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着就发现了尸体。”
“——那再接着呢?”
这显然又是出乎准备的问题,招弟又偏着头努力思索了一会儿——
“——接着,接着二郎说,‘谁杀死了爸爸?’;然后大郎说:‘除了你,还会有谁?你晚上还为钱和爸爸大吵大闹。’再然后,然后,其他人把他们劝开了。”
“这么说,大郎和二郎的嫌疑更大,”王老板又琢磨着嘟囔:“不过,好像还是不严谨,应该再找些问题框严点儿,嗯——,问什么呢?”
说着,他突然将目光对准招弟,仔细审视了审视,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看来我猜的不错,你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了,凶手就在大郎二郎之间是吗?”
迟疑一下,带着显然被猜中又不想承认勉强神情,招弟不得不点点头。
王老板自负地咧了一下嘴,但随即又皱紧了眉头——
“不过我猜不出这俩人之间到底是谁?”他又自言自语的咕哝:“也许需要再进一步确定,可接下来该怎么问呢?电视剧上都是怎么演的?”
他又抬头想了一会儿,目光终于移到了一直似笑非笑盯着他的郭小峰脸上——
“你笑什么?我是业余的,到这一步就不错了,嫌疑圈毕竟缩小了很多是不是?——不许笑,——现在该你啦,说说,你这专业人士这时候该怎么盘问嫌疑人啦?”
日期:2011-05-30 14:29:00
听着这位仁兄老顽童般的愤愤声音,郭小峰却一下放任开了笑意——
“问什么?”他笑着说:“难道大神仙你不知道开过枪的人手上会有火药痕迹?——我还以为这件事经过那个著名的《尼罗河上的惨案》让人人皆知呢!——没想到你这神仙不知人间事,再告诉你一次吧,因为开枪时由于枪管内高压气体迅速膨胀,会导致一种‘倒吸气’现象。火药起爆后会把残留的微量火药吹出枪栓,或由倒吸气带到手上。”
说着,冲着目瞪口呆的王老板又刻意露出一副不加掩饰的嘲笑表情——
“所以嘛,既然说枪一响,很快大家都赶来了,那就说明凶手绝不可能有机会把双手清理的很干净,——那到时候给每个人做个检查不就行了?——谁有就是谁,甭管这人看着可能不可能,动机是不是很充分。”
稍微的愣怔一下,王老板咂了咂嘴——
“啊——,就是,”他用以前没有的信服口气承认:“这听起来确实更可靠。”
“那还用说!”
“可是,可是——”一直眨着眼睛的招弟说话了:“可是如果谁都没有呢?我是说谁的手上都没有呢?”
“——谁的手上都没有?”郭小峰反问:“为什么?想说凶手带着手套是吗?”
招弟点点头。
郭小峰却轻轻摇摇头:
“戴手套也未必能挡住所有的火药微尘。我是说在手套之上的部分,因为事实上,没有人能控制火药微尘到底吹多远,如果一个人的虎口没有,但手腕,或者手臂,或者睡衣的袖口却有,那就更有说明意义啦你说是不是?”
愣了片刻,招弟终于迟疑的点点头。
“不过——”郭小峰又继续说道:“既然你这么假设,那我也姑且假定这个事实成立,——凶手戴了手套,而且遮挡的非常好,手上没有留下任何火药痕迹,——那结果会怎么样?——觉得警察会因此相信这是鬼怪做的案吗?”
这次招弟倒迅速摇了摇头。
“对,警察是不会这么想的!”郭小峰以百分百的肯定口吻强调:“只要现场说明是谋杀,那是铁定要追下去的,警察可没那么好打发,打破沙锅纹(问)到底是他们的脾气,。——现在说到手套是吧,那让我来告诉你们另外一个事实——,手套也是另一种纹印证据!”
说到这儿,他又忍不住不可思议地摇摇头:
“我一直很纳闷儿,为什么人人都知道指纹的指证性,却好像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一点?总以为带上手套就可以万事大吉?——真是可笑,好吧,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些事实,——那个被侦破小说家反复嘲笑的,总是需要借助神探才能破案的,笨呼呼的‘苏格兰场’,有时候其实不那么笨,比如对指纹研究的贡献,——现在让我简单说说其中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叫杰拉尔德•兰伯恩,曾在苏格兰场指纹技术室工作多年,后来还升为主任,在1971年,曾发生这样一个案子,伦敦有一所房子突然传来警铃,警察抓住了一个正爬在一道后墙上的男人,当然,像一切罪犯一样,这家伙儿也是先矢口否认,满脸无辜。——同样当然,警察也总是不会听这么一说就信以为真的算啦,——他们看了看现场,发现房子的一扇窗户被打破了,然后一个指纹警官在一些玻璃片上找到了一枚手套纹印。——然后,这个兰伯恩检验了那枚纹印,这是由左手的羊皮手套留下的,除此之外,当然还具有各种各样的其他个性特征,很专业,我就不一一告诉你们啦,总之和嫌疑人手上的手套文印吻合。——最后,这个证据令那个男人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也被法庭接受了,成了英格兰法律中的一个先例,——当然,也许应该说,被全世界的所采用了,——所以,明白了吗?不要以为带着手套就万事大吉,其实,一样是证据,很有力的证据,经常像指纹一样可靠!”
这一次,没有人立刻开口,房间里一时呈现出消化信息的沉静。
日期:2011-05-30 14:46:00
不动声色的一笑,郭小峰又补充说:
“其实,刚才还说的只是开端,兰伯恩在后来的不同案子里还成功展示了关于皮革,PVC,橡胶或斜纹棉布质地的各种手套的纹印证据,——这些证据也都为全世界警察所采用了。——所以,带任何手套都不保险,因为大家以为的没有特征的手套,其实常常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并且早都有一套专业的方法来确定辨别的。”
又是一阵消化的沉默后,出题人招弟终于又迟迟疑疑的开口了:
“可是,这稍微有些不同。”
“什么?”
“嗯——”招弟又迟疑的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道:“也许凶手已经把手套处理啦。”
“处理?怎么可能?”郭小峰反问:“按故事的设定,案发后很快大家就发现了尸体,在时间这么紧的情况下,凶手能怎么处理手套?难道能跑到外面扔到八百里外吗?能有时间慢慢烧掉吗?——顶多藏在自己卧室,或者扔到窗外吧?”
又沉默思量了片刻,招弟带着不得不同意的神情点了点头。
“那好!”郭小峰继续流畅的反诘:“——那如果就这么一藏,我可以向你保证,绝对搜得到这个手套的,因为警察的搜查绝对比一般人想象的广而细,而一双有心而找的大手套更是不容易被忽略,——那么如果搜到了,其实就更铁证如山啦,——警察立刻就会追问那间屋子的主人:请问,凶手的手套为什么在你屋里或者你窗外?”
沉默了片刻,招弟再次不得不同意的点了点头——
“确实,按这个前面的设定,凶手是怎么都跑不掉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