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家乡远近闻名的神婆,讲述这些年发生在我身边的诡异事情...》
第29节

作者: 木木阿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我奶奶所用米的制作方法,或许不一样的人做发有所不一样,我想说的是,奶奶随身携带的米,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防邪的。

  继续回道主题上,我带着奶奶赶往昨晚父亲被迷惑的坟地,一座最高的坟下还有几颗带泥的花生,应该是今天一早父亲和母亲在收拾的时候遗落的。
  奶奶并不说话,围着坟转了两圈,又在坟头上撒了几颗米,然后离开,我以为她是准备回家,屁颠屁颠地往家的方向冲,没想到没跑两步被奶奶喝住:易娃子,陪奶奶去那边看看。我转身,看奶奶手指的方向,那是另一个村子了。
  我没说什么,奶奶要看就看吧,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奶奶身体不好,有我陪在她身边至少放心一些。
  沿着路边的小路直走,我和奶奶最后停在一个四四方方的蓄水池边,池子的一边有几阶楼梯,一只延伸到水下边。那时候我对计量单位没什么概念,大致感觉有家里堂屋一半那么大,现在想想差不多十平米左右,至于它的高度我没量过不清楚,不过应该挺深的,要不然也不会淹死人,这是后话了。

  奶奶在水池边上站了好一会,又辗转站到楼梯上捧了一剖水在手里闻了闻,然后叫我陪她回答,一会后拿了四张黄纸,从新回到蓄水池边,在四张黄纸里分别包上十几粒米,埋在水边四个脚边的泥土里。
  事情似乎一直都很平静,奶奶并没有说什么,就叮嘱父母亲以后晚上的时候早点回家,千万别在坟地以及我和奶奶今日去的那个蓄水池边逗留。当时我不知道奶奶是什么意思,直到两天后村里传来一个留言,说隔壁村一位罗姓男人不小心摔进了蓄水池里,淹死了。
  我出于好奇,和王冲及一群小伙伴往大人们说的地方赶,远远地已见山头上站了一群人,个个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可能因为我们是孩子,那些大人并不让我们靠近池边,不多会见两个人抬着一个裹着白布的人走出人群,往邻村走去,人群里一部分人紧随而去,另一部分人则无趣的离开,几分钟后山头恢复宁静,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母亲向奶奶提起这事,我也把自己的所见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说的无非是我看到他们把尸体抬走,还看到尸体上流下来的水,奶奶听完后沉默了会,小声说了句:该来的还是来了!
  我当然不知道奶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很快的就明白了。
  先跟一段,稍后还有,大家先瞧着……
  日期:2013-07-07 21:01:00
  第三天负责邻村那个被水淹死男人葬礼的阴阳先生找到了奶奶,这人也是恰好跟奶奶一个姓,最多不超过三十岁,挺年轻的。
  这位张叔叔见到奶奶很客气,说他是赵叔叔把奶奶介绍给他的,他现在遇到点麻烦,想请奶奶帮忙。奶奶善于助人为乐,所以她并不拒绝,大致问了问什么情况。
  原来这个死者很是奇怪,设灵堂的时候一副挽联怎么也贴不上去,后来好不容易贴上去了,过一会又自动掉下来。当他家人为他上香是,每一次点一柱都会有一只莫名其妙地熄掉,其他两只都烧光了,另一只还一点都没动,他的家人吓得不行,要阴阳师想办法。可是阴阳师接触白事不过两三年,以前都是跟他师傅一起出门的,这次他的师傅不在,这件事就交给他一个人,他根本应付不过来。
  这位张叔叔可能是怕奶奶不答应,说完之后又补充了一句:张婆婆你放心,这次事情圆满结束后,我得的红包三七分,我得三成,你得三成,怎么样?
  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话一说出来就会让人觉得这个张叔叔很市侩,做什么事都是以金钱为目的,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很丢脸的事,我也很喜欢钱,不过他的说法很容易叫人怀疑他是否有真本事?
  奶奶听着没及时回答,应该是在考虑。张叔叔瞧着有些急了,又补充说:真的是赵哥叫我来找你老人家的,请你看在他的面子上帮我一次,我也实在没办法,这件事要是处理不好肯定会惹来更多麻烦的。
  一个人去世能引来多大的麻烦,充其量这人是凶死,死后有些怨气,他还能有上次和赵叔叔在小洋楼收的鬼麻烦?我是这样想的,对这个张叔叔丝毫的好感也提不起来。可是奶奶不一样,从板凳上站起来往她的房间走,一边走一边说:行,我跟你去看看。
  一九八八年奶奶已经七十多岁,对于一般的老人而言,这个年龄并不算很大,甚至身体还能很硬朗,但做为神婆的奶奶和普通人不一样,她腿不好,大小身体就很瘦,老来更是只剩皮包骨,平日在家里她是很少做农活的,母亲也孝顺,最多帮母亲烧把火,或是喂喂鸡鸭等,大多的时候只是看家。父亲说奶奶年轻时受过很多苦,尽管家境不好,可是他一定要让奶奶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地度过晚年。在这里请允许我啰嗦一句: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养育我们不容易,请大家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孝顺他们到老。

