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60节

作者: 当朝七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02 20:59:37

  (接上)
  对派出所的调查,其实只是一个政治手腕,我的最终目的是要借机杀一儆百,整肃风纪。警匪一家的事儿,有丨警丨察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人据实举报,也很难查实。
  由此看来,纪检委的调查无论结论如何,其实已经毫无意义了。我设想了几种结局,但考虑目前的情势,最有可能的结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这才符合市局和集团领导的意图!

  纪检委和组织部的调查报告及处理意见压在高书记的案头,等待上丨党丨委会议讨论,从此再没了下文。
  除了一颗热切的心,还要有一个冷静的脑,在无所不在、无比强大的关系网之下,我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无力挽狂澜于既倒,只有随波逐流,才能在宦海之中浪里求生……
  勇于进取,更要善于进取,既然处理从轻,那么改革就得从速。龙多了不治水,干警不少,干活的不多,一个小小的派出所可以影射出一个社会——懒惰,的确是人与生俱来的弱点,每个人都渴望无拘无束自由的生活,舒服的大锅饭之下,谁还会主动负责自找苦吃?
  历史经验告诉我,他律然后自律,没有严格的他律,绝不会有自觉的自律。只有建立一种新的长效治安工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派出所治安工作的被动局面。治人,最好的办法不是人治,而是制度。应当首先从制度入手,建立起权责明晰的警务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有工作目标,人人有考核指标。
  金平派出所不同于公丨安丨直属的派出所,属于企业派出所,应当适应企业的发展,具有更加灵活的工作机制,我的办法就是一个——打破所长负责制,画地为牢,实行警长包片负责制。
  “好,我支持你的工作创新,不要怕错,错了可以重来!”高书记十分开明,对我的创新想法大加赞赏。
  我让办公室主任找来集团的全区域地图,按照区域功能和单位性质,把集团划分为三个警区。对应警区的设置,变革派出所的片区管理模式,全面调整工作分工,所长和指导员负责总体工作协调,两名副所长各兼任一、二警区的警长,同时,提拔一名工作负责、群众信任的干警担任三警区警长。

  这样一来,削弱了所长的权力,调动了广大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警区分立之后,属地的治安状况就成了评判警长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利于工作,便于考核,业绩与奖金同步,从而彻底打破了派出所责权利不清,奖金平均发放的大锅饭局面。
  (待续)
日期:2011-08-03 20:07:24

  (接上)
  整整一天的时间,我都在兴奋而认真地思考和修改着《派出所治安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事不宜迟,实施方案成稿后,迅速报给高书记批准,拿到了尚方宝剑之后,我立即召开全体干警和相关部门工作会议,全力推行《派出所治安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果然是一包就灵,警长负责制的效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一些多年的疑难积案相继告破,一批地痞流氓闻风而逃,盗抢滋事等治安案件明显下降,治安状况得到了根本好转。对此反映最敏感的自然是普通群众,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纷纷上书集团丨党丨委,称赞“警长负责,金平太平……”
  俗话说,潮水退去之后,才能知道谁在祼泳。半年后,三个警区的工作差距拉开了,经过上半年工作考评和群众民意测评,新提拔上来的警长工作积极性和业绩最好,远远好于兼任警长的两位副所长,相形之下,能力强弱,水平高低一目了然。

  趁热打铁,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警区工作全面理顺之后,征得了高书记的同意,我又对三个警区的警长实行“政绩末位淘汰制”。即每半年,对三个警区的治安成效进行一次以丨党丨委考评和群众测评为主要内容的“党群双评”考核活动。对第一次“双评”列在末位的警长给予警告,两次列在末位的警长自动下岗。
  新警长的产生,不再实行单一的丨党丨委任命制,而是实行干警公开竞选、丨党丨委考核任命相结合的办法。首先,由丨党丨委推荐和群众推荐“双推”确定警长人选;之后,警长人选要面对警区群众进行竞选演说,并当场进行民意测评;民间测评过半数的人选,最后上集团丨党丨委会议决定是否任命。
  实践证明,经过这么一番辛苦折腾上任的新警长,个个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政绩突出,群众欢迎。“末位淘汰制”终于选出了丨党丨委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公丨安丨”。
  派出所的一系列改革,从根本上扭转了金平集团社会治安混乱的局面,也惊动了市公丨安丨局的李局长。
  为了总结改革经验,创造新的政绩,李局长亲自带队到金平派出所取经,并决定在郊区分局所属的三个派出所全面克隆和推广“金平经验”。
  不过,简单的照搬效果好坏褒贬不一,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