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0后落魄男的生活记录》
第20节

作者: 平凡篮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连是个风光美丽的城市。如果单论自然风光,像青岛等同样的海边城市绝对比不了。现在很热的打黑大哥薄熙来,曾是大连甘井子区的区长、大连市长,由于其父薄一波在上层的影响,大连在城建方面得到中央财政的很多照顾。这些功绩,每个大连市民都津津乐道的。另外文明礼貌方面,大连人也肯定是全国前列。大连的姑娘平均身高大概是168,身材很好,因为大连是山城,每天都得做有氧运动。大连人说话也有意思,一股海蛎子味道,跟辽宁的丹东,山东的威海有些相似。大连的男人有点特别,全东北的老爷们都很爷们,但大连的男人是比较温柔的,惧内的也多。一时高兴了,乱七八糟地说跑题了。

  日期:2009-10-14 01:37:56
  那时我刚毕业不久,在大交所里上班。
  上班很轻松的,上午九点左右到班等开盘,下午三点就解放了。
  下了班直奔马栏河,沿河而下,去洗海澡,抓海蜇、捞海带,吊螃蟹。基本上玩完了,晚餐的料也就备齐了。
  那时真的是一个惬意啊。
  这次到了大连却是完全别样的心情。因为我得在这个城市里找一个地方,钉上自己的名字了,在大连生活了。

  安顿好了之后,上午就到附近的劳动公园里跟着一老大爷学太极,大爷的拳打得极好,可惜我心不定。学这个也是希望可以排解情绪,总不能愁眉苦脸地去找工作吧。下午就在网吧里上网投简历。
  投简历的情况不是很理想。
  大连市位置比较偏,除了海路,陆地交通并不好。比如大连火车站晚上关门,因为没有火车经过。所以它的工业很差,基本没有好企业。当地的工资水平比较低,04年的水平就是1000吧。贸易公司多得很,多是要求日语精通、专业6级英语等。我的外语是不行的。太小的公司待遇我也不想去。
  没想到这一找工作竟然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大连市旅游城市,所以生活成本还是很高的,对于本地人来讲,消费的确很吃力。恐怕大多数的旅游城市都有类似的情况。

  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所以我们就制定了勤俭持家的方针。不买衣服、买最便宜的菜..也是闷中作乐吧,但也坚持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离开大连为止。
  日期:2009-10-14 01:55:09
  我找到了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公司做一种比较高科技的产品。
  老板原是搞艺术的,所以浑身都充满了浪漫主义。后来与某高校的偶然接触,认为这个产品可以市场化,便买了专利来做这个产品。
  工厂尚且出于试产期,在大连成立了一个专卖店,来试销产品。

  我应聘的的是销售部的职位,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公司所谓的销售部就是专卖店,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从工厂调过来,当专卖店的店长兼正在筹建的销售部经理。
  此君出身不高,也无相关经验,整日端坐于办公室上网看营销杂志。我们几个刚来的,他也不安排,说实在是不知怎么安排,也让自己看看书,扔两本杂志给我们。
  我这次到大连,希望在销售方面可以系统提高一下,所以很渴望可以有机会学习市场策划方面的知识。但是一般的国产公司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市场部的,大企业我外语又不过关。
  所以看到公司这个情况,就毛遂自荐,找了领导谈话,我说你成立个市场部吧,我来做。领导的批示是我在销售部挂职,单独行动,先起草销售公司(拟建)的相关章程、业务流程、考核等系列文件。
  我对这个任务非常喜欢,真是我梦寐以求想做的事情。
  但是我并不是市场营销专业科班出身,我学的是评估,而且以前我做的也不是公司正规的那种销售。所以我每天晚上看培训光盘、背教材;第二天就按自己的理解用电脑整理出来。

  那段时间,恐怕是我最勤奋的时候了。晚上基本要学习到两点,要不第二天不够料。幸亏不是在大公司,我的现学现卖也没人笑话。花了一个月左右吧,我把领导交代的任务都完成了,打印成稿。
  三天后,这份打印稿再回到我手上时,多了一行批示,“复印,转发各董事和下发各部门”
  日期:2009-10-14 02:08:22
  这个肯定让我很受鼓舞,也很受器重。
  公司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招聘销售部的同事时,销售部经理和我一起负责,我必须出具书面意见。最后也根据我的意见决定录取与否。除了销售部经理本人,其他销售部的同事都是让我安排工作。但我也尽量照顾他的面子,也安慰他说我是做市场管理的,以后跟他不是一个部门。

  这时候我的任务是做销售的战略计划,以及对销售部门的组建。
  大概也是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学习,第二天总结。这样完成了整个计划书。
  老板跟我谈话希望我出去跑销售,而我希望留在本部做市场工作。销售部的经理,还有公司的一个副总(自我定位是销售总监),都积极把我排挤出去。
  最后的结果也有些意思。我开北京市场,同时开的上海、郑州、西安三个市场的业务反馈先汇总给我,由我整理后再与公司沟通。
  我不希望这样的结果。这种党内斗争的气氛我很不喜欢,而且我真的想精心研究下市场方面。

  到北京,对女友而言,那就是天堂。
  东北人买东西,讲究的就是到北京。林姨他们也鼓动我去北京,毕竟是首都,有很好的象征意义啊。
  后来我也同意了,去北京。
  日期:2009-10-14 02:16:36
  公司开的待遇很低,招不到很有战斗力的老战士。
  我到这家公司,其实是想学习提高的,看重的是有这个实践的机会。对于工资多少,不放在心上。
  但出去总得有兵啊,我在以前招聘的时候物色了两个能用的兵,这次进京都带走了。这也是我对公司的要求之一,另外就是要求公司给我提供单独的住房一套。

  北京的工作开展的是不错的,以公司的支持而言。但是是我接受不了的,家里的大哥瞎定价,没有任何品牌却跟国际一流品牌同价,产品发给我后我都需要检查,然后退回85%。总部的检验员说新工厂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很多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也注定了公司的未来不会很远。
  这都是旁话了。我没有想到,北京,从这里开始,我跟女友的关系开始急剧下滑,最终分手。
  日期:2009-10-14 02:30:31
  女友在大学里面没有认真学习过什么套路,而且也不愿意让别人指手画脚,所以她去打工的确是不合适的。
  其实到大连,我觉得林叔可能也有另外的一层意思,还是希望继续考验我们。这是今天的我这样认为的。
  在大连,女友每天就是靠疯逛大商、麦凯乐、百盛、友谊各大商场打发时间,晚上就逛超市采购商品。
  离开家,这几个月对她也是一种欣喜。

  到北京后,她的生活也只能这样打发。北京的商场那可就多了去了,王府井、西单、燕莎OUTLETS、金源..好像有名的也有几十个,她都能逛到燕郊去,据说某品牌在那促销;哪个写字楼里卖什么她都知道。天天上一个叫“我爱打折”的网站,喜欢逛街的人都在哪交流信息。
  我每天出去拜访客户,走市场;她就每天东游西走。
  这时的我们已经没有了共同生活,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只是曾经的往事和伤痛还共同记得。
  <
  日期:2009-10-14 2:43:00

  同事们收工回来,基本都是下午七点左右了。我因为不是每天都跑得这么晚,就做好了饭叫他们过来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