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水和尚讲古》
第16节

作者: 大巫登高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来到刘老板住所,是个高档小区里的四室两厅。一进门,我就闻到一股烂苹果味儿。是保姆开的门,刘老板一直躺在卧室里。我们进去一看,刘老板趴在床上面无人色,卧室里一股恶臭。待张天神父母说明来意并介绍过我和张天神后,刘老板示意保姆解开被子露出后背来。我一看,整个后背脊梁上长满脓疮,上面覆盖着一层保鲜膜防止脓血弄脏被子。

  张天神看了一会儿皱着眉头问到:“刘老板,能不能想的起来得这病之前去过哪里或者做过啥子事吗?”刘老板哼哼唧唧地答道:“我整天在外面忙生意上的事,去的地方做的事多了,这哪想的起来。”张天神又问:“刘老板,我的意思是你得这病之前两天有没有遇到或者发生什么比较不寻常的事?”刘老板思索一会儿示意保姆给我们沏茶,在此情形下,又闻着一股恶臭,我们谁有心思喝茶啊!连忙示意保姆不用麻烦了。

  大约过了有一支烟的功夫,刘老板想起一件事来就给我们说:“我最近打算在宜昌开发区建一个物流中心,那天早上六点多天还没大亮我和司机开车去窑湾(宜昌郊区一个乡,处在开发区内)看地方。因为前一天晚上陪几个客户玩了一晚上没睡,所以去得比较早。那地方现在还是一块荒地,原来是个大坑,后来用建筑垃圾填起来的。我们到的时候天还没怎么亮,但还是看得见远处的事物。刚一停下车,就看见两个农民打扮的人抬着一个滑竿从那块荒地上穿过。滑竿上躺着一个老头,特别瘦,而那两个抬滑竿的人更瘦,就像两个枯树枝一样,但他们抬得飞快,像在跑一样,一晃就过去了。我当时觉得有意思,还对司机说别看这两人瘦成这样力气还是不小,抬这么快。司机一愣,说我在说什么呀?什么抬得快?原来他什么都没看见。不过现在想想当时他和我是并排站在一起朝同一个方向,他没有理由看不见啊?就是在那去了回来后第二天开始背上长疮的,现在你一问我再一想,那天早上的事的确有点邪。”张天神听后没说什么,思索一阵后,安慰刘老板几句,说要去他说的那个地方看看。刘老板马上打电话给他的司机,让他司机开车带我们去。

  到了地方一看,那块准备建物流中心的地西北方紧挨这一个弧形的山包,东南方是一马平川,已经有几个企业在那里建设。山包上靠下的梯田种着桔子树,靠上的梯田全是一座座坟包。我们爬上山看了看,这一块地方就剩下这一个山包了,其它地方全部都把山炸平了平整好土地准备或正在建设工厂,一眼望去没见着什么人,有些荒凉。我小时候来窑湾玩过,这一带以前全部都是小山包,平地几乎没有,现在的变化可真大。

  看了一阵张天神说:“看来刘老板不是撞邪,而是撞着神了。”说完他一指山下几个房子拆迁过的遗迹,说:“你们看,这附近哪还有人家住啊?这地方就剩这个山包,其他的住户肯定为了建设开发区早就搬走了。这山上有坟,肯定是等个好日子再搬迁所以还能留到现在,否则我们现在站的这山包早就推平了。刘老板这块地位置这么偏,离其它的工厂都有些距离,你们说,这大清早的怎么会有农民抬着滑竿从这里过?我听刘老板说的情况看样子是这地方的山神在搬家,正好让他撞见了。谁叫他多嘴说给司机听,这种事看见了就当什么都没看见烂在肚子里是不能说破的,说出来就是泄露天机,所以他才会脊梁上长疮。”刘老板的司机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我顺着他指的看去,确实是这样。本来一眼望去就没见着什么人,我们所处的小山包及其周围更是荒凉,梯田里的桔子树一看就是很久无人管理草都长得快有树高了,所以根本不会有人没事到这里抬滑竿。

  我们一行人下山后想找个人再仔细问问,看看能不能再打听到别的信息。我们在附近一个正在建设工厂的工地上还真找到一个当地人,他是搬迁后到这工地上来打工的,张天神跟他聊了半天得知一个信息。那刘老板准备建物流中心的地皮原来是一个水坑,坑里常年有一汪清水,原来的农民种桔子树都是用这水浇灌的。这水坑有个神奇之处,一坑水既没有进来的水也没有流出去的水,但从来不腐不臭。而且不管怎么抽水都不见少,有一年大旱,总共十几台水泵在里面抽了半个月的水都没见水少一点。八十年代有个地质考察队来考察过,说这水坑下既没有泉眼也没有暗河,专家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张天神听后更加肯定了,说这坑是个“鱼眼”,是此处风水灵气汇聚之地,这地方的山神肯定要在这“鱼眼”旁的山包安家。本来整个开发区地貌都改变了,这地方的山神早就应该搬走,就是舍不得这“鱼眼”才等到水坑被填了才搬,结果就让刘老板撞见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