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怨》
第23节

作者: 明石玉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我惊讶地发现思凡正在一旁轻轻地啜泣。那泪水令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我不知道思凡为何哭泣,更不知道此刻的她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是回想起了她那未能实现的梦想;或者是那些被自己所虚度的年华;亦或是那段令世人所不齿的爱恋……
  “思凡,你怎么哭了?”就在这时,贝拉身穿一件黑底白花的毛呢连衣裙朝两人走来。只见她表情惊讶地问道,“这不是尹公子吗?你们两个……怎么……”
  “不,不,是我被这幅画给感动了,与这位先生无关。”思凡说着赶忙拭去脸上的泪痕。
  “何女士,多日不见,您还是那么的光彩照人。”幸臣上前一步,彬彬有礼地说道。 

  “尹公子你过奖了。”贝拉听后甚为高兴,笑着寒暄道,“我听我先生说你这段时间一直在欧洲,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这里碰到了你!”
  “的确,前段时间我一直在巴黎,忙着参加几场艺术品拍卖会,前天才回到北京。”幸臣说着朝思凡望去,“这位小姐是……”
  “我新认识的小妹妹,名叫思凡。怎么样,长得很俊俏吧?”贝拉说着搂住思凡的肩膀,言谈举止显得格外地亲热。
  “人如其名,好似一个思慕世俗,落入凡尘的仙子,令人心动不已。”幸臣凝视着思凡,面含微笑,点头赞许道。
  思凡顿时羞红了脸。

  这么肉麻话,我听得都害臊。都是人,怎么脸皮的厚度就大不一样呢?
  注释 1:维多琳·墨兰(Victorine Meurent),生于1844年2月18日。在1862到1874年间,曾先后9次作为马奈的模特出现在其画作中,如《草地上的午餐》(Déjeuner sur l`herbe,现为奥塞美术馆[Musée d`Orsay]收藏)、《女人与鹦鹉》(Woman with a Parrot,大都会美术馆收藏)、《着斗牛士服装的维多琳》(Victorine in the Costume of an Espada,大都会美术馆收藏)等等。维多琳·墨兰亦是一名画家,其作品多次在官方沙龙展出。代表作为《16世纪纽伦堡的布尔乔亚》。1903年成为法国艺术家协会(Société des Artistes Fran?ais)会员。为了生计,她曾做过戏院的领位员,在女人酒吧里卖过画。死于1927年3月17日下午7点。终身未婚。

  日期:2012-09-12 10:56:00
  幸臣随后试探性地问道:“不知我是否有这个荣幸陪两位美丽的女士四处转转?”
  “当然!那再好不过了!有尹公子相伴,这个下午便不会无聊了。”贝拉立刻拍手赞成。
  展馆内,三个衣着光鲜的如画璧人站在一起,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变得雅致起来,满墙的名画也随之黯然失色。那种的压迫性的美立刻吸引了其他观者的目光。你在看画,看画的人在看你,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对此,我很有自知之明。
  “比起那种赤裸裸的肉欲感,我倒是更喜欢欲语还休的朦胧美。”贝拉双目含笑道。
  “这种刻意而为的朦胧美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幸臣在一旁接话道,“女性人体审美在中国古代一向被刻意避讳。纵观历朝历代的仕女图,在绮罗纤缕、严装素裹下我们能看到的也仅仅是头、颈和手这三个部位。因此,中国古代画家们只得绞尽脑汁在女性的动态仪表上大做文章。在他们的笔下,各色美人或坐或行,或立或卧,或拈花或摇扇,或抚琴或嬉戏,极尽妩媚,极富神韵。例如,旁边这幅《罗浮梦景图》就将当时男性所向往的那种‘倚风娇无力’的病态美发挥到了极致。画中的少女柳眉细眼、小口削肩,在身后万梅竞艳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羞可人。”

  “这种小眼小嘴,弱不禁风的样子哪有什么美感可言?”贝拉双眉微蹙反问道。
  “女人的美丑,只在于男人的主观爱好。这种以柔弱为特征的病态美不仅反映出当时文人所追求的理想美,同时也符合儒家文化对女性的要求,并且满足了男人那可悲又可恨的虚荣心。自古以来,文人骚客所推崇的美人既要妩媚多情,又要气质娴雅;既要有娇花照水之颜,又要有弱柳扶风之色。但可笑的是,那群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一方面迷恋女性的肉体美,另一方面又耻于面对女性的肉体美;他们一方面热衷于女色,另一方面又将礼教妇德的枷锁强加在女性身上。这种扭曲而又矛盾的女性审美观自古便渗透进每一个男人的骨子里,且阴魂不散,并影响至今。而这种情节套用一句当下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男人们希望伴侣‘出门像贵妇,床上像荡妇’。”幸臣说着停顿了一下,“话虽不入耳,但句句都是实话。”

  “那尹公子心中的‘理想美’又有什么标准呢?”贝拉嫣然一笑道。
  日期:2012-09-13 22:40:00
  幸臣收起笑容正色道:“女性美其实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与准则,环肥燕瘦,性感含蓄,各有千秋。这就好比西方的写实和东方的写意,分不出孰优孰劣。但我认为,真正的女性美应该是一种独立的美,是一种不为满足男性审美而为的一种自信的美。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完全依附于男人,即使拥有再出色的外表,也只是一个任人摆布、没有灵魂的美丽躯壳。”
  “没错,我也这样认为。”贝拉附和道,“一个真正独立的女人,不仅要做到经济上的独立,更应做到情感上的独立。就像这幅《紫藤图》,藤条盘绕回曲,藤叶青翠可人。藤萝花虽美,却无法独自存活。即使灿若云霞,若没了攀附的藤架,到头来也只不过是梦一场。”
  听到此言,思凡低下头,紧咬双唇,一言不发。
  在众多画作中,我唯独对一幅水墨山水画情有独钟。远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绝壁幽涧,飞流直下;山谷之间,云雾弥漫。近处,树木成林,郁郁葱葱;古寺楼阁,若隐若现;隐者贤士,怡然自得。通体画面,除了墨色,只见印章那一抹红晕。那看似呆板厚实的墨色,即可变得苍劲有力,又可变得虚幻空灵;即可代表青山绿水,又可代表天蓝地黄。这种简括又不失真实的美,令人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之一就是墨与色的问题。”只听见幸臣轻声说道,“所谓水墨画,追本溯源乃是水与墨一无顾返、一意孤行的结缘。水与墨的调和,经过宣纸的阴化,形成神奇的效果。浓淡干湿,皴擦点染,或细若游丝,或气势磅礴,形态万千,变幻莫测。其实生活就像一幅水墨画,不可涂改,不能犹豫,更不会重来。从毛笔接触宣纸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然尘埃落定。这就好比自我们出生之日起,身边所结识的人,周围所发生的事,看似毫不相干,其实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如果人的命运是注定的,那我们所能够做的难道就只有冷眼旁观、坐以待毙吗?”思凡突然抬起头,急切地问道。
  幸臣淡淡地一笑,答道:“命由己造,福由己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我们无法改造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己;我们无法改变命中的定数,但可以改变命中的变数。以前发生的事,无论好坏,皆已成为过去,纵使怨天尤人、万般懊恼,也无法改变。与其沉溺于对过去命运的伤感中,不如积极地面对充满变数的未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