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楼1301室》
第22节

作者: 茶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啊!我一翻身,脑袋当时就磕到了上边的铺位,把上边那位顶得猛地一颠,换谁都不干啊,睡的好好的叫人愣给车震了……
  这下,谁都甭睡了。
  我摸摸脑袋,眯缝起两只本来就不大的小眼睛,却看到小七姑娘正笑眯眯地站在铺位边的走廊上,军刀则歪在窗户那里假装没看见我,弹簧椅上还坐着一位短发女警。
  原来,就在我“密谋”不辞而别的当天,省公安厅传达了一份紧急命令,大致意思是抽调由刑侦、经侦组成的特别小队,急赴青海,请求当地公检机关协助,彻查与黄昏重大经济案件有牵连的嫌疑人。

  这份命令里还夹杂着另外一层意思,厅长在宣读完命令后单独把军刀留下面授机宜,厅长说,他认真查阅了军刀交上来的关于14号楼的详细报告,并且把有关案情上报了部里,部里对此非常重视,认定这是一起自建国以来比较恶劣的、有组织有预谋的邪教破坏行动,要求坚决从重从快从严打击。
  省厅决定从省局抽调出部分精悍力量,加上从G城刑侦、经侦部门选拔的部分警官,组成一个特别分队,由军刀担任分队长,卓九负责刑侦,潘军负责经侦,郁小七作为有此案有间接“关联”的人,被特别调入分队,临时负责信息文档管理工作。这帮人居然也是半夜上的车,而且,上的就是我偷偷坐上的这趟开往大西北的火车。
  上车前,出于职业习惯,军刀在车站值班室调阅了本次列车的旅客持票情况,结果,把我给挖了出来……
  没辙,只好收拾了一下,跟着几位警官大人灰溜溜地朝车厢后部走。

  在分队所在的加挂车厢里,无可奈何的我给军刀小七作了半天揖,我特别诚恳的说:“你们去干你们的事,我去采我的风,千万千万,拜托别在把我扯进来了。我就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知道的越少生活质量越高,不是,我不是那意思,我去!非逼我跟你丫翻脸是不是?”
  最后见我真急了,军刀这才收起嬉皮笑脸,一本正经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红头公文纸,瞥了我一眼,大声宣读:“XX省公安厅,经我部核实,茶XX同志确系我部政治督导员,特此。落款是:XXX部政治部  XXXX年XX月X日”
  我……
  在干警们的热烈鼓掌声中,我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我草,到底谁是演员啊?
  到现在我才明白,什么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整个被人家装进了口袋,这下好了,我原本除了三个本本外真是身无寸功,别说督导员了,就连辅导员我都没当过。军刀这厮到底想干嘛?我去!我脑子里忽然亮了!这小子别不是打击报复吧?报复我逼着他检举揭发了他的恩师加上司!转念又一想,犯不上啊?那种情形下,就算我不逼他,他也已经是无路可退了。难道说,组织上有新精神了?

  军刀把我拉到车厢外,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说道:“组织有新精神了,要求我们放弃传统的规矩,积极与司法机构合作,与军队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鬼挡杀鬼,佛挡灭佛!”
  我草!这几句话我听着怎么如此的耳熟……
  其实,判官组织的最高决策者位居国家重要部门,所有在我国境内执行任务的判官成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这个重要部门的特殊公务员。换句话说,大家都是吃公家饭的。军刀说,组织上的这个精神是与传达给厅里的指示一道下发的,据说都盖有部里的钢印,省公安厅、司局级的主管领导在党委小会议室阅读了这两份文件……

  这样一来,我们的身份就不再受以往严格的纪律约束,在有些场合下,可以亮明身份,方便开展工作。我说呢,我这才长出一口大气。
  军刀看着我,忽然收起笑容,立正站好,朝我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督导员同志!此行代号‘西北战役’,战役第一阶段,西安。”
  经过两天多的爬行,火车终于在西安站停稳。
  当所有乘客都下车后,站台上逐渐变得冷清起来时,从加挂车厢里涌出来一群穿着各异、高矮不一的男男女女,这些人有扛行李的,有不扛的,还有人的手里提着长条状的特殊旅行包。陕西省厅的两辆车已经在站台末端等候多时。
  军刀和我与前来接站的省厅某处长商谈接洽,其他人则迅速登上了大巴车。
  我和军刀坐在前边的越野吉普里,后边就是满载特别分队的豪华大巴,两辆车一前一后离开了车站,朝着古城郊区绝尘而去。
  日期:2013-04-05 13:52:00
  第十八章、天父的女儿们
  古城的早晨。
  要说古城的霾可比帝都牛多了。
  大清早出门儿登上了某部指挥中心的了望塔想饱览一下千年古城的神韵,没想到,站那么高,四下里雾霾弥漫,能见度还不如帝都呢。
  了望塔上值勤的武警战士笑了:“俄蒙这里好的多,拧还没在B区住过咧,四个污染排放大户,一天到晚粗蒙都要戴口罩。”
  得,看不着风景咱就想别的辙去。
  风闻古城面食天下第一,既然观光不成,那咱就走起祭五脏庙去。
  公务员们早就分别出动了,军刀和潘军带着大队人马去了古城市局,小七闲的无聊,于是我就拽上她,在某部指挥中心的徐志丹少校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市区。
  一路上,小七掰着指头在数美食,开车的徐少校笑着对她说:“妹子啊,别数了,数到回家你都数不过来,俄蒙这里的小吃那是中国之最,那年有一帮老外拍纪录片的来俄蒙这里,连拍带吃,吃到了肚歪,也只领略了三分之一咧!”
  “真的?”小七的眼睛跟嘴巴都张的很大。
  古城,我不陌生。

  老部队就在附近,离开多年一直没有回去看看老战友跟老首长们,这一回也不知道能在这里停留多久,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打算回去看看。
  吉普车开到古城旧城墙附近时,我无意中从车窗望出去,忽然看到奇特的一幕:一大群人聚集在旧城墙脚下,每人手里都捧着张小纸片,站在那里念念有词,这些人当中上岁数的居多,在他们中间,有几个穿着打扮与众不同的年轻女子,一边散发着那些纸片,一边口若悬河地给老头老太们宣讲着什么。
  我扭头问徐志丹:“这些人在做什么?XX功?”
  徐少校瞥了一眼窗外,随口应声道:“哦,不是不是,这些人经常在这里,好象是搞什么保健品宣传的吧,我也不是很清楚,怎么?您觉得有什么不对么?”

  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每个城市中的那些传单族没什么两样,但第六感明确无误的告诉我,这里头有事儿,而且还不是小事儿。
  我叫徐少校把车停得稍微远一点,吩咐她俩个不要下车,免得她们的制服把这个集会吓散了。
  穿着便装的我走在大街上时经常会被人认错。
  从正面看,咱是和谐社会的五好青年,从后背瞧,常有年轻人喊咱大叔大爷老师傅,没辙,常年笔耕,姿势欠佳,造成了咱年纪轻轻就落了个老人家才有的缩脖儿驼背,医学上叫脊柱畸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