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5-22 09:06:00
102.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上)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快乐,一直快乐,然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事实告诉我们,生活是快乐和痛苦交织而成的,有时候痛苦甚至大于快乐,让人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是谁把痛苦强加在我们头上的?
别怨天,别怨地,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自作孽。不是吗?别想着你是为这个或那个活着,那都是扯淡,其实你一直在自己的欲望服务。这个欲望,并非只是美色和金钱,它包含很多。说得再明白一点儿,你所追求的一切——那些你认为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别管是一朵花还是一部跑车,乃至助人为乐,都是你的欲望。欲望满足了,你就快乐;欲望得不到满足,你就痛苦,这就是游戏规则。
上了牌桌,你就应该愿赌服输,有什么好埋怨的。
不过也别灰心,痛苦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缓解。唯一的特效药就是你的心境。如果你能以一种豁达、开朗、坦然的心境去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痛苦必然会打折,甚至是折上折。一个快乐的人,并非没有痛苦,而是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别把精力浪费在消灭痛苦上,告诉你,没戏,因为神仙也做不到,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读过《封神演义》的,都知道姜尚。姜尚,字子牙,也称吕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被尊为“师尚父”,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牛自然是够牛,不过那都是后话。在出山之前,人家也不是一帆风顺,而且,还比较倒霉。
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上昆仑山拜师学道(按现在的标准看,这个年纪读博士也该毕业了),一学四十年,七十二岁才毕业下山(一般人毕业证也就用不上了)。一没工作二没媳妇儿,穷困潦倒。经人介绍,他娶了六十八岁的老姑娘马氏,又张罗着开始做生意。尽管姜子牙学了一身本事,可做生意却一塌糊涂,卖什么赔什么,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姜尚能忍,马氏不干了,老娘六十多年守身如玉,就得到这么个结果?此时不蹬何时蹬——离婚!
“别介,”姜尚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媳妇儿你别急,一切都是暂时的,等将来……”
没等姜尚说完,马氏一摆手:“shut!别和我提什么将来,谁能指望将来活着?老娘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签字吧!”
姜尚无奈,拿起了笔:“媳妇儿,字我可以签,只是到时候你别后悔……”
“我后悔嫁给了你!”
一个女人变了心,说什么都是废话,情谊有价啊。姜尚苦笑一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运从此开始了。周文王有一次出去打猎,临行卜了一卦,卦象显示,今天他会收获一种野兽,它既不是龙,也不是螭;既不是熊,也不是罴,而是帝王的老师。结果,周文王在渭水边遇到了姜子牙。从此,火星撞地球,成就了一段佳话。
最后悔的当然是马氏。她和姜子牙离婚后,嫁给了鞋匠丁破,虽说衣食无忧,日子也是紧紧巴巴。她听说姜子牙如今大富大贵,肠子都悔青了,马上决定和他复婚。丁破怒了,他比不了姜尚的涵养,怎么能咽下这口气,直接破口大骂:“你这个贱人,当初嫌弃人家,不惜改嫁。现在看到人家出息了,又觍着脸吃回头草。一双鞋子破了,补补还能再穿,你连双破鞋都不如。”
话是狠点儿,可也句句在理。马氏一听,简直无地自容,当时眼睛一翻,撒手西去。
死了也不放过你。
当时姜子牙正在鹿台封神,马氏的魂魄找到他,嘿嘿一乐:“那啥,当家的,你现在有权了,也封我个神当当呗!”
……
日期:2013-05-22 14:04:00
10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下)
姜子牙恨不得给她一神鞭,可转念一想,一日夫妻百日恩,她无情,我不能无义,于是大笔一挥:就封你为扫帚星吧,全权掌管天下厕所。
马氏倒想得开,高高兴兴地上任了。只不过她到哪里哪里倒霉,所以很不受大家待见。
这能怨谁?
天地本不全,许多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姜子牙有个不给力的老婆,颛顼有三个不省心的儿子。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五帝之一,可他的三个儿子死后都变成了给人带来瘟疫的鬼:一个住在长江,传播疟疾;一个住在若水,叫魍魉鬼;一个住在人家的屋子里,专门吓唬小孩儿。搞的天帝也很头疼,只好让方相氏在正月里举行庙会,驱赶传播瘟疫的鬼。弄得颛顼很没面子。
人有人的烦恼,神有神的烦恼。
晋朝扶风郡有个农民,叫杨道和。一年夏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天下起了雨。雨下得挺大,杨道和只好跑到附近的一棵桑树下暂避一时。
没有常识啊。
现在小学生都知道,雷雨天不能在树上避雨,可杨大兄弟不清楚。刚到树下,霹雳神就来了,咔嚓咔嚓,左一个雷右一个闪,开始劈他。杨道和科普知识了解得少,可是脾气却不小,见头上雷声滚滚,经久不散,他怒了!
“我靠,没完了。以为农民好欺负是不?”他轮起锄头,和霹雳神打在一处。霹雳神哪料到农民兄弟有这手儿,一个没注意,被锄头刨在大腿上,从天下掉了下来。腿不行,再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了。杨道和走过去一看,霹雳神红红的嘴唇,亮亮的眼睛,长着三寸多长的角,上面有长毛,身体六不像,头和猕猴差不多。
唉,都是神了,还让农民削了一顿。听着不可思议,实际上不足为奇。永远不要低估弱势群体的力量,蚊子打败狮子的故事到处都有。作为神,也不是万事不求人的。
晋朝的时候,魏郡发生了大旱,古代都是以农业为主,靠天吃饭,这哪受得了。农民们急得火上房,纷纷来到龙洞中求雨。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大雨从天而降。人们乐坏了,带上好东西,到庙里去感谢降雨的龙。
“等会儿!”一个叫孙登的人拦住了去路。
孙登,字公和,号苏门先生,乃一位世外高人。他博学多才,熟读《易经》《老子》等书,喜欢弹琴复长啸,性格洒脱,为人豁达,遇到什么事从来不生气。有人非常想看看他发怒时的样子,就把他扔进了河里。没想到,人家从水里爬上来,照样笑呵呵的,该干什么干什么,真真的魏晋风度。
没脾气不等于没见识。孙登拦住大家,说:“别高兴得太早,雨是不小,可对庄稼并没有什么帮助。你们闻闻,这雨什么味。”
大家提鼻子一闻:嗯,是有点下水道的味儿。这是怎么弄的?咱们这环保做得不错啊。
孙登说:“不是环境污染的问题,是行雨的龙生了病,所以才会如此。”
大家听了,都很泄气。折腾半天,盼来一场酸雨。龙听到了,却是非常惊喜。孙登说得没错,它的背上生了一个大毒疮,用什么药也不见好。晚上,龙变成一个老头,来找孙登,请求医治,并对他说:“如果你能治好我的暗疾,我一定报答你。”
孙登给龙上了药,告诉它,过两天病就会好。真不是蒙的,没几天,天上又降了一场透雨。这次雨水的质量很高,看来龙的病是好了。雨过天晴,人们在石头缝儿上发现了一口井。井水清冽,甘甜适口,并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大概就是龙的报答吧。
人到难处拉一把,没什么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