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写起呢?无所谓,开心就好》
第4节作者:
糯糯的棉花糖 他游泳的姿势真帅,气场,我想到这个词。不是很帅,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富,但是,有气场。
我下水和他一起游,因为是暑假期间,游泳馆里没什么人,我做了一件大胆的事,装作和他对面游过去,有意,又像无情的,我的嘴唇碰到他的脸颊。
他的脸是温暖的,可能我的嘴唇温度太低了。我的心在狂跳,只能使劲压着才能不在脸上显出慌乱来。他只是淡淡的,好像没有知觉,好像就认为我们是无意中撞上了。
我心里觉得没意思,也没有了游泳的兴致,但他玩的很开心,专心致志的游泳,我们没再说话,他有意的离我远了些,那他刚才是有感觉的,只是装作不知道而已。
从泳池里出来时,我把手伸给他:“叔叔拉我一把。”他拉住我的手,把我拉上来。他的手温暖,有力,一时我觉得视线都有些模糊,脚下没站稳,歪在他身上。这个太像桥段了,太俗气了。我急忙站稳,解释:“我没站稳…”他很温和的说:“我使劲使大了。”又开玩笑说:“你看起来很沉…”
日期:2012-07-03 14:39:32
我说:“你笑我胖吗?”他一本正经的说:“哪里,你这样挺好,健美,有朝气。太瘦了不好看也不健康。”我试探说:“夏姐姐就很瘦…”他没有说话。
走在校园里,运动过后的他显得精神焕发,很开心的给我讲他们在学校里的糗事,故意给女生讲鬼故事想吓唬女生,结果自己被吓到了,捉弄食堂的大师傅,吃完饭后故意捉只虫子把头掐掉,放在碗里去质问大师傅,结果装太像了,自己都搞不清自己是不是真吃了虫子,直接呕吐…
我们一路哈哈笑着,我想起姑父曾经说过杨在学校很拉风,他是学生会主席,优秀学生党员。问他这些事,他说:“没办法啊!生活所迫。”我以为这应该是他很自豪的事情,没想到会是这种论调,他说:“我和你姑父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本系统子女,这所学校又是企业下属的,没有过人的成绩我哪里留得下,如果留不下就业面就太窄了。”他看我一眼,又说:“我爸妈都指望我吃饭,他们苦了一辈子,看人脸色吃人白眼,我不能再让他们过这样的日子。”
我想起养父母,自从来省城,我就没有再回去看过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想起养母那句:“老了老了,要享这孩子的福喽!”就觉得很惶恐,我有这样的能力让他们享福吗?对杨,心里也充满敬意。
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得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好的前途,让对我有恩的人过上好日子。
日期:2012-07-03 21:49:42
回去后杨很自然的和夏和好了,只留下一个关于“谣”字的谜语,在很长时间里没有人能猜中。
暑假慢慢过去,天气也一天天凉爽起来。一直到暑假结束,他们夫妻没有再来,我收藏起那身红色比基尼,一直到现在也没穿过第二次。
高中了,心里有一个得不到的人的最大好处,是不会分心。班里那帮青涩的小萝卜头本来就不入我法眼,现在更不感冒了。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不敢有一点的空闲,不到精疲力尽,决不上床睡觉。因为一有多余的精力,就会想他,想那个压根就不会属于我的男人。
这期间听说夏生了个男孩儿,然后姑姑就当上了能断家务事的法官,不停的在电话里和夏喋喋不休的讨论婆媳关系的相处。
看来任何人都不能免俗。
姑姑的公公病了,尿毒症。并且年龄大了,身体很差,医生不建议手术,就算手术也没合适的肾源,只能透析来维持。姑父很忙,姑姑的婆婆也去世了,公公倒是在老婆去世后接着结婚了,据说婆婆还有一口气时就找好了,单等老婆咽气,因老来为伴,没领结婚证。现在看公公得了这样的病,收拾收拾就走了,所以照顾公公的事情就落在姑姑身上。
高考我考上了省内一所有名的211加985大学,也是在这一年,姑父的爸爸病情加重,去世了。杨来我家,帮忙料理丧事。
日期:2012-07-04 19:29:28
拉下什么呢?经过了一天,又有点想不起来了,那就想到哪写到哪吧!
我们当时住的地方离市区有些远,所以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住校的,只有寒假和暑假才会回去。寒假很短,如果再补一下课,就没有几天了,养父母家里冷,他们不让我回去,我从来没有在老家过年。当时想,等我有能力了,我要把他们接出来。
对养父母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们是我法律上的父母,对我也很好,但没怎么在一起过,感情就说不上深了。只是觉得有他们在,我就还算有父母的人。
2007年,姑姑从这所大学调出来,去了市公司。一是因为姑姑不喜欢学校的环境,二是因为弟弟长大了,离市区远的话,上学会很不方便,总不能小学就住校。总公司下属的房地产公司在市区开发了一片小区,姑姑买了一套,2006年底房子见到雏形时,开始排号挑房。那是在寒假里的事情,姑姑非要我也跟着去,就一起去了。
意外的碰到杨,他也来挑房子,当时规定按对公司的贡献大小进行排号,号在前面的可优先挑房。原则上只卖给在省城的正式职工,如果不要,可以顶给外市的公司正式职工,不允许卖号,违反者不于过户,取消卖号者分房资格。
杨的分房号是和一个小学弟要的,那小学弟用父亲的号挑房,杨的这个号就很靠后了,好在房子也没什么挑的,用杨的话说:“反正太大我也买不起。”
日期:2012-07-04 20:13:42
他们两个的家庭负担都很重,夏的弟弟不成器,也要靠姐姐,他们一结婚就有了孩子,用杨的话说:“时时刻刻都需要钱,来钱却只有那么固定的几天。”
是不是对金钱的渴望会激发人赚钱的潜能呢?姑父说杨在学校时就总是想方设法的赚钱,他曾经办过一个清洁公司,包揽了学校几乎所有的保洁工作,学校如果搞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别人忙着准备比赛,他忙着批发饮料、哨子等等赚钱。因为他和学校领导关系很好,不仅没受批评,还被作为“勤工俭学”的典型被报道,他干脆成立“勤工俭学互助会”,给需要的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现在他忙着买房,却不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我们也没有多问,反正他炒股票,炒基金什么赚钱做什么,现在再加个炒房也没什么奇怪的。姑父笑话他“混身充满了铜臭味”。他也笑,说姑父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他们的友谊很奇怪,性格迥异的两个人。
一切看起来也没什么好说的,像杨这样情况的也很多,所以看房选房毫无悬念的进行着,姑姑选了一套四室两厅的平层,到杨挑时已经没剩下几套了,他选了一套一楼,三室两厅。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选房是把楼层的示意图画在一个很大的板上,被挑走的房子就直接在上面写上房主的名字,以便接受监督。
无意中,我看到在杨选中的一楼的顶楼,也就是六楼---因为带阁楼,很早就被选走了,房主名字为“××谣”。我想起夏的话,“不是要,是谣,歌谣的谣。”
日期:2012-07-04 20:54:21
之所以注意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个名字是用好看的草书写上去的,而且一看就是女人写的,姓氏也不常见,本身就很显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