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槐(现代聊斋故事)》
第53节

作者: 辽东飞鹤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赤身盘腿坐在沙发上,凝望着茶几上蜡烛跳动的火焰,在雨声中心神又不由飞往遥远的过去。
  突然,烛心摇曳着黯淡了一会儿,象是要熄灭,不久晃动着再度明亮起来,然后从烛心里面渐渐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
  日期:2006-08-30 00:28:00
  第二十一章:误会
  (三)
  那个人的身影由模糊成一片一点点地清晰起来。是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眉眼虽算不上俊美,不过倒还清秀。他脸色红润欢愉,神情自信,坚抿的嘴角与微立的浓眉,显示出性格上的踞傲。眼睛细长略弯,似有笑意,又透出一种佻脱放浪。

  他梳了一个分头,鬓角修得很高,头发油亮板定,应该是抹了发胶一类的东西。身材高瘦,穿了一件淡咖啡色的西装,打了条深色碎花领带,脚下是锃光瓦亮的皮鞋。
  咦,这小子有点面熟啊。我心想。
  忽然,象是一阵风吹来,烛心与人影飘动起来,象是随着海浪上下起伏,波动越来越剧烈,最后那个青年的影象似乎散成了一团碎片。
  我正在遗憾,波伏停止了,烛心中又慢慢浮现出另一个人影。与前一个相似,也是渐渐由模糊到明晰,这是一个中年人。他穿了一件蓝色布料的长袍,已经洗得有些发白了。身体略佝偻,脸色有些憔悴萎顿,眉宇间丝抹了一丝愁苦,额头上刻了几条深长的皱纹。他的气质虽然与前一个青年大相径庭,但长相却极相似,难道是他的兄长?
  我暗自揣摩猜测之时,影象又飘浮动荡起来,等烛心再次稳定,出来的却是个穿中山装的老头儿。那件中山装显然有点年头了,黯旧褪色不说,还染有几块污迹,袖口处露出几缕毛丝。他拄着一根拐棍,勉力站立着,头发花白,满脸沟壑纵横,眼皮垂耷,眼神浑浊,一付心不在焉漠然懒散的模样。唯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薄而暗的嘴唇,抿合得很紧,显得顽固倔强。

  这个老头儿又是谁呀?与前两个人有关系吗,从面相上来看,不太象呀。
  烛心突然黮暗,逐渐逐渐缩小,最终“噗”的一声,竟然熄灭了。
  屋内又陷入一团岑寂。我揉了揉酸涨的眼睛,自言自语:“我眼睛花了吗,这仨人是干嘛的?”
  “君玄,你还是想不起来?莲蓬山上的誓言就真的被烧成灰烬了吗?”清迥悲凉的女声轻柔地响起。
  冷风从身上袭过,我打个冷战,象是从深沉的冥思中苏醒。刚才的体验象是一场梦境,却又无比真实清晰。
  风是从阳台刮过来的,而声音也是从阳台传过来的。
  我缓缓走进阳台,外面的雨已经小了,变成淅淅沥沥的细雨,风是从破损的窗户处吹进来的,阳台上也潲进不少水。
  我走到墙角,凝视着“她”,黑暗中似有一层清皎的微芒在流动。
  我默叹一声,说道:“求求你,不要老装神弄鬼好不好,有话你就直说,还怕吓死我咋地?你这么偷偷摸摸的,更恐怖。”
  荒寂的午夜,只有窗外的风声以及雨点落到树叶上的“沙沙”声。
  我凝神侧耳倾听了一阵,见没有动静,只得无奈地扼腕长叹:“真是急死人了!”
  站在窗前,我细致地从头回想一遍刚才的奇特经历。那个年轻人有点面熟,好象是在哪里见过的。瞑思苦想中,突然脑海中灵光一现,如果说对他有熟悉感,应该是他的发型!
  这种样式的发型,头顶上头发较多,梳成中分,而鬓角处的头发却全部剃掉,这是典型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风格。在名人传记中的照片上,曾经不只一次见过,比如沈从文、徐志摩、戴望舒、郁达夫、许地山。哦,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情况,昨天我在小区花园的莲花池里所看到的倒影:站在中间的那个青年,也是这个发型!
  又是一阵冷风吹来,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对了!烛心里的青年与莲花池里的青年,从体形上来说太象了,象得似是一个人!

  我困惑地揪着自己的头发,这一切有什么联系吗?猛然眼前似是一道刺眼的闪电划过,哦,蜡烛!记得小叶曾经在很久以前说过:在下雨的午夜,屋里不要开灯,只点一根蜡烛,一直盯着蜡芯看,也许就会看到你前生的样子!我还曾经试过一次,不过那次没有成功,当时看得眼睛都成对眼了,却什么都没有出现。现在这根蜡烛还就是那天我翻出来,试验过后,随手撇到餐桌上的。
  今夜我居然在不经意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前生!可是,那两个人是谁?前生的前生,前生的前生的前生?
  我咬着牙焦思苦虑,大概抽了半包烟,最后根据中年人与青年的相貌很接近的情况,得出一个推论:这三个人都是前生的我,分别是青年时代的我、中年时代的我与老年时代的我。
  想通了这一点,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上辈子我少年得志、意气风发、风流倜傥,相必是不会错了,可是我到底做过什么事,对谁有过承诺?“她”两次称呼我为“君玄”了,也许这是我前世的名字?可是她是个木头模特啊,七十年前还可能是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我们之间不可能有感情纠葛的。
  要论起上世与今生的感情交错,歆馨最有可能,我们是一见钟情啊。甚至齐思瑾,还有那些露水缘分的有的还叫不上名字的女人都存在可能性,惟独是“她”,太匪夷所思了。
  我站在阳台上,驰思遐想,最后腿都麻木了。蹬了蹬腿,活动一下,觉得脚下湿乎乎一大片,原来是潲进来的雨水积蓄得已有了一定深度。
  想想“她”还在疗伤阶段,也许禁受不起受潮,便将“她”抱进客厅。刚放在沙发上,就觉得从外面射过来一条黄光,在阳台上一晃而过。起初,我并未在意,还以为是闪电。当那道光束第二次照来时,我觉察出异样。那道光在阳台上居然停留了几秒钟的时间。
  我急忙回到阳台,向楼下看去。恰好此时,一道圆柱型的光线从对面居民楼的楼下照射过来,是手电筒的光!

  我尽力运起眼力观察,前面楼的三单元门口附近有两个人影,濛濛细雨中十分模糊,好象是两个男人,穿着雨衣。
  他们似乎谈论了一会儿,又用手电筒在我家阳台上来回照射了几次。我蹲下身,趴在窗台上,瞪大了眼睛。
  他们又交谈了几句,然后向前走来,其中一个人说道:“就是四楼,没错!”这句话他没有刻意压制嗓音,因此我听见了,是山区的口音,小保安史勇那张黝黑的脸庞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竟然是他!我大吃一惊,难道他为了减轻家庭困难,要铤而走险了吗?怪不得,这几次他见到我总是躲躲闪闪的。
  两个人在楼下又照了一阵,史勇的声音:“奇怪,怎么没有了?”此时,我已不敢露头了。过了好久,不再有手电光照来,我站起身,向下看,他们两人不知何时已经走了。
  我心中袭来一阵阵担忧与烦恼:得找机会和他谈谈了,希望还来得及。
  日期:2006-08-31 00:53:00

  第二十二章:危机
  (一)
  公司的早晨,雨后明媚的阳光也无法驱散黑云压城的紧张气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