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岳奇航——如果够自信,夜半孤灯时打开这书》
第32节

作者: 寒江孤舟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22 19:04:00
  49
  心灯道长说过他们到了徽州后,还会到东海明州去,必定会再路过分阳。故此,航生常常爬上那棵香泡树,攀到最高的树梢顶,瞭望道士船消失的远方,期待看到那船又驶回来。
  可惜,每次都是失望而下,但只要一想到心灯道长,航生就会爬上树去。如此上上下下,爬树倒成了航生的强项。

  这天中午,天闷闷的,所有的树叶藤叶纹丝不动,没风。
  天色暗暗的。航生夹了些菜在饭碗里,蹲在后院吃着,正嚼着,发现地下有好几支蚂蚁排成的长队爬着。
  他在洞口扔下几粒米饭,蚂蚁并没搬进洞,而是向外搬,看来它们在搬家。他又看见几只老鼠从家里窜了出来,舅舅说过:“蚂蚁搬家,天要下雨”,老鼠怎么也搬家了?
  一阵沉闷的滚雷声后,航生抬头看天,密集的乌云都快压在香泡树顶上了。天色越来越暗,到后来竟然像夜晚一般黑暗。此时,忽然刮来了夹着尘土的热风,吹了门窗呯啪响。舅妈冲了出来,赶紧收了晒在外面的衣物。
  此时,闪电大作,一声雷炸后,几滴大雨点落下来了,砸在泥地上直冒烟尘,雨点愈来愈密,一会儿,雨水下大了。
  落雨之密,几步之外不可视物。
  那不像在下雨,像是天上直接倾倒下水来,那势头,犹如整条天河崩塌垂天砸下了。虽说房间楼顶的瓦片舅舅早就带人修好了,但在这么大的暴雨下,家中还是有好几处房顶漏水了,接着的木盆坛罐一会儿就接满了水。
  倾盆大雨居然连下了五天,势头毫不见缓。

  德根舅舅整日愁眉苦脸,从二楼的窗户看出去,大片的田地,都泡在白晃晃的水里了。后院篱笆前的那条三步宽的溪沟,暴涨成一丈多宽的急流,那黄褐色的水流疾速而过,让不会水的航生看了这溪沟竟怕了。
  第六天时,不少人家房子里进水了,有一尺多深。街道变成了河流,几个顽童坐在大木桶里,在水里玩划船,在家门口不断捞上活蹦乱跳的鲫鱼、鳊鱼、鳗鱼等河鲜,让这些顽童乐疯了。
  最令村人担心的是,分阳江早已暴涨,浊黄色的大水淹没了码头,现在河水已和河堤平齐了,成了条悬河,那河堤可比村落要高出许多。看到江面上偶尔路过的舟舸扬着帆,从水位那么高的河面掠过,真让人看着心惊肉跳。
  若是河堤崩溃,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沿江的分阳地区自古就频发洪涝。(至今1975年还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众人自然心急如焚,在当地长老的号令下,壮丁们彻夜在堤坝上垒叠了大排灌沙麻袋,加高加固了河堤,又派了人日夜监视水况。
  暴雨下到第七天,当地的长老们冒雨前往关帝庙,去祈求关圣龙君显灵早日退水,这庙中朝河方向供着一个小龙君的塑像。一行人穿了蓑衣,走在淹到膝盖的水里,越走心越凉。不一会儿,大伙就远远望见,关帝庙不见了,那处水面只露出几根歪斜的柱子,因为地势偏低,庙竟被大水冲坍了。
  长老们面面相嘘,都傻了眼。
  一行人祈求不成,回去后不久,最令人揪心的事骤然发生了。
  德根一家正吃着中饭,忽然桌子上的菜碗一个个抖颤起来,外面忽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锣声,有人嘶喊着:“决堤啦!决堤啦!……”
  德根和航生赶紧冒雨跑到外面,朝河堤方向一望,三四里远的河堤处坍开了个口子,悬在高处的河水像无数匹烈性黄马奔腾而来,一段段河堤接二连三地被涌出的洪水冲倒了,汹涌的决堤之水汇成滔滔一片,以不可阻挡之势向村舍冲了来,使得整个地面都在震晃了。

  航生正目瞪口呆,舅舅抓起他的手就往后跑。奔进屋喊了舅妈表姐赶紧跑。
  一时间,惊号四起。德根一家随了众多的邻人,其中夹杂着鸡狗猪牛,呼喊着,拥挤着,仓皇得向地势较高的九龙山方向跑去。
  在逃窜的人群后面,传来了浊浪令人心颤的轰鸣声,地面震动着,如同身后追着成群结队咆哮不休的食肉猛兽。
  狂奔中,航生突然想到了那个手镯还在楼上,那可是娘留给自己唯一的信物呀!
  他一咬牙,转身避过旁边仓惶奔命的邻人鸡鸭猪狗,往家中冲了回去。混乱中,德根他们也没注意到航生往回跑了。
  跑进那座不停抖动的宅院,航生暗祈着,一定来得及的!
  他心急火燎地冲上不住晃动的楼道。
  它在枕边,这银手镯发出幽暗的光泽,像在等着拯救。他急忙抓起套在腕上。此时,楼道晃震得厉害了。他在窗前扫了一眼,惊恐地看到,如果说那些浊浪远看像是黄色烈马的话,奔至眼前的竟是两三丈高的巨形疯马,比房子还高,狂浪瞬间冲到了。
  “轰…”得一震晃,房子顿时撞散,浊水飙进,楼面猛抬起,航生人一倾,整片房顶的梁柱、瓦片坍塌下来了,混沌中航生竟没被砸中,却混在一片断梁散瓦中,被大股洪水挟带着飞了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