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重生----亚历山大身后那些事》
第33节作者:
黑色_斯芬克司 日期:2011-11-15 16:34:40
第十五章 培松的野望
如果说第一次继业者战争后最郁闷的人是谁,大家都会觉得是攸美尼斯。然而事实上,米底的总督培松心里的郁闷,肯定比攸美尼斯还多许多。攸美尼斯至少站错了队,投到帕迪卡斯那一方,帕迪卡斯死后被清算虽然很倒霉还算可以理解。而米底的这位总督培松,从亚历山大死后,每次政治上站队都站在正确的位置,每次他亲自指挥的战役都取得了胜利,但是折腾了三年之后他手头掌握的东西反而没有亚历山大刚刚死去的时候多,对他来说实在是充满了讽刺。
亚历山大死时,本来整个米底地区都是他的总督区。巴比伦的分封协议中,各位总督却一致认为这块地方太大资源太丰富,不能让培松独享,因此把米底总督区北方的一部分分给了原先波斯帝国的米底总督,也是帕迪卡斯岳父之一的阿特罗巴特斯。虽然毫无过错就遭到了这次领地被削减的挫折,培松却没有表达出很大的不满。他赢得了帕迪卡斯的信任,并且被委任为平定中亚希腊人叛乱的总指挥。原本想利用这个机会扩大自己的实力,结果由于手下的士兵屠杀了投奔他的那支希腊雇佣兵并且瓜分了财产,他可谓一无所获。
随后的事情更是充满讽刺。他千辛万苦从中亚到叙利亚和帕迪卡斯会合,结果帕迪卡斯对埃及的入侵受阻于尼罗河。培松和安提贞尼斯、塞琉古等同样在帕迪卡斯的愤怒和下层士兵的不满之间两面为难的高级军官一起,刺杀了帕迪卡斯。托勒密推辞摄政之位,并且推举培松和阿里戴乌斯为共同摄政。对于培松来说,好不容易他的权力得到扩大,可是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让人大跌眼镜:傀儡腓力三世的妻子欧律狄克二世在回军途中突然发难,培松和阿里戴乌斯居然无法应付,最后依靠安提帕特的帮助,勉强化解了这次危机。但是对于培松来说,曾经的摄政之位,马其顿王国权力的巅峰,都已经离他远去了。
就这样,培松这些年奔波在从米底到中亚,从中亚到埃及,再从埃及回到米底的征途中,每次都站在正确的一边,每次自己指挥的军事行动都取得了胜利,结果他回到米底时,一无所获,比起亚历山大生前,自己的辖区还少了一块。培松是如此的不满,以至于在回到辖区之后,几乎立刻就开始了招兵买马,很快拥有一支超过20000人的强大部队。他自称当初平定中亚希腊人叛乱的时候是受马其顿王室委派管辖伊朗高原及其以东所有的总督区的,现在这个委任应该继续有效,伊朗高原及其以东的所有马其顿总督全部都得听他的。
培松可不是仅仅宣称自己的管辖权那么简单。他从来不是省油的灯,当年连帕迪卡斯都敢杀。大约在他听说安提帕特病死,他昔日的共同摄政和难友阿里戴乌斯开始进攻辖区内希腊城市的消息前后,培松开始了实际行动。第一个倒霉的是帕提亚的总督,一个叫菲罗塔斯的马其顿将军。这个菲罗塔斯和阿尔科塔那个手下,后来转投安提柯曾经试图招降银盾队的将军没啥关系,他的来头完全不清楚。事实上帕提亚的局势由于缺乏第一手资料完全是晦暗不明:在帕迪卡斯死后的特里帕拉迪苏斯分封中,帕提亚的总督应该是一个叫腓力的马其顿人。或许这个菲罗塔斯在之后某个时间取代了腓力,或许这个菲罗塔斯和腓力中有一个是误记,甚至干脆是同一个人改了名字或者名字中不同的段落。反正不管这个菲罗塔斯是谁,现在他是倒大霉了----培松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把这个菲罗塔斯杀了,然后让自己的弟弟做了新的帕提亚总督(为免和重名人物混淆,培松的弟弟这种酱油人物的名字就不提了)。
米底总督培松吞并帕提亚,杀死帕提亚总督的消息传到整个东方,也就是培松宣称自己有权管辖的那些总督区,所有总督都害怕起来。他们决定联合对抗这个危险的敌人。(本章未完待续)
日期:2011-11-16 16:38:45
(续) 第十五章 培松的野望
反培松联盟的成员几乎包括了从伊朗高原到印度的所有总督。这些东方的总督需要一个领袖,当时波利比孔还没遭到赫勒斯滂海战失败和欧律狄克发难的打击,他们法理上的上司“亚洲大将军”攸美尼斯当时还在奇里乞亚和腓尼基招兵买马扩造舰队以对抗安提柯,他们不可能也未必愿意让远在地中海东岸的攸美尼斯来指挥数千公里之外的反培松联军。此时在东方能领导起这支联合军队的毫无疑问只剩下一个人:波斯总督朴塞斯塔斯。
