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爷和我两辈子遇见和听说的奇事 异事 怪事 诡事》
第29节作者:
假异真 日期:2013-06-06 09:19:00
咱知道这时候黄鼠狼最虚弱,只要咱把它的肉体破了,小样就只有灰飞烟灭了。咱不敢自己干,就鼓动狗蛋和二牛一起干。我们每日拿了一块大石头,就朝屋里走起,其实这时候黄鼠狼和死了差不过,咱到跟前就举起大石头用尽吃奶的劲砸下去。 就听妈呀一声,李婶就在那边骂起来,说那个王八蛋砸死我了,咱的原则是趁你病要你命,叫狗蛋和二牛使劲砸,狗蛋和二牛砸在黄鼠狼的腰上和腿上,李婶就在麦场上打起滚来,凄厉的哭叫着,说腿和腰叫砸断了。几下子李婶就睡在地上不动弹了,这时婶子大娘们围上去,又掐人中又阙腿的,李婶悠悠的醒了。 李婶醒来一开光着身子,就羞涩的把头低下,这时有人早就拿来衣服给李婶穿上,护着李婶回家了,咱那时特爱显摆,出了院子以后就把咱的英雄事迹一说,人们就涌到院子里去看。一看反正是众说纷纭,咱心里一个美。咱当时小光顾着显摆就把后果给忘了。回到家里老爸暴跳如雷,给俺来了一顿竹笋炒肉,说实话这是量最多最足的一次,至今记忆犹新。咱一看事不好,就跑去找常瞎子(大爷爷的朋友,精通周易)老爸在后面拿着扫帚条追。
咱刚到常爷爷家,老爸就追过来了。咱跑到常爷爷身后藏着,老爸还要打。常爷爷说老三别打了,这事不能全怨孩子,这是那只黄鼠狼的童子劫,这劫要是过了也许能成正果,无奈天意如此,你还是饶了孩子吧。接着常爷爷又摸着头对我说小东黄鼠狼虽命该如此,但这样做也是犯杀生戒,你往后要多做善事,这样才能福泽绵长,以后你走的是济世之路。咱当时小不知道什么是济世,咱听完常爷爷的话问为什么要走鸡屎之路,难道看到鸡屎不会绕着走么。常爷爷听了笑了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天狗蛋和二牛来找我玩,咱看见他们走路一瘸一瘸的,不用想就知道他们也和咱一样,昨天晚上也吃了竹笋炒肉。
日期:2013-06-07 18:09:00
我们村老李头讲的故事,在我们村边的打麦场有一口古井。故事就是因井而来。
这个打麦场是老李头的,当时村里要把打麦场的那口古井填上,免得出危险。于是召集来人就要填井,刚往里填第一掀土,忽然电闪雷鸣,那雷声围着填井的人转,填井的人有的吓尿了裤子,有人差点吓瘫到地上,俺那时小由于受迷信的荼毒,俺也非常害怕,找了个柴火垛洞钻进去。这也不是咱们胆小关键是雷鸣闪电邪乎,只是在打麦场上有朵黑云,方圆不足百米,就像一个锅盖盖在头顶上。
也许许多人不信,但就是这么邪乎,这时老李头来了,后面跟着常爷爷常先生,大喊着不能填井,其实这时人都吓呆了,已经没人敢往里填土了。老李头气喘吁吁的跑来,说这口井不能填,俺一看常先生也来了,就抱着常先生的大腿站在他身后。老李头说这口井有神灵,填了回得报应。是不经历刚才电闪雷鸣,肯定没有人相信这一套的。俺往村长身上一看,村长的裤子已经湿了,尴尬的笑了笑说刚洗的裤子,没有干就穿了,既然这样咱们就不填了,你们散了吧,我回家换裤子。村长头也不回的往家跑。众人一阵哄堂大笑。说也奇怪,村长一跑那朵黑云直向东北方水库的方向而去。
日期:2013-06-08 15:08:00
在这里我要介绍我们这个村,我们村历史悠久,在明朝时夏氏家族看中了这一片风水宝地,建府于此,故叫尚书府,接着又出了一个夏驸马。所以我们这里也叫驸马府,并在上苑御赐一池五色金鱼,经历五百多年沧桑巨变,那里的金鱼依然如故。我们村的这个古井叫八卦井,用石条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切成,古时是一个巨大的八卦,这口井就是八卦阵的阴眼。历经战乱改朝换代,已经没有往日的光彩,楼台庭院已经毁坏殆尽,只剩下这眼古井。
书接上文,老李头的爷爷喊来兄弟,让他找了个筛子,藏在旁边的柴火垛里,只要看见一下雨,就把这个筛子放到井口上。老李头的爷爷又在场里拉起了碌轴,碌轴吱吱呀呀的发出它独特的声音,这时又在东北方起了一片云彩,朝着打麦场而来。
哗哗的又下起了雨,老李头爷爷的兄弟记起了哥哥说的话,连忙把筛子放在井口上。一会雨停了,啪拉一声在空中掉下一条鱼,正好掉到筛子里。老李头的爷爷跑过去一看,简直看呆了,因为这条鱼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条鱼有一斤多重,周身金光闪闪,在鱼的身上好像有字,老李头的爷爷拿起了一看,周身是金黄色的鱼鳞,上面有红鳞天然形成的小字,一面是五湖四海都去过,一面是八卦井里独逍遥。老李头的爷爷一看不敢得罪,就恭恭敬敬的把鱼放在水井里,以后再也没有出过单独下雨的事。
老李头讲完大家才知道里面的缘故,大家问常先生怎么办,因为常先生精通八卦,据说能通神,不过我没有见过。常先生说既然有这么惊奇的事,我们就建一座鱼神庙吧。说是庙其实就是盖一间小屋,供上个牌位。
2010年大旱,村里的井几乎都干了,独有这个井水依然如常,现在村庄扩大,这里成了庄中心,有很多人吃这井里的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