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槐(现代聊斋故事)》
第59节作者:
辽东飞鹤 我百思不得其解,正痴想中,感到有一股灼灼的目光凝视着我。迎上一看,是冯经理,他饱含深意地向我一笑。昨晚,虽然我没有明确地答复他,但也稍微透露出站在他们那一边的意愿。
孙总讲话的音量突然提高了,他精心设计的计划终于出笼。这的确是一个打破现有格局的规划,公司所有资源要重组,从销售、计划、供应、生产一直到售后。虽然很复杂,不过我感觉他的重心放在了销售上。原有的相对独立的销售体系名义上还将继续存在,但几乎每个环节都要收到公司的控制,权限被极大地削弱。
会议室里马上出现了躁动,交头接耳甚至抱怨的声音开始显露,尤其是销售一系的人,脸上都现出惊讶与愤怒的神情。我仰头观察林总的态度,他却在很悠闲地喝着茶,一点看不出惊惶与不满。
孙总停止发言想要控制秩序,收效甚微。还是董事长平淡地说道:“大家要认真听孙总的讲话,我们有讨论的时间。”于是,众人都安静下来。
董事长姓周,刚刚步入中年,面色红润,举止文雅,剃了一个很精神的寸头,若不是发福的身体,会令人以为是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这家公司是他一手创办、发展壮大的,近几年来,不知什么原因,他很少来公司实际操控,主要是孙总进行管理。有人说他喜欢旅游,满世界的飞来飞去,一年在国内呆不了几天。
我仔细地审视着他,突然脑海里闪出个念头来,也许实际情况并不象冯经理猜测的那样乐观。这个外表敦雅的董事长,并非无能之辈,岂会轻易被孙总牵着鼻子走?以他创业时表现出的能力与手段,根本不需要借助几个副总来削老孙头的权,说不定他与老孙头是一丘之貉,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想到此处,我打个冷战,好毒的引蛇出洞之计啊。
日期:2006-09-08 00:18:00
第二十四章: 角力
(一)
讨论时间来到了,战况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
第一个发言的是老孙头的急先锋席主任,他热情洋溢地赞美了主人的改制方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等溢美之词喷薄而出,直到同为美男的秋副总冷冷地打断他,“说点实质性的,不知道孙总有恐高症吗?”
席主任毫不尴尬,又极力地称赞该计划科学、实效,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代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一个跳出来唱反调的是售后服务部的岳渊川。他的谈吐就较为平实,引用了几组数据,对客户进行了客观分析,认为目前拓展市场不力的主要因素是行业内的混乱无序,并非销售部门的责任。他还质疑了方案中统一调配资源的方式,认为长期下去,会患上“大企业”病。
由此,真正的辩论与角力正式启动,双方的人马纷纷亮相,各抒己见。起初,众人尚能有理有据有节,但热身过后,就渐渐地开始互相攻讦直至谩骂,会议室里一时硝烟四起,火药味十足。
两方人马壁垒分明,旗鼓相当,孙总一系以管理部门为主力,林总一派是以销售部门为基本,口若悬河,你来我往,难分高下。
争论陷入了僵局,中立的势力开始受到重视。中立的人士大都是生产与技术部门,与双方没有直接的利益纠葛。
技术部的老孟首先被点到名字,他大谈了一番技术流程的科学性与重要性,要求方案中要予以考虑。最后他说道:“公司管理走向规范化,我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行业内的一些潜规则还是要重视,比如说技术人员的待遇偏低,今年已经有两个年轻的技术骨干跳槽了,据了解他们都是去了与我们有竞争关系的企业,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听后,心中暗赞:这也是个老油条啊。一番谈话既说出了实际问题,又回避了矛盾,双方都可以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果然他发言结束后,孙总的“改革派”与林总的“保守派”就“管理的规律性与潜规则”展开了新的一轮辩论,却将当事人老孟忘在了一边。
董事长的目光落在了我身上,“小张,你谈谈你的看法。”
终于轮到我了,我应该站在哪一边呢?按照我内心的意愿,我真想畅所欲言,把老孙头的狗屁方案驳得体无完肤。我同意岳渊川的看法,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固然要走规范化的道路,但是灵活的本色决不能丢,如果一味追求所谓的管理模式,必定产生重复低效的大企业病。不过,我隐约感觉到事情可不象表面上的那么简单,也许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孙总改革,意在林总。尤其是孔小姐居然给我发来一条警告短信,我说话时更要小心了。
经过短暂的心理斗争,我决定以孟经理为楷模。我也先是云山雾绕地谈起工作上的问题,由物流的前期准备一直谈到付款手续。“财务部一直要求我们每月月初提供付款计划,这个要求非常合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每个月的订单是根据市场来的,市场千变万化,我们物流如何能预测呢?”我也开始发牢骚。在公司里,发一发工作上的扯皮牢骚,是最保险的言语,起码表明你在想着工作。
财务部经理苦笑道:“我们也是没办法啊,有时候,帐上的钱就那么多,再没有个计划,遇到点急事可咋整?”
席主任不甘寂寞,恬着黑脸插嘴:“归根结底这还是销售的事,货拉走了,钱没要回来,公司的资金肯定紧张。张寒松,你别总是发牢骚,尽说些工作上的磨叽事,你也讲点深度,谈一谈规律性的东西。”
我心中暗骂:就你还深度?一脑袋羊肚的货!
我反唇相讥:“如果脱离了实际工作,谈那些规律性有用吗?曾经有一位哲学导师,告诫一个失恋的青年:再找对象得讲点深度,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你与姑娘谈话时,不能总是爱呀爱的,太俗气了。要从爱谈到家庭,以至一般的家庭规律。
这一天,青年与新结识的一位姑娘在公园约会了,按照爱—家庭—规律的公式谈恋爱。
他问那个姑娘:你爱吃大蒜吗?
不爱吃,姑娘回答。
小伙子又问:那么你的家庭,比如说你弟弟爱吃吗?
女孩很疑惑:我没有弟弟呀。
年轻人紧扣主题,毫不放松地问:但是,按照一般规律,我们假设你有个弟弟的话,那么,他会爱吃大蒜吗?”
众人哄堂大笑,席主任恼怒地瞪着我,说不出话来。
会议室里剑拔弩张的气氛被笑声冲淡了一些,我继续侃侃而谈,“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体制制度规范固然重要,但一些技术手段也不可忽视。比如说,ERP软件,目前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必要上了,ERP就是专为工业企业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而设计的。”我开始长篇大论地介绍起ERP的特点、主要功能,一番话引起了董事长的兴趣,于是大家也不甘落后,纷纷参与讨论。我终于暗自嘘了口长气,抽身而退,借着尿遁到走廊抽烟去了。
冯经理悄悄地走过来,我略有点歉意,说道:“冯哥,你觉得董事长是什么态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