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宰辅——史上最牛女白领上官婉儿大传》
第52节

作者: 李靖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8-05 12:47:31

  然而这一切已经和婉儿没有任何关系了。婉儿现在潇洒的生活在后宫里,袖手不理朝政。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然后可能瞪着墙上的日影就消磨一天。
  皇帝李显把需要批复的奏章都拿来给婉儿。婉儿磨得墨浓,掭得笔饱,翻开一本奏章来,看也不看就在上边刷刷写去。有时是一句诗,有时是一首诗,有时赶上婉儿兴致好,还能在上面画枝折枝花卉什么的。这些奏章再发下去,拿到手的人都哭笑不得,但后来也竟成了名。人们讳婉儿的名姓而不提,只取“昭容”的“容”字,唤作“容批”,竟然还很值钱。有得到一本精品容批奏章的,珍藏如拱宝,与世传名家书画并列放在一起。

  对此李显感到很讶异,就去亲自问婉儿,婉儿并不作答,却嘻嘻笑个不停。
  “有盘子吗?玉的最好。金银不要。”她说。
  “有吧?”李显很困惑,“朕平时都不管这么多。”
  尚御们送来一大叠玉质的盘子。婉儿随手拿起一个看看,晶莹的盘面隐约透明。她手指一甩,玉盘滴溜溜的飞撞到对面墙上去,撞得粉碎。
  “不心疼吧?”婉儿巧笑。
  李显叹气,“你喜欢就好。”

  于是那个下午李显都呆在婉儿的寝宫里,看着她一个一个的往墙上摔盘子。摔了整整一下午。傍晚的阳光穿堂而入,满地碎玉烨烨生辉。
  “真美啊!”婉儿望着那片潋滟的辉光,“皇上,明天继续摔吧?”
  她很快就融入了长安城那些纸醉金迷的生活里。
  人们突然发现,原来以才学名动京华的才女上官昭容在狂欢上居然很有天分。她是一个杰出的笑话大师,擅长各种笑话和冷笑话。有时候婉儿当众板着脸讲了半天,文武百官们回家去睡到半夜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

  她也擅长当时贵族酒席之上应当擅长的一切玩意儿:投壶、射覆、猜枚、行令乃至于掷骰子。象牙的骰子在紫竹的骰子筒里喀啦喀啦的滚来滚去,婉儿砰的一声把它扣到桌子上,一圈亲王郡王面面相觑。
  “十二点。喝!”
  于是亲王郡王们只能捏着鼻子郁闷的灌下酒去。婉儿在一边看着,拍手大笑。
  她开始主持一些大半是诗人文士们参加的雅会。上至皇帝、皇后,下至沈佺期、宋之问、徐彦伯、阎朝隐、崔融、崔湜、郑愔。或者各人分别作诗,或者联柏梁体那种长诗。联诗的时候上官婉儿就随随便便对付一句过去。分别写诗的时候她就一人写五到六人份:自己一到两首。皇帝、皇后、两位公主一人一首。
  过了不久就没人再敢跟婉儿面前提作诗的事了。
  “昭仪的诗才真是古今罕见,云霞满纸啊!”宋之问拍着胸膛赞道。
  “我听说你是一个佞臣!”
  婉儿冷冷的说。
  “但这句评语还大致不差。”她再补半句。于是凝固而尴尬的气氛再度欢然起来。众人频频举杯把盏。
  她也随皇帝李显或皇后韦氏趁天气晴好出去乱逛。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诗作流传。
日期:2011-08-05 12:52:09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驾幸三会寺应制》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旗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做这种颂圣诗,婉儿是天才中的天才。她的祖父上官仪就是宫廷诗的能手,她又特地和韦承庆和苏味道学过诀窍,甚至懂得大局要平衡。何况她就算随随便便写几十个字出来,也没有人敢说不好。

  就这样,天后武曌年间的那个忠诚勤勉的侍书女官,女帝武曌时期的那个兢兢业业的王朝女相上官婉儿就这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成熟而美丽的、狂放的诗酒放诞的上官婉儿。虽然,人们习惯称她为昭容,但她自己总是自称婉儿。
  如今婉儿已经四十四岁了,但肌肤的光滑、容颜的娇美仍然像普通三十许人。她像精灵一样活跃在大唐的宫廷之中,很多人真的相信她是不老的。
  偶尔会有人会怀念起当初那个出言谨慎、沉默寡言从不张扬的女孩儿,每当这个时候,他们会叹息着说:“学好三年,学坏一朝!”
  但有一个人从来就没有相信过那种鬼话。
  一场纵情狂欢的晚宴之后,武三思冷冷地拦住了婉儿。
  “婉儿!”他说,“在我面前,无需有丝毫顾忌。说吧,你在搞什么名堂?”
  “这位大人是谁啊?说的话我听不懂!”婉儿醉眼迷离,两颊绯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