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尸上排——记录湖南地区不为人知的民间诡秘传闻》
第2节

作者: 缓缓的山丘
收藏本书TXT下载
  魏公心急火燎,来不及细想再次踢脚往门踹去。啪的一声,这时塔门却应声而开。一个身影慌慌张张从塔梯上跑下来,情急之下却跌倒在地上,那人一骨碌爬起,一把抱住魏公大嚷:“坏事啦,快,快把~~”
  “可恶的益阳佬~~”不等塔内的祭师将话说完。魏公大骂一句,一把按住祭师的身子,在他的肩上轻轻的拍了七下,说;“佩服了”!
  这祭师马上感到中招了,慌慌张张说到:“误~~误会~~哎呀~~多有得罪”说完扭头便跑出了镇河塔。
  魏公也不急于追赶那祭师,转头也奔出塔外,这时江面早已风平浪静,在江面巨蟒翻滚的方圆一里的水面被染成了一片血红。

  魏公长吁一口气,一跃又回到了江心的排上,指挥着众人驾排缓缓离去。
  而那祭师马不停蹄跑回家后,第一件事便对妻子说;“我今天碰到了高手,恐怕性命不保,唯一化解的办法就是你把我在蒸笼里蒸七七四十九天,不然,我这七颗铜钉不得出来”。
  他妻子遵命照办,可是当他蒸到四十八天时,心想;哪有活人能蒸四十多天的?只怕骨头都化了,揭开来看看。
  谁知她一揭开,祭师还好好的活着,而肩上的铜钉也冒出了寸许。祭师这时只得仰天长叹;“天命如此,罢了罢了!我这是咎由自取啊~~不过,那魏公未免也太得理不饶人了。
  既然他不仁我也不必有义,我死后,你就把我葬在我之前指定的那地方,然后拿床篾席子去江边,哭一声,拆一匹篾下来。”。
  原来,当天祭师做法只不过是想将魏公他们的排困死在江心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教他们往后行船过益阳水路时能老老实实守规矩。
  不料,期间被那年轻的的排工一搅和恼怒了河蟒神,险些酿成大祸。
  所幸自己发现及时才没酿成悲剧,岂料这魏公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照面就对自己下了杀着,害自己枉送了一条性命,这口气,换了谁都难以下咽。
  所以在临时之前才交代了妻子按自己的法子也教魏公尝尝恶果,给自己陪葬。
  他妻子果真又照办,某天,打听到魏公又有一个排经过益阳,于是早早来到了江边。眼见魏公的排入了渡口,便哭一声,拆一匹篾,而那江心魏公的排也就一根根的被拆散。
  眼看一张排快拆完,谁知祭师的妻子哭得死去活来,还剩巴掌大一块时,把那席子望江中一扔,魏公也就因最后的五根木头而获救,跑上岸来。
  他心里也知道这定是那祭师作法向自己寻仇来了,于是煮了罐稀饭,悄悄寻了那祭师的坟头向上面一泼,顿时,那坟头便长满了白蛆,祭师的尸体化为污泥。
  这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山更比一山高。

  后来因为排毁了,魏公也落得一贫如洗,只得暂时留在了益阳。
  听说日后他也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那时与祭师的误会,心底自然悔恨不已,于是暗下决心留在益阳,继续祭师未完成的职责——守护益阳大码头,也算是祈求祭师原谅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吧。
  可是尽管魏公法术高强,可他斗死了益阳的法师,益阳人还是不看好他,所以他生前只得过着流浪的日子。  终于有一天,有人在江边发现一具发臭的死男尸,马上报告给县太爷,县太爷到江边一看,看到的却是一具散发着香气的女尸,于是责怪报告人说;男女都不分!
  报告人也感到奇怪,上前到死尸的裤裆里一摸,果真什么也没有。这时,旁边的人才解释;这具尸体发现十多天了,香三天,臭三天,时男时女。
  这,就是宝庆排古佬魏公。从此,益阳也流传着一句歇后语;魏公菩萨的卵-----阴消哒!
  日期:2011-10-20 0:24:00

