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残稿:走进美丽西湖,残稿背后隐藏的秘密》
第17节作者:
笑残年 日期:2011-08-17 15:32:50
卷三十二:
原来这场中日学术交流会便是赵老师策划的,邀请的嘉宾便是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导师山本四五先生。我对山本四五这个名字很好奇,就偷偷问旁边的博士学姐,学姐一针见血地回答我说:山本先生热爱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所以改名为山本四五,四五是指四书五经,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学姐说的四书五经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观点,我觉得有待商榷,不过对于山本先生改名背后的原因,我还是挺感动的。以前一直觉着小日本除了大东亚共荣圈,对中国其他的不感兴趣,现在才因了山本先生,觉着中日正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了。
会议地点就在赵老师办公室的斜对面。赵老师让我来参加,说是可以提高学术水平,让我很是高兴了一把。谁知等与会的山本先生和各位教授、研究生到场后,赵老师安排我打开水倒茶,给大家做起了服务工作。我想想也就算了,谁让我辈分最小呢?谁知一位外校赶来参加学术讨论的著名学者喝了我泡的茶水不说,还在我正听得有些入味的时候,硬生生把我拉到会场外,问我厕所怎么走。我再怎么窝火,不能坏了学校的声誉,就挤出笑容带他去了老厕所,那里离会场有点远,送他进去之后,我便在外装作接电话的样子,大声说:好的好的,我这就来。然后冲里面的学者大喊一声:赵老师让我赶快去会场!那学者被我吓了一跳,说:去吧去吧。我撒开腿就跑了。
活该我倒霉。那位学者如我预料中的那样,没有找到回来的路,而我没有料到的是,他就直接给赵老师打电话。不用说,赵老师自然差遣我去接他。我也没有办法,离开还没有坐暖的座位,火急火燎地原路跑去。更让人可气的,是那位学者一点也不急,站在老厕所旁边的窗户边优哉游哉地抽着烟,看见我来了,才一口吸完剩下的,把烟屁股沾了洗手池的水,扔进垃圾桶,热情地迎上来说:还是你呀,辛苦了。我微笑着说:应该的。
学术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山本先生温文尔雅,讲着娴熟的汉语,把一篇我几乎听不懂的学术论文念完了,我便赶紧上去续水。几名学者纷纷发言,说山本先生这篇学术文章把某某问题研究透彻了,可以说是盖棺之作。赵老师在最后又介绍了山本先生在其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便散会了。我想赶在赵老师看见我之前溜走,没有成功,他转身就对我说:小曹,你把会场收拾一下,我带山本先生们去吃午饭。我说:桌上的文稿怎么办?他说:你稍微理一下,搬进我办公室。说着把办公室的钥匙给了我。
看着人们陆陆续续去吃午饭了,饥肠辘辘的我还要收拾这些纸茶杯,如果我有一点怨念,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但是我一点怨念也没有。这倒不是因为我心胸宽大,更不是因为捉弄那位学者不成反而害惨了自己所得的教训,而是因为我的手里正拿着赵老师办公室的钥匙。这意味着什么?看我的行动吧。
日期:2011-08-18 08:32:24
卷三十三:
等到赵老师他们一行人走到楼下,我才不收拾会场,直接用钥匙打开办公室的门,把那本《西湖的另一面:金牛湖》取了出来,揣在怀里,飞奔到楼下的复印店,让正在吃饭的老板娘放下饭碗,赶紧帮我复印一本。老板娘扭着肥胖的身体站起来,手却灵巧地操纵着复印机,不一会儿就把整本书复印好了。A4纸太大了,我没有地方放,如果被赵老师看见了,说不定又要说我什么,我就对老板娘说:哎呀,我忘记带钱了,书先放你这儿吧,我去取钱。说着便带着原本,飞快地跑回办公室,塞回了原处。又去会场三下五除二搞定纸茶杯。准备走人,可是手中的钥匙怎么处理好呢?
我就等啊等啊等啊等,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赵老师他们也没回来。突然,我看见陈老师从厕所出来,慢悠悠走向他的办公室,正要开门,扭头看见我,朝我走来。我只顾着高兴,等他走近了,站在我面前,才想起来他过世已有三个多月了。这样一想,陈老师便换了一副样子,整个人夸张地扭曲了,耳朵像耳坠一样下垂,朝我扑来的时候,我的眼睛就看见那两只耳坠一般的耳朵因为惯性往后又往前,闪动着。我躲不及时,还是被他鹰爪般犀利而无肉的手抓住了,惨叫一声,醒了,赵老师正用手摇着我的肩,说:快醒醒,大冬天的,怎么在这么空旷的会场睡着了?小心别感冒。我没有理他,说:好香!他说:还是你鼻子醒得快。说着指指桌上的盒饭,把它推到我的面前。我当时那个感动啊,心想赵老师啊赵老师,除了让我干这做那,你总算在其他地方想到我了,正要说谢谢,听见他说:我们去酒店吃完了饭,看见还剩这么多菜,可惜了,我就打包带回来一点,预备晚上热一下当晚饭,既然你饿了,那就趁热吃了吧。我当时真想一甩头,说:你去喂狗吧!可我还是乖乖打开饭盒,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其时已经下午一点多钟了。我骑车再赶去孤山馆舍,路上要花掉半个小时,索性就不去了,把钥匙还给赵老师,就去楼下取书。老板娘看见我来,显得很高兴,因为她老公一直在说她不应该什么凭件都没留下就让我走的。我把钱如数交给老板娘,说:这本书可比我的任何凭件都有价值,只是有些人不识货。说完,就在那个平头老板邪恶的注视下不慌不忙地走了出去。
午后的阳光正温暖,我便没有回寝室的打算,直接骑车去了学校大门旁边的小园林。没想到石椅上都坐满了人,成双成对的,依偎在一起,互相掏耳屎。我便只好去草地边的大石头上坐着,旁边的一块小石头正好可以搁脚,我便脱了鞋,晒在阳光下,套着破袜子的脚就垫在那块小石头上。阳光从四周的树木空隙里斜射过来。小孩子的嬉笑声从远处传到这里,还是透着欢喜的劲儿。我突然想起大三的时候跟姓郭的在这里一起看书,等待下午上课铃响的事情。那时候,他便坐在我现在坐着的地方,而我则坐在小石头上。他看他的诗歌小说,我看我的文字音韵。偶尔聊两句,不是说某一句诗写得好,便是为某一个不认识的字向我讨教。我总是让他去查手机字典,说这样记得更牢,而他总是坚持问我,说我就是他的活字典,我说我能陪你一辈子?他说就算你不在,以后我遇见生字,就直接打你电话。我说那我干脆死了算了,他就说那我写在纸钱上烧给你。现在想想,真是恍如隔世。
也许从那时候开始,我们便开始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吧,这样想着,我便打开了书本。
日期:2011-08-18 17:10:07
卷三十四:
这本书的扉页空白处,题着一排钢笔字,是:友生陈钟雅正。落款的名字写着关贤敬赠。时间是庚申年中秋,也就是1980年农历8月15日。而本书的出版日期是在1980年,看来是刚出版不久关教授赠送给陈老师的。原来陈老师跟关教授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书后的参考书籍里,列在第一位的便是《明圣湖遗事》。我还记得孤山馆舍里那本《明圣湖遗事》上,题着关教授的购买时间是1979年,时隔一年便出版研究专著,可见他的重视。在书本的序言里面,关教授坦承这只是初稿,很多观点并不成熟,有待日后完善。可惜他再也没有机会完善了。想到这里,我竟然有些默默然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