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
第21节

作者: 杜妍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09 21:38:30
  无论有多少人对《泰坦尼克号》指手划脚,谁也无法忽视它那全球累计18.45亿美元的票房成绩以及奥斯卡上的11项大奖的册封。詹姆斯?卡梅隆在当时的斥资之重固然令人咋舌,可这终究为其赢得了世界级导演的声誉,同时也成了自己无法超越的高峰。然而,时隔十五年的光阴,导演卡梅隆携昔日经典影片重登世界荧屏,在电影界引起了又一次的轩然大波。而在我看来,3D特效也好,恋曲重温也罢,这些应该都是无足轻重的,而最为重要的,依旧只是那个经典爱情故事本身。

  故事发生在1912年。那时候,17岁的罗斯身穿白色礼服,头戴紫色大礼帽,显得分外高贵典雅,她挽着她的未婚夫卡尔登上了“泰坦尼克”,准备到美国结婚,可是“心里却在不停呐喊”,想要挣脱这场没有爱情的婚姻。与此同时,在码头上,穷小子杰克也和他的朋友跟两个俄国人赌博,意外地赢得了“泰坦尼克号”的船票。然而,他们一定没有料到,就是在这轮豪华的巨轮上,等待他们的,竟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一场无可奈何的生死轮回。

  也许,在这场情爱中,最令人神往的,就是在杰克向罗斯表白心意之后的那个下午,她和杰克站在船头,迎着夕阳,展开双臂,尽享着美妙的飞翔。不可一世的“泰坦尼克号”只是这对恋人的背景,却也幸运地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然而,浓情蜜意之后,电影迅速变了调子,画面开始变得晃动和紧张。一座冰山意外地出现在前方,并由于发现得过晚,导致船的底部撞倒冰山。大水漫进船的底部,船员迅速关上了防水门,只是,底层的卧铺已经进了水,不一会儿,三个货舱和六个锅炉房全部被淹,刹那间,所有人都在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考验。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无法用言语解释的名词,然而,在那艘巨轮上,我们却有幸于灾难之中,见证了爱情的伟大——那是一种用生命去捍卫的契约,更是一种无需附带任何条件的付出与坚守。“杰克,杰克!”撕心裂肺的呼唤,充斥着少女无尽的绝望与悲痛。在茫茫大海上,唯一的支撑、唯一的希望在自己身边慢慢逝去,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痛楚的呢?伸出手,想要挽住这黑夜中的一道光亮,存留心中,这样才不会怕黑,可苍白的指尖却在微微颤抖,定格成一个苍凉的手势。在那一瞬间,活着的罗斯比奄奄一息的杰克还要痛苦,于是她闭上眼睛,试图陪伴着自己所爱之人一起去到天国。然而,就在那一刹那,耳边响起的,是挥之不去的最深切的叮咛。“答应我,一定要活下去。”是的,因为答应,所以履行诺言。就算再痛苦,爱情的誓言,也不能违背。紧紧抓住他的手,刻下最深情的吻,放开手,罗斯却只能任由最爱的人渐渐沉入海底,彻底死去。只是,她要活下去,无论如何,也要顽强地活下去。不为其他,只因,有一个叫做杰克的少年,曾和她有过一个心灵的契约,生生世世,两两相望。

  故事的结局,罗斯终究没有嫁给卡尔,而那个“海洋之心”却仍然被她完好无损地保留着。年迈的罗斯拿着它,慢慢踏上船的围栏,虔诚地将这块价值连城的蓝宝石投进了大海中,只愿,它与杰克的在天之灵同在。那一刻,天空呈现的透心的蓝,像极了当年。数十年的光阴,在微凉的岁月中浮浮沉沉,若隐若现,爱人的笑容,却已经尘封为罗斯心中永远无法拨动的琴弦。
  曾有人问无数次的诘问,泰坦尼克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在我看来,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故事本身固然是悲剧的,但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它,却是个当之无愧的喜剧。毕竟,就是这一劫,让一直想要尽早离开人世的罗斯看到了生命的希冀,拥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也正是这一劫,让她的内心不再只有无可奈何的黑暗,而看到了充满着爱与温暖的阳光,直至步履蹒跚,直至满头银发。杰克死后,她射箭,她骑马,她环球旅行,她快乐地生活,因为她知道,她的快乐,已不单单只属于她一个人,那是上苍和杰克给予她的最大的恩赐;那是她和杰克存于心底的,至死不渝的心灵的契约。这样的爱情,是那样的纯粹、干净、真诚、有力,直接植入灵魂最柔软的深处。即使幻灭,也绝不是由于世俗,只是灾难。在悲怆的灾难面前,如此动人的爱情,努力抵御其带来的毁灭,不幸灾难却只成为它的注脚。

  电影还有一个尾声——在老年罗斯的睡梦中,我们又一次梦回泰坦尼克号,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杰克迎接罗斯,两个人在大家的期待中拥吻,周围的人无不为之欢呼鼓掌。导演在最后满足了我们的心愿,让整部电影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大概,只能这样,时光终会在日积月累中渐渐老去,唯一不愿老去的只是自己的内心,和内心深处那片片珍藏的记忆的永恒。
  不记得曾经听谁说过这么一句,除了生命,没有什么可以凌驾在爱情之上。但我却想说,爱情,凌驾于生命之上。
  不,不是我想说的。我只是听到了,那从沉睡的海底发出的,最永恒的呼唤——因为爱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