  后来听老人们聊天,魏公成神,则是魏公死后的事情,魏公死后,益阳人考虑到他生前确实一心一意守护大码头,也就渐渐放下了昔日的芥蒂。
  转眼到了十九世纪初,也就是益阳大码头经商水运文化达到辉煌顶峰时期,于是大码头人寻思他们这古老的行船行当也得像许多传统文化一样,已掌握并看重的东西就要把它神秘化,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尊奉一个祖师爷,这是中国许多行业都行使的老套路。
  那么,行船经商、加工毛板船这个新型行业的祖师爷是谁呢?
  按理说,益阳人是应该知道郑和的,但大概嫌他是个阉官,再者,郑和航的是海,而大码头航的是河、湖、江,民奉官也是江湖行业的一忌,于是,益阳人决定不提他。
  但到底供奉谁最合适呢?这个时期供奉的祖师爷却是乱七八糟的,有太上老君,南海观音、杨泗爷(杨幺)、关帝爷、南岳大帝、洞庭王爷、天后娘娘、吕洞宾等等,有佛有道,不伦不类,似乎都与水有点关系。
  但这其中有两个神灵却是外地没有的,一个是潘子良,他是鱼贩子出生,好象和行船有点关系。
  另一个则是浮邱子,这除了他是本地炼丹仙人外(现桃江的浮邱山即以他命名,那时的桃江即益阳),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浮”字的缘故了,行水路最要紧的就是要“浮”。
  可是,以上诸神似乎与这个行业关系又都不大密切,每次祭祀都有点病急乱求医,临时抱佛脚的味道。
  创出了大码头辉煌的益阳人,居然在几十年之内找不到适合自己行业的祖师爷!这可能是现代物资文明和传统精神文明难以找到融合点的一个例证。
  可是聪明的益阳人终究还是想法灵活,没错,他们想到了当年的魏公。那个法力高强,用自己的后半辈子辛辛苦苦守护益阳大码头的排古佬。
  从这个近巫似神话的故事中,不难发现益阳人的聪明机灵和高度的政治智慧;树一个最大竞争对手的人为神,不但避免了矛盾冲突,稳住了现有的经营地位,而且要对方对你五体投地,称赞你益阳人胸怀博大,益阳人失去了什么?不过一个祭师的虚名,而赢得的却是上游流下来的滚滚财富。

  于是,一座颇具规模的魏公庙便在三堡和大码头的闹市之间、将军庙的附近拔地而起,这是巫、神话和现实有机而完美的结合。
  至此,排古佬——魏公顺理成章成了益阳航运业几十年寻找的神,这个新兴行业的祖师爷。
  日期:2011-10-20 0:24:00
  魏公的故事到这应该是圆满结束了,可懵懂的我依旧会疑惑。
  这魏公的确也算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传说,但这跟那死去的名叫唐苦竹的排古佬有什么关联呢?

  对于这个疑问,从三叔公为难的眼神里,我感觉他似乎确有什么难言之隐。他再三告诫我,小孩子不要打听这些事,说是不吉利。
  看到三叔公一脸的严肃,我尽管心中依旧好奇,但当时也只得闭口不问。
  眨眼间,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也早已离开从小长大的小镇子去长沙读高中了。
  随着离老屋的距离越来越远,家乡这个有关“魏公庙”与“排古佬”的故事也被渐渐淡忘了。
  直到高二的一个暑假,我陪奶奶一起去镇上看望三叔公。

  一天清晨,我陪三叔公一起去大码头卖菜,无意间在河堤边上再次见到了这座在我童年记忆中留下美好回忆的魏公庙。
  触景生情下,这座破落的老庙时隔多年后犹如昔日老友般再次触碰到了我当年孩童时心中那份久违的好奇心。
  三叔公拧不过我的死缠烂打,终于在几番叮嘱我不得跟任何人提及此事的前提下再次跟我说起了那个并没圆满完结的故事。
  “嗯,你现在也不小了,有些事还是应该跟你说说~~哎~~那是1970年,嗯,,我记得当年你爸爸当年也是在~~也是在这魏公庙面前~~”三叔公抹了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身前残破不堪的魏公庙,神情一片漠然。恍如又回到了当年那段动荡的岁月。
  日期:2011-10-20 0:25:00
  那一年,正逢文化大革命。
  打倒一切的风潮愈演愈烈,在林彪、江青、康生一伙的操纵下,还掀起了所谓揪叛徒运动、“革命大批判”运动、清理阶级队伍等,实现了所谓“全国一片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