差点从座位上弹起。
——那是一张春海都市报,在副版有一篇文章,大标题显眼的写着:警队女法医的连环三角恋;下面是一行重口味的小标题:她曾经是一个第三者;她又爱上了第三者。
整篇文章其实就是写林欢、项浩然、柳纯、以及韩冷四人之间的故事。当然故事是编造的,所以文章中并未直呼其名,只是以林某、项某、柳某、韩某来代替,不过熟悉这几个人的很容易就能对号入座。文章大致意思是说:法医林某先是插足于支队长项某与柳某组织的家庭,在搅乱人家家庭之后,又爱上由省警官学校分派下来挂职的年轻老师韩某,而韩某和项某为了柳某,争风吃醋、大动干戈,已经严重影响警队的正常工作。。。。。。
文中,作者以女法医林某为中心,以极其细腻的文笔,将其纠缠于两段情感中的矛盾心理,刻画的如泣如诉、真挚动人。此外,作者还将一年之前柳某遇害的悬案置于其中,使得文章又具有一定的悬疑色彩,并暗指悬案有可能与婚外恋中的某当事人有关。
文章最后还注明:本文将会有一系列后续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韩冷强抑着心中的怒火,几乎是颤着身子,看完整篇文章。他猛地将报纸摔到仪表盘上,额头上青筋暴突、脸色铁青,瞪着血红的双眼,看似极其的怒不可遏。
方宇从未见过他这副模样,一时之间愣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韩冷却突然又将报纸拿回手中,对着作者栏扫了一眼,放下报纸,脚底一踩,一个急转调转过车头。
“你要干吗?”方宇慌忙问道。
“这是绝对的恶意诽谤!去报社找他们评评理!”韩冷呀着牙说。
“你别冲动啊,还是回队里和项队商量商量再说吧,那文章又不是只写了你。”方宇劝道。
韩冷一脚刹车踩住,强烈的冲击下,方宇的头差点顶到挡风玻璃上。韩冷指着车门,示意他下车。
看这气势,方宇知道自己说什么也不管用了,只能顺着他的意思,他摸了摸额头,系上安全带,说:“好好,听你的,去,我以前去过这家报社办事,我帮你指路。”
方宇这小子,别看平时综合起来就是个二百九(二百五+三八+二),但到关键时候,心理还是很有主意的,这也是为什么项浩然和老徐没事总敲打他,又愿意委以重任的原因。所以这时候,他一边应承着韩冷,一边又偷偷给老徐和项浩然发了个短信。
方宇引路,两人很快便杀到报社。冲门岗亮出证件,打听一位叫吴良志的记者在哪儿办公?门岗眼见两个满脸怒气的丨警丨察,也不敢怠慢,告知两人,吴良志是报社的副总编,办公室在303室。
日期:2011-10-3 13:18:00
4
吴良志大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给发行部门挂电话。得到的答复是:今日报纸销售量创近阶段新高。电话刚挂掉,领导的电话便追了进来,内容无非是对他大加褒奖一番,并暗示让他加把劲,再进一步希望很大。
放下电话,吴良志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春海都市报,隶属于春海报业集团旗下,创刊于2000年之后,内容以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主。相比较集团旗下另两份报纸,春海日报和吴良志原先供职的春海晚报来说,无论从权威上、人气上、还是发行量上都差的很多,而且连年亏损,已经成为集团的一块包袱。
都市报的领导班子,由报业集团指派。通常都是一些失了势的、或者违规犯错的、又有些背景没法处分安置的,便会被下放到此。当然,如果工作有起色,有业绩,还有足够的后台,也很可能跳回原来的甚至更高的权利岗位。所以都市报在集团中,对那些一心追逐仕途之徒,既是炼狱,又是跳板。
尽管都市报的地位犹如一块鸡肋,但也有它的优越性——较之日报和晚报的相对严谨客观,它的自由度更大,灵活性更强。对新闻的追求,也以轰动性和效益性为准,不必太过苛求真实度。通常有些新闻,日报和晚报在有关方面的指导下,只能发些通稿,或者干脆不发。而都市报则可以围绕着花边新闻、八卦传言,打打擦边球,只要是对销量有利,上面领导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吴良志现在是卯足了劲要“东山再起”,所以闻到连环杀人案的风声后,他大张旗鼓组织人力进行跟踪报道,还在领导面前信誓旦旦,保证能够发到独家新闻。可没想到警方对该案件信息,封锁的极为严密,连在警队的内应也不肯透露半点消息,别说独家了,可发的新闻还没有别家报纸精彩。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借此次报道让自己的仕途再上一个台阶,结果现在不但没露到脸,反而还被竞争对手耻笑。
正当他骑虎难下之时,听闻老朋友郭德清要从省厅回春海督导办理连环杀人案,这令他惊喜万分。
吴良志最初和郭德清打交道,是因为他在春海晚报负责法制版块。由于一些采访机会,两人经常见面,一来二去便成了朋友。郭德清经常在私下里向他透露一些案件的内幕信息,让他可以发独家新闻,甚至利用职权为他摆平过不少事情,而他也毫不吝啬给予郭德清相当客观的“回报”,随着多次”互惠互利”的合作,两人的交情也越加深厚。
吴良志在郭德清回来的次日晚上,便设宴为其接风,明着暗着许下一些承诺,希望郭德清能透露点案件信息。可对郭德清来说,那些利诱都不够吸引他,他真正感兴趣的是项浩然的“位子”。
虽说郭德清在省厅也混得可以,行政级别还略高项浩然一些,但论权利和实惠可是比项浩然差远了。此次杀回春海,他可谓处心积虑,想要用尽一切手段把项浩然整垮,自己好取而代之,一雪前耻。而且再往远了看,丁局马上就要退了,很可能接班的是他叔叔郭鹤松,到时,叔侄俩可以将整个春海市公丨安丨系统玩弄与鼓掌之中,那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