  不好意思,说远了,我们继续讲故事。
  小时候对死人没什么明确的定义,只知道可以吃肉,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就算很晚回家爸妈也不会揍我。今晚也一样,奶奶和父亲找完招呼后便出了门,当然,为着那顿晚饭我也是要跟去的。
  前面说过,淹死的这家姓罗,据说五十九岁,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最大的四十一岁,最小的十九岁,才刚刚嫁了人,罗老头正是享清福的时候,上个月在街上遇上一个算命瞎子,那瞎子说他是九十三岁的命,他一时高兴给了五块买酒钱给算命的,然后笑呵呵的回家。没想到一个月之后被淹死在蓄水池里。
  我们到死者家时,明显闻到一股浓烈的纸钱味合着火药的味道充溢在整个空气里,死者家的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木桌,有两张上围着人,像是在打牌,有说有笑的。房屋的一边搭了个临时的帐篷,扯着白布,布上挂着很大一个‘奠’字,旁边贴着一对挽联……不,确切的说不是贴,是缝,明显是用白色的线将挽联缝在背后的白布上。白布前面是一张小木桌,上头摆着一些肉类、米饭等贡品,与一个香炉,炉中如张叔叔所言,大部分向烧到底,却有少部分方才被点燃就被熄灭。看着这些,我有种说不出的压迫感,像是有什么东西游荡在空气里,看着我们这些人的一举一动,我朝周围看看,又什么都看不到。

  在家乡,只有在家中咽气的人的尸体才能停放在堂屋正中,若是在外头咽气的,且上头还有父母老人的,就只能在房子的旁边搭帐篷停尸。这是个很奇怪的风俗,家乡的说法说,人死的时候有两魂魂六魄是落在咽气的地方,只有一魂一魄才会随尸体的移动而移动,为避免冲撞到老人,这没魂魄的尸体是不能停在正屋里。
  院子里有些人是认识奶奶的,见我们到来虽不明所以,但还是热情地声招呼,之后张叔叔找来罗家几个子女到到一个单独的房间,还没开口,罗家最小的一个女儿就先哭了起来,这女娃看起来挺乖巧的,哭起来也楚楚动人。她身旁看似姐姐的女子忙拉了拉她的衣裳,厉声说:哭什么哭,先听听张师傅怎么说。
  为首的男人问:赵师傅,我爹的事怎样了?
  赵师傅看一眼我奶奶,说:这件事还得容我再想一想办法。这是张婆婆,就在你们邻村,帮很多人治过病,不知道以前你们认不认识。
  为首的男人有些难为情地说:我和四弟都是入赘的,丈母娘家远,我又很少回来,所以……
  奶奶并不以为意,说:我平时很少出门,他们是晚辈,不认识我是应该的。
  刚才还哭哭啼啼的罗小女儿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张婆婆,是不是帮人化水那个?我听过,帮好多人治过病,别人都说你很灵的。
  房间里顿时安静了下来,罗家几个子女都看着奶奶,从他们眼睛里似乎看到了希望,为首的男人扑通一声向奶奶跪了下去,说:父亲的事张师傅已经告诉我们了,我父亲是凶死的,他一定死得不瞑目,所以他这几晚每晚给我托梦,我现在连觉都不能睡,一闭上眼就看到爹被淹死后的样子。
  男人旁边一个看起来稍微年轻一点的男人跟着说:他不仅不让我们睡,还作怪,就是前天给他设灵堂的时候,挽联老是贴不上,后来我表弟提议干脆把挽联写奠的旁边,哪知道他才刚站上板凳,凳子的一头却翘了起来,表弟当场摔倒,凳子恰好砸到表弟的大腿,现在表弟还躺在床上下不来。
  最年轻的女子说:爹死了这两天我总觉得心口扑通扑通跳得特别的厉害,我爸他生前是不是有什么没完成的心愿?张婆婆听说你会请魂魄上身,你帮我我们问问我爸还有什么想做的事,我们几兄妹几人一定会帮他完成的。
  今晚暂时就到这,在这里想说一下,其实楼主右肩膀有病根,用电脑久后就会特别的痛。
  今天看到大家说现在没以前更的多,其实没有,以前楼主是写一段更新一段,大家看起来是散的,很乱,现在楼主决定定时更新,大家看起来不会再觉得不过瘾,以后每天中午12:30左右,和晚上8:00左右准时更新,其他时间大家可以做其他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