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玄奇(卷二)——讲讲大明初年那迄今鲜为人知的诡秘传闻》
第33节作者:
柳林醉客 2011-10-25 16:16:00
第四章
第十九节
随着那轰隆声由远及近,众人感觉似乎连脚下的地面也微微震颤起来。
徐寒羽俯身贴地听了听道:
这声音来自地底深处,而且与我们前翻在山腰所听到的声音极其相似,难道说这谷中的地下真的还隐藏着一条更大的毒虫。
刘铃儿道:
想起那毒虫的模样我就恶心,李师兄我们还是快些离开这里吧。
李兴明道:
大家先别慌,待弄清楚情况在行动不迟。
这时随天绝老人前来的那些人更是显得有些惊慌不已,那双胞胎兄弟甚至猜测这一定是那两只水怪前来复仇,在地下打洞弄出的声音。
天绝老人出声喝止了他们的吵闹,向李兴明问道:
李兄弟,你们一路上可曾听到过这声音。
李兴明道:
乔老,告诉你手下那些兄弟,千万不要乱跑乱动,否则可能会有危险。
天绝老人道声谢,喝道:
都给我待在原地,谁都不许乱动,否则当心我砍下他的一双狗腿。
众人屏住呼吸,神情紧张地注视着脚下的地面,直到那声音渐渐远去,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天绝老人又侧耳倾听片刻,这才上前两步,道:
李兄弟,这地下究竟隐藏着什么鬼怪,你们是否遇见过。
李兴明将遇见毒虫之事简略说了一遍,又补充道:
至于这谷中是否还有更大的毒虫我们还不敢肯定,不过它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想来定是一个庞然大物,日后行进时定要多加留意。
天绝老人恨声道:
原来那两个混蛋并非是无缘无故消失的,而是因为贪财命丧在了毒虫口中,这二人背信弃义,贪得无厌,死不足惜。
李兴明又道:
不过您还有两位失踪的弟兄却是死在了一个怪物手中。
天绝老人白眉一扬问道:
究竟是何怪物这么厉害,能够在无声无息中掠走杀死我两位兄弟,却又不被老夫所察觉。
李兴明道:这是因那怪物有一种奇异隐身本领,令人极难发现它的存在。于是又将见到那怪物之事向他陈述一番。
天绝老人闻听谷中竟然还有这样凶残得异兽,也甚感吃惊。
李兴明又提醒道:
所以您老最好告诉弟兄们,晚间休息时一定不要呆在树上,以免被那怪物偷袭。
天绝老人闻言急忙转身返回,几个大步来到一株大树后,不由脸色一变,向其余人问道:
老六呢?
那几人也连忙向树后望去,也都露出惊骇之色,这老六就是不久前被湖中水怪用水柱击中吐血之人,因他伤势较重,所以方才一直倚在树干上闭目调息。
其中一人见此颤声道:
怎么老六又不见了,方才我还看到他躺在这里呢,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这谷中真的有鬼吗?
其余人看到又有人在眼前莫名其妙失踪,立刻变得慌乱起来,不由自主聚拢起来,四下张望。
李兴明见状,忙向毛琦问道:
你方才有没有见到这一带有何异样的情况。
毛琦道:
我刚刚只顾着那脚下的声响,没注意到其它的动静。
李兴明道:
大家保持警觉,毛师弟你在仔细观察一下四周,那怪物带着一人,应该还未走远。
这时天绝老人急匆匆走来道:
我那边又有一位受伤的弟兄失踪,极有可能又是被你所说的那怪物掳走的。
李兴明道:
您老先别着急,只要那怪物还未走远,我这师弟定能发现它的蛛丝马迹。
正说间,就听不远处的突然传来一声轻喝,这声音似乎就传自前方二十余丈处,可因天色黑暗,加之林深叶茂,众人一时间还无法看清那里的情况。
毛琦向前走了几步,急声道:
李师兄,前方树上有个人影。
天绝老人纵身向前,身形闪了几闪,便消失在林中,李兴明稍一犹豫,道:
走,我们快去看看。
徐寒羽忙对夏雪绮道:
夏姑娘,林中黑暗不明,你不必抢在前面,跟在我和李兄身后就是。
夏雪绮知他心思,点点头,随即放慢了脚步。
众人一路前行,远远果真看见前面一株参天古树上站立着一个身影,树下则斜躺着一人。这时就见天绝老人暴喝一声,高大的身躯陡然飞起,随即只见一片金光向那人影裹去。
可就在金光闪耀中,陡然间又出现了一点雪亮的寒光,这点寒光快的惊人,眨眼间便冲破了重重刀影,直刺天绝老人的咽喉。只见天绝老人猛然从半空中向下急速坠落,而那缕寒光却如影随形般依旧紧追而至。
众人眼看他已是避无可避,却见天绝老人落地的身形突地一个后弯,整个身子几乎贴在了地面,而那寒光沿着他的鼻梁一闪而过,随即只见空中飘起几根白须。
此时众人终于看清,在天绝老人的对面站立着一个黑衣人,而那缕寒光正是他手中长剑所发出,只听那黑衣人哼了一声,并未再次出手,而是身形一转,向那株古树上纵去。
天绝老人怒吼一声,飞身而起,手中金刀带着呼呼风声,如泰山压顶般向他砍去,哪知那黑衣人头也不回,身形似一缕清风般飘入了树冠中,眨眼间便消失不见,天绝老人金刀落空,狠狠砍在一颗粗枝上,顿时将其断未两节。
众人未想到这谷中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位绝顶高人,惊讶中,徐寒羽看到夏雪绮神情激动,正待询问,却见白影一闪,夏雪绮已然向前飞速飘飞而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