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18 09:03:00
96.偏向虎山行(上)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知行合一。用相关的知识指导相关的行动,用相关的行动贯彻相关的知识,如此,才能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然而,就是这简单的四个字,做到的人实在太少了。有的,不知道学习,愚昧无知,这部分,我们就不计较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人说起来头头是道,心里也是明明白白,可是一旦行动起来。却往往背道而弛。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数不胜数。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还是有人抽烟;明明知道偷东西犯法,可还是有人去偷。
所以,知道一千一万个道理,如果你做不来,等于零。
妖怪们也犯同样的病。就算没条件看书,前辈们的血泪史总该知道一些吧?人不是那么好惹的。可事实却是,他们总是存在一丝侥幸心理,一拨又一拨地往上凑合,拦都拦不住——不仅鬼,不仅狐。
晋朝有个大名人,叫谢鲲,字幼舆,是东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谢安的大爷。这个人比较有才华,唱个歌弹个琴什么的,都有一套,为人风流倜傥,曾因为调戏妇女被干掉两个门牙。人家真是魏晋风度,一点儿也不在乎,每当有人提起此事,他就嘿嘿一乐:我还不是照样唱歌!后来,他感觉仕途险恶,就说自己得了重病,撂挑子不干,归隐豫章郡。
这一天,他外出旅游,晚上住在一个空亭子里。到了四更(凌晨1点到3点)时分,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幼舆乖乖,把门开开,朋友要进来!”谢鳎最讨厌这种没创意的人,多大了,还整童话那套。他扒着门缝儿一看,外面站着一个穿黄衣服的人。三更半夜的,肯定不是什么好鸟,跟我玩这个,你还嫩点儿,谢鲲回答:“不开不开我不开,要想做朋友,把胳膊伸进来。”
这家伙挺听话,把胳膊从窗口伸了进来。谢鲲一把抓住,使劲儿往里拽——倒要看看你耍什么花样儿。黄衣人一看,屋里这位好像没安什么好心,就拼命往外拉。一拉一拽,咔嚓,手臂拽下来了。
“谢鲲,你不是人!”黄衣人忍着剧痛,转身就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夜色中。
跑了就好。
第二天早上,谢鲲拿来那条胳膊一看,原来是一条鹿腿,怪不得这里经常闹鬼呢。他马上拿着家伙,顺着血迹寻找,终于在一个树林里抓到了这个三条腿的鹿怪。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安阳城南边,有一个亭馆,夜里也是经常发生命案。人们晚上到了这儿,都躲着走。这天傍晚,来了一位书生,他精通一些道术,打算留在这里过夜。
附近的老百姓纷纷劝说:“别觉着你有两下子,这里面的妖怪厉害着呢,据说是一个团伙。在这儿过夜的,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出去。”
书生满不在乎:“没关系,我就不怕这个。不来算他便宜,来了小生就收拾它。”说着,将行李搬到了亭楼里。大伙不住地摇头,看看天色已晚,一个个溜回了家。书生拿出几本书,津津有味地看到半夜,然后熄灯睡觉。
果然出事了!
书生刚躺下没一会儿,就听到有人在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听得十分清楚。
……
日期:2013-05-18 14:08:00
97.偏向虎山行(中)
“亭主,可以开Party了吗?”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人问。
“不行啊兄弟,屋子里有一个书生,刚刚躺下,好像还没睡着。”
“那就老规矩,宰了他呗!”
“不行不行,这小白脸是道儿上混的,咱们还是别惹他了。”
“唉。”问话的那个人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戴着红头巾的人来了,也找亭主,并问了同样的话。亭主也把他打发走了。
打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来。书生眼珠一转,有了主意,他模仿刚才那两个人说话的语气,喊道:“亭主,屋里有人吗?”
亭主生气了:“烦不烦哪,一个个都来问。最后告诉你们一次——屋里有个书生,Party开不了了,明天再来吧!”
书生又问:“刚才穿黑衣服那哥们儿是谁啊?”
亭主笑了:“一听你就不是VIP会员,它不就是北屋的母猪黑妞嘛!”
“那戴红头巾的呢?”
“它也是咱这里的常客儿,是西屋的公鸡乔治。”
“亭主你贵姓?”
“嘿嘿,啥贵不贵的,叫我老蝎好啦!”
哦,原来是个地下俱乐部,会员还不少。书生不再说话,为避免发生意外,他点起油灯,读书直到天亮,一夜也没敢睡。
太阳出来了,早起的老百姓路过这里,看到书生还活着,感到万分惊讶:“呀,有两把刷子!还没死哪?”书生一笑:“我当然不会死了,不过有人要死。赶快给我拿一把剑来,我带你们去捉妖。”
这事新鲜哪!有爱凑热闹的真给他拿来一把剑。书生带着他们,来到昨晚亭主回答问题的地方,仔细一搜,果然找到一只老蝎子精,有瑟琶那么大,身上的毒刺好几尺长。再到西屋和北屋,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头猪,将两个老会员缉拿归案。三个妖怪一勺烩,就地正法。从此,这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再没发生什么命案。
别以为妖怪就很牛,也分什么层次,像这类小妖,用不着请什么菩萨,一个书生就能摆平。所以,一些道行比较浅的妖怪并不敢招惹人类,而是能躲就躲,能闪就闪。不过,谁让你是妖,一旦露出马脚,也会惹来杀身之祸。
曹魏景初年间,咸阳县县吏王臣家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家里人总是能听到拍手和呼喊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人在说话,可是找遍犄角旮旯儿,什么也没发现。
活见鬼了。
这天,王臣的老妈干了一天活儿,晚上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听到灶下传来一个声音:“文约,下来玩儿啊!”
文约?没这么个人啊。
一会儿,头下的枕头说话了:“不行啊哥们,我被枕住了,今天去不了了。不过你可以到我这边喝水。”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起身一看,有一个饭勺子,不知什么时候跑到枕头儿边来了。原来是这两个怪物!老太太叫来人,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从此,再也没有怪事发生。
说起来,这些小妖也不容易,道行有限,干不了什么大事儿,只能过这种小日子。从表面上看,没招谁没惹谁,而实则不然。我们知道,动物都是讲领地的,如果你闯入了别人的领地,即使你没有恶意,也一定会引发对方激烈的反应,主权无小事啊。
丹阳郡有个小道士,叫谢非,这天,他带着仅有的几个大钱去城里,买回一口大铁锅。锅不错,炼丹正合适,小道士心里挺高兴。走着走着,天黑了下来,离家还远,谢非开始考虑住宿问题。又向前走了一段路,他发现前面有一座庙宇,建在小溪边。
就住这吧!
……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