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某省城的一个工人家庭,他老大,下面一弟一妹。文丨革丨后恢复高考,他幸运的考上一所艺术院校,学作曲。那时侯的他,尽管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也许正意气风发,雄心展翅,不想在这些事情上花太多心思,也许眼光太高,没有看上的女孩,反正他没正式的谈过恋爱。
李团结毕业后没有选择机关事业单位,他一个未来的艺术家,不想做官当爬虫,去了一个省剧团,那里有时间搞他的创作。毕业后的若干年,他很勤奋,把时间都花在自己的创作上,为写歌词,反复研习唐诗宋词,为配器,熟悉各种乐器,写了很多作品,可惜要不无处发表,就算发表了,也石沉大海。无声无息。那几年,市场化大潮正严重冲击传统文艺单位,剧团效益每况愈下,李团结一梦醒来,一事无成,两手空空。
这个时候,李团结认识了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周小姐,周欣赏李英俊潇洒有才华,李喜欢周美丽大方又温柔,很快他们就恋爱了。周是省艺术学校中专毕业后分到省歌的,家庭情况与李家差不多,她也是家中老大,下面也有弟妹。周父虽是个普通工人,却有些见识,认为李团结这样写蚂蚁字的,光皮丝瓜,不会有多大出息,加上女儿漂亮,有不少条件不错的来提亲,就不同意女儿与李交往,无奈女儿一往情深,一意孤行,家里最后也就不得不应允了。
恋爱一年后,他们就结婚了,李团结剧团的领导一向欣赏李的塌实肯干,在李结婚后,单位想办法给他解决了一个小的套间住房,一房一厅,房子虽旧些,总算把个爱巢搭起来了。
结婚后的那几年,市场化的洪水猛烈的冲击着传统体制,他们夫妻双方的剧团,双方父母所在的工厂,逐渐陷入绝境,父母的医疗费用,弟妹们的学杂费用,压在他们身上,经济上的焦虑与日剧增。
日期:2012-04-01 17:31:56
无题八
开始时,他们两口子只是好玩,以客串,票友的形式参与一些乐队到歌舞厅,夜总会和其他场所的演出,既是年轻好玩,顺便也赚点外快。随着剧社越来越不能正常开支,他们也倒腾过服装等小买卖,不但没赚还倒贴钱,一来二去,演出成了他们家的唯一收入来源。
李团结熟悉多种乐器,可以充当各类乐队的任何一个角色,吉他手,贝斯手都行,偶然还客串表演萨克斯独奏,活路比较广,他自己也经常外出接活,组织演出。他爱人小周就单调些,只能是舞蹈,演出的收入也比李团结低很多。李团结不愿意小周出去,辛苦不说,两人基本没在一起演出,每天很晚才回来,也不安全,但他坳不过小周硬要去。他们每天平均要转场三次,开始是骑自行车,赶场火急火了的,后来一人买了一台小摩托嘉铃70,就从容多了。
那几年,两口子白天黑夜颠倒,风里来雨里去,很辛苦,还不时要受到一些骚扰,赚钱不易。好在虽没有赚到什么大钱,比一般工薪阶层还是强点,不但帮两家解决了不少问题,自己小家也有了写积蓄。李团结一直觉得对不住小周,如果当初她选择了别人,日子可能好过多了,小周自己倒是不以为然。两人相濡以沫,恩爱有加,尽管艰难,但并不觉得生活苦涩,对自己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李团结白天有很多时间,仍坚持创作,无奈命运始终没有对他露出笑脸。
转眼李团结过30岁了。夫妻两边老人所在单位都彻底垮了,这样反而好,正扶有限度的接受管起来,老人们的生活费用算有了着落,只是大病不得。弟妹们也就业了,不再需要负担,李团结两口子的担子减轻不少。
可是四周一看,李团结那些进了正扶或其他机关,还有那些进了运转正常单位的同学们,一个个都进步了,基本都做了科长,还有做了副处长的,他自己还是个跑单帮的,越想越不是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那时侯,政企没有分开,在政府和在企业没大的差别,是可以互通的,就象现在的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李团结两口子的单位省级剧团,效益不好,但基本可以不上班,自己赚外快,到别的单位后,要正常上班拿点死工资,经济上比搞演出、跑单帮差不少,但安稳很多。所以,一旦经济压力缓解下来,他们就开始托关系,找门路调动单位。
