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也来说说真实经历过的灵异事》
第6节

作者: 旅行的瓶子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15 23:39:00
  各位朋友,我上来了。可能你们不信,我现在才忙完,能静下心来看看帖子。那不停奔忙的感觉真是累。

  才一天的时间,没想到又有这么多朋友回复了帖子,真的谢谢大家。有的朋友问我老吴小峰过得好不好,老吴去年已不开出租车了,毕竟年纪大了,手脚眼睛都没那么灵便。加上交规越来越严,所以他把出租车转让给别人。小峰从我们这一所职业学校毕业,现在二十多岁了。听老吴说小峰曾经想接老吴的班开出租车,可是老吴坚决不肯,可能是小伟的事一直在老吴心里留下了阴影吧。现在小峰还没结婚,开了一家做广告业务的店,我偶尔会经过他那,进去看看。他人很勤快,很善良,很有责任心,我虽然没见过他父亲小伟,但他身上肯定有他的影子。

  我看到回帖中有个朋友说我有个地方的人称叙述错了,的确是这样。我并不是专业的写手,发的这些故事章节,都是凭着朋友们支持的一股劲头,和心底触动的一份感情,一口气写下来的,都根本没怎么认真修改,就按下回复键了。现在再回头认真看看,错别字,病句,还有那朋友说的人称,问题真的很多,很汗颜。
  本来还有几个小故事有空想写写的,可看到大家这么喜爱第三件事,喜欢老吴小伟小峰小白狗他们,我又有点退缩了。小伟的事已是一座挺立的山峰,我后面那些事还能超越它吗?心里真的很没底,很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好了,夜深了,明天还要面对生活的奔忙。大家晚安!
  日期:2013-07-16 09:13:00
  朋友们早上好,今天一大早起来本来要忙些事的,可是约好的人临时又有事了,所以上午就比较空闲。
  昨晚我一直翻来覆去的没睡好,就为朋友们对我这帖子的喜欢和支持。既然有大家的支持,我想我就应该认真把这个帖子写下去,把我经历过或是听说的故事展示给大家。让那些故事中的人物,都能在这纷繁世界中有一点点的生命力,一点点的印记。
  今天,我就开始讲第四个事。可能有时会临时有事中断,也可能会比较慢,但我一定会坚持到底写完,就请大家谅解了。
  日期:2013-07-16 09:22:00
  在写这个故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会有过这样的感觉,刹那间有的场景似曾相识,好象在哪见过。有的人,一见就很亲切,仿佛已认识了很久。还有些奇怪的梦,怪诞得你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这些问题,其实很多科学家,心理学家很早就作过探索研究,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但可以明确一点的是,或许有些研究学说很盛行,比如弗洛伊德之类的,但无论哪一个说法,都无法完全让人信服地解释这些事。所以我觉得美国一个权威科学家的说法是没错的,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领域,就是人类的大脑。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的心。

  我的这个故事,就和上面这些问题有关。
  日期:2013-07-16 09:49:00
  这个故事也不是我亲历的,是我一个熟悉的客人说的。因为不是亲自经历,也由于是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事,所以可能有些细节的地方有些疏漏。有朋友看到了,就及时给我指出来,使我不要犯大的原则错误。

  我做这个出租车,除了跑跑短途,还经常有人包车。除了那种家里有事回家包的,也有生意上的人包的。我那时就有一个小老板经常包我的车,三、四十岁左右,姓赵,我叫他赵哥。赵哥是80年代从部队转业回到我那一个国企的,好象做过副厂长之类的。后来企业破产了,他就自己出来做些建材生意。其实赵哥的小公司有一辆自己的捷达,但经常跑这跑那忙不过来,所以有时他就包我的车,走邻近市县走走生意什么的。

  其实应该告诉大家,楼主和许多男同胞一样,一直很喜欢军事。虽然没当过兵,却很喜欢听战斗故事,特别是那种血里火里惊心动魄的。而恰巧,赵哥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那天,应该是2010年春天里的一天。赵哥包我的车去邻县,路过市里最大的广场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聚在一起,还穿着那种绿色的旧式军装。开近从那些打着的横幅标语上一看,原来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参战老兵在聚会,当然也少不了喊些要政府兑现优待政策的口号。
  日期:2013-07-16 10:26:00
  那时我和赵哥还不算很熟悉的那种,但我知道他上过反击战战场。就和他开玩笑的说,赵哥,你的战友们聚会,你怎么不参加一下。赵哥笑了笑,淡淡地说,我和他们不是一批的。我看他好象不大愿意说,我也就没再继续问。但却起了好奇心,总想找机会让赵哥说说他上战场的事。
  后来,我和赵哥越来越熟悉了,他和我的话也慢慢多了起来。有一天,我送他去邻市谈生意,他应酬喝了些酒,看起来有些兴奋,话有点多。我就动了心思,在回去的路上,扯着扯着
  我就故意说到了他当兵的事上。我先说了我一个表舅,参加1979年对越反击战,表现十分英勇,最后还立了三等功。赵哥听了,一开始没说话,过了一会才缓缓地说:“象他们那样快进快退的打法,就算死了也痛快。可是象我们那样,那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战争折磨与残酷。”
  我一听,兴头马上上来了。我一边减低车速,确保安全,一边就问赵哥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故故事没有。赵哥犹豫了一下,说:“我知道你们都想听我说上过战场那些事,听着很刺激。可是那些故事背后都是一条条死去的鲜活生命。无论敌人,还是我们,都是用宝贵的性命在相搏。我一个活着的人,用死去的战友来说故事,我觉得对不起他们。”听了赵哥的话,我的心情也很沉重,半晌无语。赵哥闭着眼睛,头仰在后座上,象睡着了,也象在沉思回忆。

  过了好一会,赵哥舒了一口气。低沉地说:“阿博(就是楼主我),今天既然你这么想知道,我就和你说说吧。我们那场战争也可以说就是为了保你们百姓安宁打的,也应该说给你听听,但你不要随便和别人说。有些战斗当年是要求严格保密的,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传出去也不好。”
  日期:2013-07-16 10:43:00
  我连忙答应了,答应赵哥不会乱传出去。朋友们,其实我现在心里有些矛盾,之前也一直矛盾,该不该把这故事说出来。但昨晚无意中浏览中华网的一个帖子让我下了决心,里面讲了很多那场战争的故事,很多血与火的场面。我觉得,我应该把它写下来,不能让那些英勇无畏的人们,被历史的尘埃渐渐埋没。当然,我说的是灵异故事,战场上的故事与后面的故事密切相关。
  那时我载着赵哥是傍晚时刻。我很清楚地记得,天边有一抹血红的残阳。就在那象血一样流进车厢内的夕光里,赵哥给我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日期:2013-07-16 11:06:00
  那是1986年中的时候,赵哥所在的部队奉命换防西南边境,参加“两山”轮战。其实也瞒不了大家,赵哥部队隶属兰州军区,驻甘肃,他在师属特种侦察大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