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门棺》
第1节

作者: 木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27 14:11:06
  一、作品简介:
  中国棺材文化集大成之探险巨制。
  郑和六下西洋时,为何会中道返航?帅船失踪的三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郑和为何对此讳莫如深?明成祖弥留之际为何要专门派人转交给郑和一张“白板”象牙麻将牌?绝世名曲“霓裳羽衣曲”难道真是不祥的“亡国之曲”?唐明皇、李后主、宋徽宗他们的悲剧结局难道并非偶然?这一切的背后又是否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

  外号“书痴”的“四无”闲人陈旗开因在电视台“千家大讲堂”节目中成功PK历史教授而一举成名,并意外获得各方赞助来“重走郑和路”。航海途中,以“书痴”陈旗开与结拜兄弟“傻子”九牛以及身世神秘的电视台中意混血美女主持贺璐璐为主角的十人探险小分队,演出了一出出险象环生而又令人捧腹的传奇经历。阴差阳错之中,他们意外来到了海外诡秘群岛——棺材岛,危险的信号不间断地开始出现,死亡的气息越来越浓,主人公们的命运究竟如何,千古谜局能否最终破解?敬请关注长篇知识悬疑探险小说《鬼门棺》……

  二、作者简介:
  木僮,曾用笔名枕上晨钟、南诏无月,夫妇联手倾情打造中国文化悬疑精品之作,目前已出版长篇悬疑小说《滇西密传之浴火菩提》、《滇西密传之危途奇踪》、《血面纱之113女生寝室》、《血面纱之天机暗语》。
  日期:2011-10-27 19:51:00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
  第一章 要命的棺材
  1
  人生在世,有生就有死,有死必有生,古称之为造化。有生为造,有死为化。无论造化如何,人要想立于天地之间,都少不了要有一个住处。活人住的那叫房子,死人呢?在中国注重入土为安福荫子孙的几千年漫长岁月里,我们的老祖宗们通常把人死后盛尸的那口木头的或石头的或白玉的或水晶的方不方圆不圆的长匣子称为棺材。

  虽说人死之后就一了百了了,就像古诗里面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大道理说说的确容易,可这长江水是拖着六千多公里的大长尾巴滚滚东逝不回头了,但是跟着这长江水一同逝去的几千个是是非非的陈年故岁里头,试问有几个先人真正能做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而把这生死二字看得分明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达人名士又有几个呢?中国数千年来就崇尚轻生重死、薄养厚葬,死要死得体面,死要死得其所。

  日期:2011-10-27 20:23:00
  民间不是一直流传着那么一句古话嘛,“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可能有人会问了,这古时候的人莫不是脑袋瓜子进了水了?死都死了,为啥还要挑地方呢?何况还要专拣那山高路远偏僻落后的广西柳州?各位有所不知,只因这柳州出好木,好木做好棺啊。所以也就难怪咱们的老祖宗们心心念念着要死到柳州去了。只要能死在柳州那地界,怎么说也能混上口不错的好棺材不是?听说这柳州棺材的名气还是大文豪柳宗元给带来的,相传当年柳宗元在柳州做刺史的时候不幸客死任上,家人用柳州当地的雪松棺材费时半年多才扶柩回到千里之外的北方家乡,谁知到家时竟意外发现,柳宗元的身体在棺材里还保存得完好如初。从此以后,柳州棺材便蜚声于大江南北了。据说现如今虽然不实行土葬了,可柳州却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各地输送棺材,他们不只做传统的标准棺材,还做起了微型小棺,就是把棺材做成了工艺品。据坊间流传,那些个巴掌大的精工细做的小棺材往办公桌面上那么一摆,还真能带来“升官发财”的好风水呢。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准不准就不知道了,大家也就全当一个趣闻听听罢了。

  日期:2011-10-27 20:39:00
  棺材,又称寿材,俗语道:“寿材寿材,福寿有财。”我打小儿的时候,有句话差不多天天听,听得耳根子都起茧子了。听的什么话呢?就是老辈人一天到晚挂在嘴边上的口水话“活着混所好房子,死后混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就为了这么一个死后容身的木头匣子,不要说日进斗金家财万贯的富户动辄大手一挥,把个成百上千两的真金白银换来那么一套名贵木料打造出来的棺椁,就算是破屋烂瓦吃穿不济的众多贫家也宁可倾家荡产甚至债台高筑都要给死去的家人置办上一口稍稍象点儿样的棺材,否则恐怕一生一世都要在街坊邻居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读到这里,可能有的看官要问了,你这个写书的怎么一上来就死呀活呀棺材长棺材短的?你不怕晦气,我们看的人可先坏了心情了。
  列位莫恼,咱写小说的至关重要的就是得会讲故事,可要把故事讲好,总得要讲究个起承转合的规矩,这一开头就得把个包袱抖好,否则后面的故事您就看不明白也打不起精神看了。要知道,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可是涉及了历史上好几个名头响当当的帝王将相,他们的血肉之躯虽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无私地养育地底下的万千生物了,可他们身后留下的大大小小若干个未解谜团却依然扑朔迷离悬念丛生。

  我们的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些谜团一点点展开的,而贯穿故事始终的,则是一口口令人望而生畏的棺材。
  日期:2011-10-28 11:34:00
  所以,在我们的大戏敲锣打鼓地隆重上演之前,请允许木僮我先给大家伙儿暖暖场,给众位讲两个与棺材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名字叫做《小棺》。可能我这里一提小棺,有人就会想到我刚刚提到的柳州工艺品小棺了。这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此《小棺》并非柳州彼小棺,而是那位自己闲着没事儿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儿摆个茶棚子道听途说、听着听着就写出千古名著《聊斋志异》的蒲松龄蒲老先生曾经讲过的关于小棺的一桩奇事。可能这个《聊斋》里的小棺故事大家很早已经基本上都看过了,不过相信各位看客有半数以上都记不起这个故事的梗概了,那么,就请允许木僮我在这里多回嘴,再把《小棺》的故事重讲一遍,让大家伙儿重温一下那个心惊肉跳的旧时春梦。不为别的,只为《小棺》这个关于棺材的小故事实在太过诡异也太具代表性了,有了这个故事做铺垫,我后面要讲的第二个《七口棺材》的故事您就不会感到太毛骨悚然了。

  日期:2011-10-28 13:55:00
  各位准备好了,咱们闲言少叙,木僮我这就正式开讲了。
  托梦的事儿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一定或多或少都碰到过,就算您自己没亲身经历过,也总会从七大姑八大姨那儿听说过吧。可多数情况下这个做梦的人第二天大清早儿上一睁眼就已经把梦里的情形忘了个七七八八了。然而,几百年前一个家住天津的不知姓甚名谁的船夫甲却碰上了一件不同寻常的托梦事件,为什么说这个托梦事件不寻常呢?因为这个船夫甲一早上睁开眼皮不但没把昨儿夜里那个梦给忘了,而且还匪夷所思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让梦境成真了。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一天夜里,这个天津船夫甲因为白天摆渡太累,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睡了没多大工夫,他就开始做梦了。他这一梦既没梦着骑着高头大马迎娶漂亮媳妇,也没梦着吃着满汉全席八大碗撑得直翻白眼这样饮食男女的庸俗梦。而是一梦就梦着一个怪人,他也不知这人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只是眼睁睁见着那人径直走到他面前开口对他说了一番怪话:“明天会有人搭你的船运载竹筒,你记着,只要他提出要求,你就要态度强硬地告诉他,要帮他运货没问题,但是他必须拿一千两银子做船资,少一文都不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