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0后落魄男的生活记录》
第3节作者:
平凡篮子 妈妈,小姨,我到县城逛一天,购置物品如下:双星运动鞋2双共计500元;空军带羊毛里子皮夹克1件,598元;棉军靴1双250元,大红外套1件60元,保暖内衣1套40元,皮箱1个80元,午饭请我吃羊肉38元,共计1566元。这些钱都是小姨出的。大概是她能动用的所有现金了。妈妈没有花钱!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我一定会报答亲爱的小姨!
这些年小姨又开过饭店、熟食店、理发店做过保险,小姨夫包过工、开黑车、教驾驶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属于很不错了。但我一直会关注他们的,尤其会帮她两个孩子成人立事。
也顺便评论下我那抠门的妈妈。在山东我们那地区,丈夫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这也是妈妈的信条。爸爸上班早饭始终是两个煎鸡蛋、半斤牛奶,从我小学一年级就这样。煎鸡蛋我只享用过两次,都是初中时,一次是打吊瓶,一次是夜晚复习很晚又遇妈妈高兴,数量是每次一个。在妈妈(也包含爸爸)的价值观中,孩子就是个小小。这种观念也导致我们最后几乎决裂(另文)。
妈妈的抠门很大程度上曾让我很自卑。我上初二跑早操时,穿的是小学时买的面包服(类似今天的羽绒服),下面带松紧带收腰的,这对我可不是个好事情。因为衣服小,每跑几步我就得用手往下猛拉,要不收腰收成胸罩了。我的初中同学曾跟我妈说,“阿姨,你不能给##买件好衣服好鞋吗”?我妈嘿然一笑了事。那一刻,我是多么羞愧,又是多么希望她从善如流啊。记忆很深刻的是我经常穿我妈的工作服,四个套的,草绿色,有点像老军装。这件衣服倒是满长的,所以我穿很久。有个小插曲,我妈刚开始给我这件衣服的时候,在昨上兜里有5块钱,一张工农兵,叠整整齐齐放在里面,观察很久无事后,我也大着胆享用了。同学间也是经常买个瓜子或者什么的,我,双职工的孩子,却不如家里没有闲钱的农民子弟(不是看不起农民啊,他们当时确实如此)。这类故事多啊。但是我那时是很懦弱的,不敢提的。上高中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同学们都花枝招展的,我身上除了爸妈(长高了可以捡爸爸的了)的淘汰货就是全县城最便宜的货色,真佩服我妈妈,果然是搞商业的,业务熟练啊。妹妹在初中后待遇跟我不一样的,女孩子应该穿亮点,他们认可的,而且妹妹敢开口要。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三暑假在家闲等开学的日子,小姨全副武装我之前。某日清晨,我穿了一条吊脚(短了)的裤子去小姨家,跟她说我去学校办团员证转迁,然后顺便回姥姥家问她有什么事。小姨说,真服你妈,人家的孩子都像白面拖的(土话,就是花枝招展),一边说一边把身上的牛仔裤脱给我,说刚买的有点肥估计我穿可以,穿上之后还真合适,她说你穿走吧。我到学校后,因为考上重点大学,老师组织照相留念,以便鼓励学弟学妹。就这么一张有纪念意义的相片,我穿着一条从女人身上脱下来的裤子(我不是说这裤子女性化,裤子是中性的,只是想到不是自己家里穿出来的),心冰凉!
日期:2009-10-04 01:10:47
因为上大学后跟妹妹见得更少了,不便穿插
把妹妹后面学习的情况介绍下,方便再后面展开。
妹妹第二年复读成绩依然烂,高考作弊,被轰出考场
第三年转到外县高中再读,因为家里的高中已经管不住她了。
高考分离录取线无比远,爸爸死心了,不想给读,妈妈意思再读,我站在妈妈一方。
后来到我堂叔的学校(时任校长办公室主任,现已副校长)读成人教育,反正只要跟入学资格有关的事情全部解决,还免两年学费,直到妹妹毕业后还可以白住学校宿舍。
可惜那个学校很没名,那时倒动员我考的,我理都没理。不懂事啊,现在回想,如果考那,入党、找工作还不是手到擒来!年轻啊,幼稚!心高啊受苦!
日期:2009-10-04 01:11:42
大学时光可能是我一生中最轻松的时段了。
很惭愧,大学的我碌碌无为,就这么晃悠着过去了。
学习成绩全班中下游,反正就是勉强毕业。这里有一件神奇的事情,值得我骄傲。考四级是当时拿毕业证的必要条件之一,2000年的毕业生对于毕业生看的像命一样重要。其实毕业后发现,根本就用不着,除非是国企、公务员、装B的大外企,就是看你是不是像个大学生,有没有那个派头。我英语差的离谱,口语听力为0,因为以前中学是应试教育,除了能背过几百单词没有任何基础。大学逃课很离谱,英语尤其,老师老是用英文说话,整的头晕乎乎的。四级第一次考试时大二下学期吧,43分,大三不再开英语课了,更不曾复习,所以大三第一学期都没敢报,下学期终于不得不报名了,考试的时候,听力部分是要带耳机的奥。我也戴了,没装电池,故意的。因为压根一个字听不懂,所以就节省点时间直接做后面的试题,20个听力选择题全部选C,好像对了7个;阅读理解4篇没有一篇知道说什么,但40分得了32分,因为我记忆力很好,语文功底好,主谓宾定状补语法结构无比娴熟,就靠看单词在文章那个中哪个位置来推断答案。作文没写完,因为属实不记得足够的单词。成绩60分半,安全过关,感谢真主!
其实我不爱学习了,主要是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了干什么。今天回想起来,后悔的很,真的有用,真的书道用时方恨少。
我那时的爱好是围棋、书法、粤语歌曲,都是上大学后刚添得富贵病。围棋刚学,瘾头很大,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处找人克。书法是因为我们宿舍一位真正的书法爱好者表扬我,说我写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于是每天写几笔。在上大学之前,我两耳不闻窗外事,连一首完整的流行歌曲都唱不下来。大学入学第一天晚上,舍友轮流表演一个节目,我唱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真不会别的,可能是大家思乡情绪的缘故,竟然没人笑话我。记得学会的第一首粤语歌是陈百强“真的爱你”,此后刘德华、张学友、陈百强的所有粤语歌全部掌握。
至于当时比较赶时髦的谈恋爱,(98年叫谈恋爱不叫泡妞,基本就是携手逛街、共同自习偶尔亲嘴嘴,不像现在的小朋友那么直接),我是没有福分的。准确说,那时自己玩的很过瘾,根本就没那心,就是由女生倒追,恐怕也难成功。不过话说回来,那时又穷又土,谁傻啊追我?
如果要再加一个爱好,就是吃串喝啤酒。冬日的哈尔滨室外零下30多度,地摊就是用个防水帆布直接围起来,就开始造了。没有多余的零用钱,3块钱一个烤鸡架,一直喝到天亮,最后肉啃光了骨头烤的黑焦的,也能吃。烤大蒜是白吃的,也是下酒主菜。啤酒的费用就感谢哈啤集团了,当时为了增加市场占有率,啤酒中奖率一度高达百分之八十,基本上每天就是出一瓶的钱就好了。虽然啤酒质量因此降低到酸酸的,但并不影响我们的快乐。
大学的时光平凡而幸福,没有压力没有烦闷,我永远怀念。
因为我主要想讲述踏上社会以后的事情,那段时光就这样一笔带过了。
日期:2009-10-04 01:12:5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