朴塞斯塔斯和培松同为亚历山大死前的七大侍卫,地位和影响力本来就不下于培松。在亚历山大的主要将领中,只有他熟练的掌握了波斯语,并且穿着波斯人的服装,从而和波斯人真正意义上打成一片。因此他在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中威望都很高。作为原先波斯帝国腹地,包括都城波斯波利斯在内的区域的总督,他手头拥有3000名马其顿步兵,10000名波斯当地招募的轻步兵----主要是弓兵和投石兵,以及400名波斯贵族组成的骑兵。在培松吞并了帕提亚后,朴塞斯塔斯看来会成为培松的下个目标。反培松联盟的其他总督们都亲自带来了援军,虽然规模没有朴塞斯塔斯本人的军队大,但是他们带来的都是辖区内的精锐,并且提供了大量的骑兵。在获得了这些援军之后,朴塞斯塔斯手中的兵力已经到达了大约20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和120头左右的战象。
参加反培松联盟的总督主要包括:亚历山大大帝的岳父,罗克珊妮之父奥克夏特斯(Oxyartes),他现在是今日巴基斯坦附近一块总督区的总督。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底亚那合并后的联合总督斯塔萨诺(Strasanor),亚历山大时代就在巴克特里亚地区屡立功勋。古代印度西南靠近印度洋的阿拉霍西亚和伽德罗西亚总督西比尔图斯(Sibyrtius),阿拉霍西亚相对繁荣,伽德罗西亚则是《亚历山大远征记》里所载阿拉伯海北面的"食鱼者地区"和它北面的沙漠和山地,极度贫瘠。印度犍陀罗地区的总督,一个也叫培松的马其顿军官(以后一阶段会用“印度的培松”和“米底的培松”相区别,直到本章结束)同样加入了这个。此外,亚历山大生前亲自指挥的最后一次大战役被击败的印度王公波鲁斯,不久前被自己手下的马其顿军官欧德莫斯(Eudemus,也有作Eudamus)暗杀。后者利用波鲁斯没有戒备的时候,通过偷袭的方式杀死了他并且吞并了他的军队。欧德莫斯现在也加入了这个反培松同盟。他带来的兵力相当强大,包括3000步兵,500骑兵和波鲁斯手上的120头战象。
印度的培松和欧德莫斯离开后,最大的得利者莫过于印度刚成立的孔雀王朝年轻的国王旃陀罗笈多。长期以来他一直在厉兵秣马,等待着北进的机会。随着欧德莫斯和培松相继带着他们最精锐的兵力离开,这个机会终于到来了。公元前316年左右,利用马其顿军主力西进参加继业者战争的机会,旃陀罗笈多带兵北上。几乎没费多大的力气,他就占领了这两个马其顿将领所占据的区域,他的领土已经到达了兴都库什山脉。这里可谓一条天然边界,因此旃陀罗笈多并没继续向西北方向用兵。
印度边境的总督区,这些总督区在亚历山大离开后的那些年一个接一个的被强大的印度孔雀王朝吞并。
反培松联军现在声势浩大,在朴塞斯塔斯统帅下主动进军帕提亚,培松带领他的军队迎战。这次战役的过程完全没有记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激战过后,数量上特别是骑兵和战象方面居于明显劣势的培松遭到惨败,损失了相当大一部分兵力。无奈之下,他放弃了帕提亚行省,回到自己的米底辖区积攒力量。
反培松联盟在收复了帕提亚之后,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米底追击。他们回到朴塞斯塔斯的总督区,不久之后又向西边的苏萨尼亚集结,这里的总督安提贞尼斯此时已经根据摄政帕迪卡斯的命令,带着自己的部队去遥远的奇里乞亚接应名义上这支反培松联军和培松的共同上司攸美尼斯了。反培松联盟的这次集结,很可能是为之后侵入米底惩罚培松的作战做准备。
不久,培松也来到西面的邻居巴比伦行省,到巴比伦城拜见老友塞琉古----虽然培松宣称的管辖范围虽然很大,但是他的野心中并不包括塞琉古的巴比伦,并且塞琉古当年是和他一起谋杀摄政帕迪卡斯的老搭档了,关系应该不错。他试图说服塞琉古加入他的阵营,一起对付东方的那些总督们。
正当培松试图说服塞琉古加入他阵营的时候,攸美尼斯的使节到达了巴比伦。
日期:2011-11-16 16:43:08
反培松联盟和培松在交战前的局势图。红色的地盘是培松的,其中东边那部分是他吞并的帕提亚。
这个地图上有名字的势力,除了塞琉古是中立的,全部是反培松联盟的成员。塞琉古和朴塞斯塔斯(黄色)之间那块没有名字的领土,就是苏萨尼亚,总督安提贞尼斯带兵去支援攸美尼斯了,所以是空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