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2 19:10:00
“双安里”,是上海街头极常见的一个里弄,狭窄的过道,挨挨挤挤的石库门……郑涵站在弄口,望着刻有“双安里”三字的石牌,心中有些忐忑,“双安里12号叙清书寓”,按这个地址,能寻到柳寒江的下落吗?
郑涵走至弄里,只见里面家家门户虚掩,一色的二层小阁楼,样式简陋,多是随意搭建的。正想着,身旁一家门户“吱呀”一声半开了门,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生得粉嫩白胖,一张嘴涂得红红的,穿着一件鲜荷叶绿黑滚边斜襟的小绸褂,胸前的两个扣子未系,露出了一片白花花的胸脯,里面大红色鸳鸯戏水的绸缎抹胸,晃得人睁不开眼,手掐一个水粉色的绢子,倚在门上乜斜着眼睛打量郑涵,郑涵觉得好笑,向她做了一个鬼脸,加快脚步向前走。
“小赤佬!”后面传来一声骂。
郑涵并不理会,又走了几步,顿觉豁然开朗,弄底一家的门庭,要比别处阔朗许多。遥遥望去,但见那家楼阁玲珑,古木参差,遥闻琴笳之声,颇有古韵,大门上有四个字“叙清书寓”,郑涵不由心想:想不到在这样的里弄,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家。
如果他知道“书寓”的真实含义,不知心里会怎么想。
郑涵走近,刚敲了几下,里面便有人将门打开了,出来一位十五六岁的青衣少年,斯文清秀,举止大方,笑道:“先生,请问您找谁?”
郑涵想了一下,微笑道:“我想找一个人,请问柳寒江住在这里吗?”
那少年笑道:“哦,柳先生啊,他很久没来过了。”
起码他认识柳寒江!郑涵心中一阵狂喜,“那么你知道他现在在哪?”
那少年略一迟疑,“这个……恐怕得问我们姑娘。”
“那我能见见你们姑娘吗?”郑涵又忙补充,“我有很要紧的事,想找柳寒江,拜托你通报一声吧!”
2012-8-2 19:10:00
“请问先生尊姓?”
“姓郑,郑涵!”
那少年微微一笑,“请稍等,我去问问姑娘!”说罢飘然而入。
他的言谈举止,让人觉得说不出的怪异,带点戏剧腔的造作与扭怩,似乎不属于这个年代的人。大概是旧式的大家族,有些守旧吧?郑涵觉得好笑。
半晌,那少年返回笑道:“我家姑娘请郑先生进去呢!”说罢躬身请入,郑涵忙跟了进去。
进门却是一个烟雨山水的墨石小屏风,转来只见湘竹成阵,青翠欲滴;奇石层叠,曲窍玲珑,正对着一座精致的小楼,未至门前,早有两个青衣小鬟的姑娘卷起湘帘,只闻一缕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情一爽。
两人在厅中坐定,早有一个青衣小鬟捧出茶盏来,恭恭敬敬地奉上,郑涵忙双手接过,笑道:“好香的茶,碧螺春吗?”他不懂茶,随口乱问。
那丫头掩口笑道:“这是安溪铁观音,用莲叶上所集的露水泡制,我们姑娘专门用来款待贵客的。”
郑涵并不介意,不过是一杯茶,说错了又怎样。倒是那个青衣小鬟掩口笑的样子造作之极,有卖弄之嫌。
那丫头笑道:“先生可是姓郑?”
郑涵点头,那丫头又笑道:“郑先生从北京来的?”
郑涵故作惊奇,“你怎么知道?”
“先生官话说得真好!”
2012-8-2 19:10:00
“过奖了!”郑涵话锋一转,“你认识柳寒江吗?”
“这个,您得问我们家姑娘!”
“你们姑娘在吗?”
那丫头微微一笑,躬身道:“请郑先生上楼!”
郑涵被那姑娘引上楼来,此时传来一阵琴声,朴拙苍劲,余韵悠长,透人心魄,听起来绝非年轻女子可以为之,郑涵循声走去,此时琴声陡然急迫起来,弦如流水,急湍飞溅,泻玉碎珠;突然声作变徵,如巫山猿啼,怨女夜哭,凄厉不忍卒听。郑涵忍不住推门而入,那琴弦“嘣”地一声断了。
一个女子背对着郑涵,缓缓转过身来,看来不过二十左右的年纪,脸颊瘦长,面容苍白,穿着青布袄裙,衣衫窄小,身若束薪,瘦得如同纸片儿一般。形容态度却是一片苍松雪岭,晚棹孤舟之气,令人不敢亵慢。
郑涵被她的气度所震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那姑娘微微一笑道:“我弹得好听吗?”
郑涵点了点头,那姑娘又笑道:“你怎么不说话?”
郑涵心想:你瘦成这个样子,我只怕出一口气,就要把你吹跑。
郑涵击掌赞道:“姑娘弹琴,一个‘好’字不足以称赞,可我一时间又找不出别的词语来,能配得上你的琴声。”
“你到挺会说话的,”那女子又是一笑,“你看我这间屋子好看吗?”
郑涵转头四顾,只见这间屋子如天府雪洞一般,器物陈设,皆是旧式,看起来绝非一般人家所有,郑涵也不认得,只觉是少见的古器珍玩。倒是房梁上绕着一根青色的丝带,让郑涵觉得有些诡异,也不解其意。倒是墙上的一幅画,更觉精妙:画上是两个孤伶纤瘦的女子,大约是娥皇女英之类。衣服头饰,不过是水墨皴染,取其大略而已。脸容神情,却是工笔细雕,十分传神:只见两个女子黛眉浅蹙,两靥含愁,遥目远眺,似在送北燕南飞,又似在叹惜落芳飘零,大有自感身世,瘦影自怜之意。更兼广袂轻薄,当风摇曳。郑涵虽不懂画,也大概能赏其意韵,不由赞道:“这画画得真好!”
2012-8-2 19:11:00
那女子蹙眉道:“画虽好,可那两个女子却太过薄命了!”
郑涵吃了一惊:“这两个女人……你见过她们?”
那女子凄然笑道:“岂止见过她们,这屋子就是她们的,那张床就是她们住的,我弹得那张琴……也是她们的!”
郑涵听了,抬起头看见她那凄迷哀怨的眼神,再看看画上的两个女子,觉得容颜与那青衣女子十分相似,不由得激泠泠地打了个寒战。
此时此地,此景此画,无不氤氲着森森的鬼意,令人彻心寒凉。
“活见鬼了?”郑涵心中不免嘀咕。
那女子请郑涵坐下,奉上香茗,开口道:“先生若不弃,我为先生说段这姊妹的故事,以消永昼,如何?”
郑涵虽急于询问柳寒江的下落,但也不好打断对方,贸然相问。更兼被青衣女子的情绪急感染,这位姑娘的背后,一定有非同寻常的故事。她和柳寒江,又是什么关系呢?
郑涵朗声道:“姑娘请讲,在下洗耳恭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