先是小周调到某文艺协会,不久李团结去了省机械厅下属的一家效益不错的大型工厂。当初关系人跟工厂领导介绍李团结说,李是正牌大学生,能写,并拿一叠报纸佐证,报纸副刊上,李团结发表了不少豆腐块的小诗歌,小散文,其实就是他写的歌词,领导一看,文字还可以,就是将来要把文艺腔去掉,换成公文式的八股调。就这样,李团结进了工厂的行政部门搞宣传工作,大半年后,厂长安排他做了自己的秘书。
厂长做厂长前,是省机械厅的副厅长,退休前又调回厅里去了。李团结给他做了很多年的秘书,表现不错,沉稳老练,对上恭敬,对下谦虚,厂长很满意。回省厅的时候,厂长想把李也带去,当时李正在解决副处的职务,如果去厅里,前期的职务申报就废了,在厅里再解决副处,要等何时不确定,何况厂里的工资里比机关还多一块奖金,所以就想缓缓,过段时间再说。哪知道,这一缓,就缓成了一个无法更改的遗憾。
厂长回去不久,机构改革开始了,政企彻底脱钩,李团结调省厅就没可能了。再过几年,随着所在行业的开放,工厂产品竞争不过外资产品,也慢慢不行了,直到破产清算,李团结最后职位--厂办主任。
人倒霉,喝凉水也塞牙,一切付诸东流。
日期:2012-04-01 17:33:00
无题九
李团结当厂长秘书后一年,他的女儿溪溪出生了,当时他32岁。 那几年,李团结家庭生活比较安定,工作顺心,前途有望,厂里又给分了套60几平方的小2房一厅房子,小周工作也不错,孩子更给他们带来很多欢乐,一有时间,一家三口出去郊游,野炊,生活温馨。
然而,到溪溪5、6岁的时候,平静的生活中渐渐的出现了不那么和谐的迹象。那时侯,社会形态急剧变化,贫富差距的迅速拉大,给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小周在一些歌舞团的小姐妹和原来艺术学校的同学,嫁了有钱人,偶然邂逅,喜欢有意无意的炫富,这让一直很骄傲的小周心里颇不平衡,有时在家里也念叨:有什么了不起,不就嫁个爆发户,想当初---,李团结往往想开导她:咱不上不足,比下还是好的多---,李不说这还好,一说,小周就把火气发到他这里:说来说去还是你不争气,要不我能受这种气?李只能哑然,毕竟这是事情。
慢慢的,这种牢骚越来越频繁,李尽管心里很难受,一般都选择默不做声,否则就可能会吵起来。他工作更加认真积极,对领导更加恭敬,希望能早点被提拔,以改善家里的状况。然事与愿违,调省厅的事没办成,厂里的效益又日益下滑,哪象个有前景的样子?李心里灌铅一样,越发沉重。
有一次,小周参加了艺校的同学聚会,回来后一言不发,脸色铁青,憋了半天,最后终于还是爆发了:我去参加什么同学会,去丢人现眼,这些人里算我混的最差,最寒酸,人家都是自己开车,只有我坐公车去的。她们用的化妆品,我在商场看见,连价都不敢问。人家的一个厕所,比我们的房子都大,都豪华的多。不行,我们也要买大房子,凭什么我们就要这么惨?----,小周这一顿火,把女儿吓到了,大哭,小周更加心痛,把溪溪搂到怀里:都怪你爸爸没本事啊-------,李团结呆呆看着哭成一团的母女,什么话也说不出。
尽管厂里的行政工作很忙,很累,为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李团结又开始晚上外出,参加演出。赚些钱,他尽量给小周和孩子买些好衣服,好的用品,自己却很节省,皮鞋的底都快磨穿了,还舍不得扔,还笑着说,这样的鞋子穿的软,舒服,不象新鞋,打脚。小周也多次拖他去购置些新衣服,他就是不肯去,能将就就将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